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金庸江湖四大隐士,深藏功与名,让人不胜钦服!

2021-06-14 06:50 作者:洪都烟客  | 我要投稿

江湖,是以武功高低论成败,以成败论英雄的江湖。因此,江湖中人想尽一切办法提高自己的武功,扩大自己的名声,以便“扬名立万”。但在金庸先生笔下,却有一些人“深藏功与名”,他们武功高强,却甘愿退出江湖,不再过问江湖中事。下面四位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归隐都有着不同的原因。

《天龙八部》扫地僧

这是大家最熟悉的隐士,《天龙八部》里,少林寺里地位低下,一位无名扫地僧人,却竟然是当世第一高手。他衣着朴素,其貌不扬,但天下事尽在掌握之中。对萧远山和慕容博到少林寺盗经书更是了如指掌,而且对他们身上的内伤也是知道得一清二楚。不仅如此,他对逍遥派、小无相功也相当熟悉。

扫地僧

扫地僧为什么要隐居在少林寺?这是一个谜。按他自己的说法,到少林寺已经四十多年了,他来干什么?一切迹象表明,他来少林寺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出家,而是为了躲避什么。而他对逍遥派极为了解,根据逍遥派的规矩,他应该与逍遥派有很密切的关系。而且他医术极为高明,这也与逍遥派相符。他也许跟萧远山、慕容博一样,开始到少林寺心怀不轨,但后来慢慢被佛法感化了,消除了身上的戾气

《天龙八部》智光大师

这是《天龙八部》中,雁门关一战的二十几人中的一位。他经历了那场惨烈的生死之战之后,便一心修炼佛法,普度众生。他漂洋过海,采集异种树皮,治愈浙闽两广一带无数染了瘴毒的百姓。自己则大病两场,武功全失,近十余年来早已不问江湖上事务

智光大师

但他还是出现在了无锡杏子林中,成为了揭穿乔峰身世的有力人证。雁门关一战,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但没有像赵钱孙那样过着行尸走肉的生活,而是为天下苍生舍身忘己,德泽广被,无人不敬。这是位有大智慧的人物,胸怀坦荡,但因误信了慕容博的话,而心怀愧疚,因而隐居在天台山

《笑傲江湖》风清扬

这是《笑傲江湖》里,人人敬佩的高手,却几十年未在江湖露面。不仅正派人物,如方证大师、方生、冲虚,就是邪派人物,如任我行、东方不败都对其极为钦佩。但华山派“剑宗”与“气宗”之争,让华山派高手几乎全灭。而他则被骗到江南成亲,躲过了这场浩劫。看着华山派日渐凋零,他也心灰意冷起来,从此不再在江湖中露面

风清扬

在华山思过崖,他见到了令狐冲,很合他的胃口,便传授了“独孤九剑”。学会了“独孤九剑”的令狐冲,是祸是福,风清扬也说不清楚。风清扬的归隐,其实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他不想看到同门之人自相残杀,血肉横飞

《鹿鼎记》胡逸之

《鹿鼎记》中的“美刀王”胡逸之,在江湖中几十年没有了动静,竟然成了陈圆圆身边的一名菜农。他放下了成名的宝刀,换成了锄头、扁担,俊美的容颜也变得其貌不扬江湖中事他再也不关心,只关心陈圆圆给他说了几句话,看了他几眼

胡逸之

这是因为爱情而归隐的人,而且这种爱情是典型的“柏拉图式恋情”。他并不希望得到陈圆圆的爱,只求守在她的身边就足够了。至于陈圆圆眼里有没有他这个人,他一点也不在乎。所有人都替他感到惋惜的时候,只有韦小宝觉得他做得对,两人成了“知心朋友”

胡逸之的归隐是因为爱情,风清扬的归隐是因为心冷,智光大师的归隐是因为后悔,扫地僧归隐是因为什么?应该是躲避。他们都是武功极为高强,受人尊敬之人,能够放下已有的“名”和“利”,确实都不容易。即使是胡逸之,能够为了爱情做到这一点,也绝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金庸江湖四大隐士,深藏功与名,让人不胜钦服!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