“小葱日食记”——梦回四九城,找回属于老北京的味道!

爆肚是天津和北京风味小吃中著名的回族小吃,多为回族同胞经营,北京天桥有“爆肚石”,门框胡同有“爆肚杨”,还有“爆肚冯”、“爆肚满”等最为出名。今儿,小葱就给大家揭秘爆肚!

爆肚的历史由来:
爆肚是把鲜牛肚(指牛百叶和肚领)或鲜羊肚洗净整理后,切成条块状,用沸水爆熟,蘸油、芝麻酱、醋、辣椒油、酱豆腐汤、香菜末、葱花等拌制的调料吃,质地鲜嫩,口味香脆。

作为北京最具代表特色的小吃,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乾隆时期,而其鼎盛的时候是在清末及民国初期。听老人讲,当年在东安市场一溜能有7、8个摊子在卖爆肚。而当时比较有名的爆肚包括:东安市场的爆肚冯、爆肚王,天桥的爆肚石,门框胡同的爆肚杨,东四牌楼的爆肚满等。

爆肚的家常做法:

主料:羊肚500克。
辅料:香菜30克。
调料:花生油8克,大葱100克,姜15克,大蒜(白皮)20 克,酱油40克,盐3克,味精5克,料酒30克,醋30克,芝麻酱30克,辣椒油10克。
具体步骤:
1. 洗净:将羊肚用清水洗净,清洗时注意撕净肚面上的残留脂肪。
2. 切条:将鲜百叶卷起来后,切成7mm左右的细条。
3. 制调料:将芝麻酱、醋、生抽、辣椒油、香油、味精、白砂糖少许、白酒少许、豆腐乳和虾油一起放入碗内调匀,撒入香菜末,小葱末。
4. 氽制:用大锅装大半锅凉水用火烧沸,加入姜片和大葱段,将鲜百叶放入笊篱中入锅,笊篱迅速摇动打散鲜百叶,大致4-6秒左右,待百叶微微打卷,有微弱弹性了即可捞出,蘸着调料即可食用。
梅兰芳、马连良、小蘑菇、小白玉霜、李万春等名流无不喜食。爆肚又脆又鲜,不油不腻,据说还可治胃病,吃爆肚的人如会喝酒,总要喝二两,喝完酒,吃两个刚出炉的烧饼,确实是一大快事。北京饮食文化更是中华饮食文化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