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解决考试粗心问题的总纲、心法与招式(二)

作者:小海
系列:数学教育
出品:奇辑教育研究室
接上一篇:根本解决考试粗心问题的总纲、心法与招式(一)
总结一下上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细心本质上对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只有当水平超过考试要求较多时,才有能力腾出额外的精力用在校验工作上。
在此之前,不太可能去追求考试的不失误,应该先把核心关注点放在错题修正、预习复习等能提升绝对水平的行为上。
这篇文章在此基础之上,聊一聊克服考试粗心问题的心法。
对,这篇只聊念头问题,先不涉及具体技术。原因是,克服粗心的过程,是较为精细的心念和细节控制问题,不是那种按照要求粗略模仿一下标准动作就能直接完成的。
只有自我要求比较高的人,才能在这种精细的地方持续反思和用力,外人很难强求。
具体来说,一张试卷如果只想保持90分左右的程度,对心念的投入度要求并不太高。即便主观上并没有投入100%的专注与努力,只要聪明一点、或者做题量多一点,也是不难达到的。
它像是跑步这种运动,只要按照要求把规定任务给跑完,即便小动作不太标准,或者跑的时候略微走神,也不太能看出来,基本成绩有保障。
但如果想在考试中稳定保持满分,这就要求在全程做题过程中,不能产生任何一点心念失控,要始终主动、专注地对待细节问题,这对人的要求就高了很多。
它像是徒手立鸡蛋、或者高空走钢丝,在全程你都不能有任何的走神,任何一点心念失控,都会导致之前的努力前功尽弃。
所以,考试得到90分虽然也需要付出一定努力,但这种努力相当粗放,靠小聪明和刷题堆积,也是可以完成的。
但如果想追求稳定的满分,看似成绩也就多了不到10分,但对人的要求是陡然提升的,要持续投入数倍的精力才有可能实现。
所以,如果班级里有两个学生,一个每次在95分左右波动,另一个持续稳定在100分,这两个人的差异可绝不仅仅是表面分数所体现的5%,真实的水平差异也许大到超乎我们想象。

不少同学是有追求满分的基础能力的,但在考试中,他们没有追求满分的欲望。这体现在只追求做试卷的速度,满足于都做出来就行,而对结果没有更高的要求。
他们做完题之后,会选择提前交卷,如果老师不允许提前交卷,也只会坐在那里,做一做检查的样子而已。
如果长期处在这种状态,虽说也能保持成绩稳定在一个较好的范围,但给人的感觉就是聪明有余、沉稳不足,他们偶尔能考得不错,但基本上只能靠运气,并且认为只能靠运气。他们不想、更不愿意付出努力,去尝试这种运气转化为实力的稳定输出。

但随着年级的升高,靠概率获取满分的可能性会越来越低。因为每道题的综合性与复杂性都在不断提升,解题过程不断加长,如果缺乏精细控制能力,纯凭手感和运气,只要在步骤中有一步小失误,就会有巨大的失分。
所以,如果大家想把自己提升到更高层次,需要及早开始有关精细控制的锤炼。但这种训练很难强加,需要孩子自发产生一种主观情感,我们只能在这种主观情感之上,才能给与技术性的引导。
这种主观情感是指:
其一:每次都非常想获得满分
我想很多同学都会有这种想法,但往往只是主观臆想,并未考虑过如何落地。
其二:愿意为此在考试中竭尽全力
单这一点,一下就会筛掉不少人。多数人只是空在脑子里幻想100分,在行为上却连基本的耐心检查都不愿意去做。
至少在考试中,要先竭尽全力。包括字斟句酌去审题、绝不提前交卷、规范书写、认真检查到最后一刻。在每一次考试中,要毫无保留榨干自己,努力把极限水平发挥出来。
这样才能客观评判自己的考试问题,不至于什么都用“我还没真的认真做”之类的借口自我安慰。
其三:考试出现失误后会有悔恨
即便做到这些,也很难确保有稳定的发挥,小小失误时常会发生。这时候,一类学生会有明显的不甘心和悔恨的感觉,虽然这属于负面情绪,却是冲上更高境界必要的阶梯。
如果没有这种心态,无论怎么失误都觉得无所谓,也就不可能有进一步反思和深究的行为,水平也就始终停留在当下了。
其四:持续反思和调整,来解决问题。
之前都是铺垫,最终还是要付诸行动。孩子得有想要解决问题,且愿意为之付出持续努力的愿望。他们需要在长期的学习中,一点点修正自己的习惯,调整自己的考试状态,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稳定策略。
这个过程既长期、又精细、需要投入的心力很大、且很难定量定标监控,所以,我们最多只能帮助那些有强烈欲望想自我提升的孩子,给他们一些方法和技巧。
但这些方法和技巧,对普通同学肯定是没有用的。因为他们在不提前交卷、认真检查、反思错题,这些大的方向上都还不情不愿,精细的调整都完全没有实质意义了。

这是因为,我们确实也很无能为力。这种想要自己变得更好的动机,你说它是天赋也好、说它和从小到达的成长环境相关也好,或者说它是命运的眷顾也好,都不是我们可以通过一篇文章、几节课给孩子的。
我只能说,如果你水平不弱,又对自己的粗心问题特别在意,有这种进一步提升的欲望,那么要恭喜你,可以说你是个幸运儿,在心念层面就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的同龄人。这个系列的文章会比较适合你。
从下篇文章开始,我们具体说说避免考试粗心的方法与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