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鼠年关键时期宅在家看《囧妈》,人该不该有自己的思想

2020-01-26 01:44 作者:重庆红虎  | 我要投稿

在抖音看完了《囧妈》,整体感觉不错,《囧妈》通过人与人,夫妻之间,母子之间的情感冲突,来揭示爱的真相。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自己的善恶好坏的标准,而当人有了这些善恶好坏高低优劣的对立的概念之后,就有了分别心和“我执”。

即使再相爱的人之间,也会因为各自不同的标准和分别心,“我执”而发生争吵,而出发点又不约而同的是出于对对方的爱,“我是为了你好”,以爱的名义对对方进行控制和改造,想把对方变成“我”希望的那个样子。

有时候,我也在想,人该不该有自己的思想呢?当然应该,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思想,那么,他的头脑一定会被别人的思想占据,就间接成为了别人思想的傀儡。但反过来说,谁又可以肯定的说,“我的思想”就是我的呢?

每个人的思想从来不是天生的,我们的思想总是会从某个角落发现出处,比如:书籍,父母,老师,学校,公司,单位等等。一个人的思想总是离不开他所处环境的限制,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受中国文化的滋养,在没有接触到西方世界的文化冲击之前,我们是不可能有西式思维的。就像我们吃饭用的是筷子,就很难理解印度人的手抓,西方人的刀叉。

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力和同化力,中国老祖宗的智慧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至于后来人很难有提高和补充的空间。

中国文化是最讲和平的,“上兵伐谋,君子以不战而屈人之兵”,“36计,走为上计”,这些智慧都是循道而生的,就像中国人发明火药更多的是为了促进生活生产,而非为了加强军事侵略别国。

中国文化一般来讲,就是儒释道三家,道家讲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儒家讲得是人与人的关系,佛家讲得是人与心的关系。

道家崇拜自然而不崇拜神,在道家看来,因为神都是人变得,圣人生前是人,死后就成了神,比如:太上老君老子,门神秦琼与尉迟恭,财神关羽等等。

道家的《道德经》主题就是四个字,无为而治,一切按照自然规律办事。道家的最高境界就是,“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这和佛家的因果定律很像。道家最好的人生状态是“复归于婴儿”。

儒家偏重于入世的智慧,道家偏重于出世的智慧,佛家偏重于来世的智慧。

因为中国文化的本质是和平的,养生的,“马上打天下,马下治天下”,儒家思想用来治世,所以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佛家思想是用来修心的,道家思想是用来养生的,虽说儒释道三家有很多地方有共同之处,但中国人对于三家却有很明显的不同用处,这样的结果就导致了中国人的实用主义。“外尊儒术,内修黄老,内圣外王”。

从文化的角度,中国人比西方人更看重亲情,无论孩子多大了,你还是我的孩子。历经人世间的种种修炼,终于明白了,孩子虽然是孩子,但总会长大的,人生也总有一天要分别的,要放手的。

《囧妈》说:“爱不是控制和索取,爱是尊重和包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但有时候我们也需要学习别人都思想,把那些好的思想纳为己用,学会了《论语》,就等于把孔子背在身上,背会了《道德经》,就等于把老子背在身上。

是不是自己的思想,还重要吗?


鼠年关键时期宅在家看《囧妈》,人该不该有自己的思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