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疫情之下,如何做有「梦想」的产品设计师

2022-12-07 09:45 作者:果设家居  | 我要投稿


图片
图片



工作和生活是人生非常重要的构成,“我能做什么”,类似哲学三大问:

人是从哪里来的? 人在世界上生活,有什么目的?人过了今世后,要到哪里去?


这是我们要用一生去寻的答案。它是一个实践探寻的过程。不论是在校学生,还是毕业多年的职场人,这些困惑会以不同的形式存在。


果设粉丝以高校青年设计师为主,在和大家的交流中,老六发现大家对未来有许多迷茫和困惑。

本期,我们对果设公司的设计师们进行了专访,听他们的故事,参考普通人的生活样本,看看当我们选择走“设计”这条路,也许会遇到什么。



直到现在爸妈还在劝我回老家”


公司两位女孩子诗琪和瑶瑶都是山东人,刚毕业时家人都劝她们回老家找份稳定工作。“你表姐当老师,有寒暑假,还稳定。”老师,是大多家庭眼里,女孩的最佳职业之一。
刚毕业一年的诗琪,坚决地表达了她的想法:“那么辛苦地从小县城考大学到了南京,我不会回去的。”


工作5年的瑶瑶,迫于家里压力回老家工作了两年。在外地读书的这几年,她好像成了故乡的陌生人,各种不适迎面而来。最终,她又转而回南京继续发展。

图片


相信很多刚毕业的小镇青年,面临着“回老家考公考编,还是去大城市发展”的困境

问题无解,关键在于我们是想选择世俗的成功和安稳,还是向往具有挑战性的生活带给我们的丰盈和真实。


在我们不知道选择哪个的时候,通过考研读书、进入职场工作、游历世界等形式都是可以的,但要明白,当下的自己,能否在过程中,去拓展世界的边界。

图片
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讲“为什么读书”



“刚毕业时做设计经理后来只想专注做技术”


骁骁是非常干脆直率的大男孩,因为目的很明确,所以他从实习、毕业到工作一直非常顺。
2020年大四去新疆支教,毕业校招季,他进入一家大型家居企业做设计经理。


“设计经理是一个频繁出差的岗位,去门店对接顾客,沟通需求……我还是更想做和专业相关的设计工作。”


果断转型后,他现在是果设家居的一名产品设计师,日常做产品建模,渲染出图,与工厂对接工艺等,目前对自己的工作内容非常满足。


“没有想太远,把当下的事情做好就够啦!”问及未来有什么规划时,骁骁笑着回答。

图片


设计行业有着很强的跨专业、跨领域性。据相关调查统计,大部分设计师的工作内容都会涉及到产品(31%只做产品,55%兼顾产品与服务),越来越多的人萌生了想要转行做产品经理的想法。


实际上,设计师转产品经理是需要积累的过程。产品经理的职业落点在管理层面,更多是决策、思考和沟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多实践、积累经验,在有试错空间的时候多尝试

图片



“我想做新尝试
从平面转了产品设计”


同事瑶瑶大学专业是视觉传达,毕业后一直从事平面设计工作近4年。在果设工作一段时间后,她开始接触产品设计,公司专门安排了两名产品设计师帮助瑶瑶学习。


瑶瑶通过在公司半年的从师学艺里,逐渐发现自己更喜欢做产品设计。期间,她还去工厂学习,观看产品打样流程。


“看到自己的设计作品被制作成实物产品,这种成就感,比之前更强烈。”


转行、转岗并不可怕,面对不确定性和未知带来的恐惧,你是否有足够的决心和执行力,让自己成为确定性。有了新的尝试,也许你会发现,自己可以做的和喜欢的事还有这么多。

图片




“毕业时和舍友相约苟富贵 勿相忘”
诗琪大学时就想着成为一名很牛皮的设计师,一件产品卖好多钱。骁骁也说到他毕业时和舍友幻想着暴富梦。


虽然是调侃,但拥有正确的择业观很重要,避免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实际困境。


例如,部分毕业生偏离自身实际情况,对求职岗位的工资待遇、福利条件等有过高的要求,当求职意愿不能被用人单位接受时,宁愿采取观望态度,转而选择暂不就业,给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非常大的压力。


提前做好心理预期,正确评估当前就业市场,接受实际就业和求职期望的落差

图片




“设计本身就是戴着镣铐跳舞”


曾多次担任大学生作品评审的果设设计师杰哥,在和70多位大学生接触中,发现学生的作品更追求创意、造型等,很少去考虑成本、材质等因素。


在工作中,我们的作品经常因生产成本、市场需求而修改或直接舍弃,这是正常的。


“设计师本身就是戴着镣铐跳舞,尤其是现在家居设计,可以说是设计行业中最为复杂的专业,因为它所牵涉的产业链环节非常多,大家可以多参加设计比赛,培养产品思维、商业思维。”



想对同学们说什么?设计大佬总结
以下是公司90后设计大佬斌哥给同学们分享的一些工作经验,拿起小本本记好✍


1️⃣多看:观看各种设计类的资讯,展览等;
2️⃣多想:你认为好的这个设计,好在哪里,如果让你来做这个项目你会怎么做;
3️⃣多问:对于学校里的师长前辈要多问,你可以给自己做假想的项目,或者去设计竞赛的网站上参加比赛,拿着你的想法多和师长沟通,可能会给你更多富有建设性的建议。


最后,好的设计往往离不开三个点:好看、好卖、好做


我自己认为“好看”永远是商品的第一属性,因为现在的市场内卷很严重,不再像六七十年代我们的老一辈他们买东西往往没得选,只有能用就行。

但是现在市场变了人也变了,好看往往是我自己做设计要求的第一要素。


第二个“好卖”。好卖的产品往往都有这两个属性:便宜、大牌,运用到产品设计里面就是要控制成本,同样的产品大家都好看,但是你价格便宜那你就有优势。


另外品牌化的产品也好卖,它有着自己的品牌基因在里面,这个就不多说了。
最后一个“好做”。好做的产品意思就是你的工艺不要复杂,因为产品一旦复杂研发成本会成指数上升。


亲身案例:以前在设计公司给企业做了一套方案,涉及到的产品需要五轴雕刻机,光是机器投入和人工培训的投入都花了一大笔,导致最后产品的整体收益不是很高。
最后,大家可以多看看柳冠中老师的演讲,能学到更深的设计“哲学”。



“虽然创意设计的过程是艰难的,但是看到产品被生产销售会感到巨大成就感。”和几位设计师聊了很多,没有从他们身上看到对工作的倦怠,更多的是满足,这不就是一份工作对自身的最大价值吗?


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说:“用自己内心定义的方式来生活、定义自己的工作。如果把自己热爱的事情变成了一生的工作,生命的完成度会相当高”。


本质上,我们不可能因为一份工作从此人生幸福美满的。但还是希望大家能寻找到热爱的工作,或是寻找到工作带来的满足感,并想方设法延展这份满足,以保护我们的热忱。

图片


-END-

图片


疫情之下,如何做有「梦想」的产品设计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