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又造出海上巨无霸,装载能力堪比6000节火车,如何下水的?

2021-09-25 21:32 作者:水镜晓先生  | 我要投稿


图为30万吨巨轮

如今中国已经成为造船强国,实力不输日韩,现在更是已经造出了海上巨无霸,30万吨油轮的诞生,可以确保中国海上生命线畅通,要知道这样一艘巨轮的装载能力就堪比6000节火车,如此庞然大物,就连美国也希望来连夜采购,但也不禁令人好奇,那么就是这种30万吨巨轮,在建造完成后究竟是如何实现下水的呢?

图为30万吨巨轮

现代大型船舶的制造,普遍采用模块化设计建造方案,即先造好船只的各个分段,然后再统一进行组装,这种造船方式可以最大限度提升效率,尤其适合这种巨型轮船,但不管是什么样的船只,建造完成后免不了需要下水,总不可能直接在海上将一艘巨轮给造出来吧,虽然这种情况也的确有,但往往是完成船舶主体结构后,然后进行下一步下水舾装,这也是海军建造大型军舰常用的方式,因为可以减少船坞的占用,但主体结构依然需要在船坞中建造,所以还是需要下水这一步。

图为船坞中造船

目前船厂下水的方式主要有4种,即船坞下水法、气囊法、吊装法以及导轨法,其中船坞式下水法就是先建设一座大型船坞,它的一头直接与大海连接,而另外一头则是干船坞,大型轮船就在这里完成建造组装,等到船只完工后,只需要进行开闸放水,那么建造好的轮船就会漂浮起来,这时候就可以依靠自己的动力或者拖船驶出船坞了,船坞法虽然简单,但占地面积大,并且一次性只能造一艘船,如果遇到这种30万吨巨轮,那么工期可能就需要数年时间。

而气囊法其实很常见,原理就是利用圆木滚动,古代进行大型工程时,往往会采用圆木作为运输工具,让巨型石块在圆木上运动,可以有效减小摩檫力,如今气囊法就是将圆木换成了一个个充气气囊,这些气囊具有非常良好的承重效果,而且制造成本也比较低廉,所以也是许多船厂进行船舶下水的必备工具。

图为大型军舰下水

吊装法就更加简单了,利用大型吊车将造好的船平移到海上,从而完成下水,但这种办法往往只适合吨位较小的船舶,毕竟一般的龙门吊起重能力不过在千吨左右,当然为了吊起更大吨位的船舶,中国还专门研制出了宏海号,它的最大吊装重量达到22000吨,最后一种导轨法,就是在船只造好后,建造一条导轨,让船只沿着轨道滑下去,比如美国海军的濒海战斗舰下水仪式,就采用这种方式,但如果船只不够结实,那么入水那一刻的冲击力,可能导致船只散架。

中国制造的30万吨巨轮,由于吨位实在太大了,所以其他几种下水方式都难以满足,只有船坞下水法适合,对于一些中小国家而言,国内大型干船坞的数量有限,影响造船效率,但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国内更是有多家造船厂,所以根本就不用担心船坞不够用的情况,这也是为何去年国际油价持续走低,中国能够一次性派出多艘30万吨巨轮前往中东抄底的原因。

中国又造出海上巨无霸,装载能力堪比6000节火车,如何下水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