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吧杂谈】只看CPU顶盖形状能说兆芯是VIA打磨换标吗?

字幕:啊老铁们呐
我图吧
老捡垃圾的了
今天咱们不更杂谈不更测评
咱简单更点有意思的
更点别的
简单看一眼这个 一个挺有意思的
一个知乎的答案
就关于兆芯的这个开胜40000
还有新发售的开先6000g的
一个知乎上的一个问答吧
挺有意思的
我觉得
这个这个这个我们以后会测
到时候到底提升多少
我们手里拿到实机之后会给各位一个结论
这个东西只有用我自己的眼睛看见
我才能相信
然后之后关于这个
样品cpu的对比
给各位看一眼
就看完之后作为图吧
垃圾佬就感觉就很就乐
就很乐
知道吗
就非常的乐 肯尼迪坐敞篷车乐死了
怎么能根据cpu的顶盖来确定
两个cpu是完全一样的参数和设计的
这是我想了一天一宿也没想明白的事
就这个ps的功底
说实在的看着还行
至少可以去做一个diy的硬盘贴纸了
这里我们不去分辨 这个我们手里边没有的u
它到底是不是一致的啊
即使是兆芯
他拿到了威盛的这个
cns架构的u如果他能拿到完整版的
其实也是好事
因为cns架构的这个威盛的新u
它有一个非常大的一个改动
就是它在cpu里面不仅集成了gpu这么简单
而是直接集成了npu
而且cpu的这个提升也可以打四代
英特尔的一个水平
基本上是这么个水平
就是说那意思相当于给四代英特尔的u
堆了八核
还加了一个相当强悍的npu
就我们现在录像的手机里面都有的东西
用于实时的AI演算
比如说你拍个照片
它会自动识别成什么东西
识别速度很快
就单说这个光看cpu顶盖
能不能确定两个cpu是一模一样的东西
这个事我当时我看这个东西
我就觉得非常的乐
简单的给各位讲讲啊
现在我手里拿的是几个
我之前机器上拆下来的老amd的U
可以看得出来上面硅脂都干的差不多了
然后之后
但是针脚还都算是比较完好的
简单给各位看一眼情况啊
我把这个手机得放在这个三脚架上
如果单从这个cpu的封装和这个扣具
包括这个散热的顶盖
就能看cpu的水平的话
我自己我想我是实在是看不明白到底是什么
火眼金睛才能看出来这个水平
因为我自己从cpu顶盖上看
如果不看到它上面印的型号的话
完全分不清AMD的这三个cpu到底是谁是谁
这个是ad5000
哎哟这是包超的amd的ad5000
的四核CPU
他是amd官方给它
限定在了双核
但是实际上可以超四核
不是超四核
是开四核
还能同时还能超个频
这是amd的速龙二的x3 445
这是也是amd的后期型号
x3 445
有的可以开出四核来
有的可以开出三级缓存来
有的两个都能开出来
有的什么开不出来
就是三核
但是实际上比这个ad5000开核的话
这个u还是相对来说有一定的改进的
虽然说提升不到5%
但是k10.5相对AMD K10是有一定的进步的
然后我看看这个是哦
我想起来这是家里面祖传的老FM2+
的这个速龙860k
原先我记得我那会儿把我家的这个老机器
从这个860k换成7870k的时候
花了300多
然后这个u当时还能卖一二百呢
结果后来我没舍得卖
毕竟是家里边原装盒装的
这个U有一定的收藏意吧
而且买的时候也挺贵的
卖无论怎么卖都是亏
结果就一直没动啊
然后这看这860k就是现在价格也降下来了
更没法卖了
我们单看这个cpu的外观
这个造型看的这个顶盖完全看不出来它是什么
这是我买的
当时是19年还是20年的时候
忘了amd的这个就上过一次机啊
640t的同款类似一样的东西
它是840t
这个840t可不一般
?这是640t
那那840t应该让我换上去了
那就是640t这个它是一个相当于怎么说呢
四核四线程可以开成六核六线程
同时还能开出三级缓存的U
比较神奇的一个油
840t的话
我买过一个也是包开包超
能干到全核4g的六核 全核四G个
是AMD45纳米的产品
这几个除了这个以外起来其实都差不太多
就是从实际规格上来看
这是六核
这俩是四核
都是AMD45纳米的产品
这个看外观
你看这个顶盖啊
我们不看它针脚
它是amd的28nm的四核四线程
同时集成了相当强悍的集成显卡
但是应该是作废了
所以说屏蔽了当CPU卖了这个
当时装机的时候很常见
现在基本上就都变成换成APU
然后之后挂P106的显卡用的
还没完 我们单看这张图
他得出了两款cpu顶盖相像
就可以认为是完全一致的一个水平
我们这儿还有AMD老速龙一代也是
这是7550
速龙一代7550标称的是双核双线程
实际上是四核四线程的老65nm amd的u
他怎么说呢
也不能说是开核吧
就是他开不了核
做淘汰的一个产品
然后砍了两个核心当双盒双线程卖了
跟他同一时代的型号
不仅有看看7550
还有8650和9650
分别代表的就是双核双线带2兆三级缓存
三核三线
四核四线
但是现在来看都是高功耗低频的弱鸡
啥也不是
还没达到能用的水平
或者说达到能用的水平
但是非常费电
没必要上了 U也老
还有BUG
它相比后来45nm的原生双核的amd来说
其实差的还是挺远的
虽然说他规格好一点
但是它奈何它功耗高
就是65nm
相比45nm还是差一点
这是amd的45nm的x2 240
或者是245
相比速龙5000 5200 5400或者5600来说
他的这个核心体积小了很多
它盖上盖之后跟amd的这些u也是一模一样
完全分不出来的
这是应该是x3 445 还是fm1的
x4 641
这也是AMD的早期的k10.5架构的
APU产品
然后之后gpu用的是最老的那种
就是非GCN架构的GPU
现在也淘汰了
这个当时我做CPU水晶滴胶的时候
就卖五六块钱
六七块钱包邮
一个非常的便宜
然后这个看着应该是amd的x3 445
或者是x4 640那种东西
不带t啊
带t的话是六核的体积比它大
而且是钎焊
这就是硅脂的四核
amd的
然后这是老一点的
这个7550开了盖
差不多
应该是这个情况
就是钎焊的四盒老65nm U
然后这个是amd的这个
羿龙b85还是b45忘了
就是当年很有名的
应该是x2 b55 吧
嗯都能开到四核的一个水平
而且三级缓存不变
这个也是钎焊
可以看得出来amd在同样的顶盖下
压的u完全不一样
到am4的时代就更多了
像这种顶盖底下可以压1600x
1800 还是1700
忘了就从四核四线到六核六线到八核八线
都有 amd在同样的顶盖下压着的u
你不开盖
你根本就看不出来它里边是什么东西
所以说我很难理解龙芯吧的人
怎么有那种火眼金睛
就凭一个顶盖的照片就能看明白
兆芯的那个油
到底跟威盛的CNS是不是一样的东西
我很疑惑
如果说md的这个事可能是有点那个夸张的话
其实我们还可以现场给各位开个盖儿演示一下
就这这个东西你不看上面的型号的话
我根本凭手感
包括你把他这个型号挡上之后
光看顶盖
不看年代什么的
我完全看不出来它是什么东西
这里正正好这些优也是便宜的时候的时候
咱买来准备做cpu水晶滴胶用的
简单给各位开一个
看一看
这个东西没什么的
便宜的要死
也不是正经要用的东西
因为AM2+ AM3都是互相兼容通用的
但是能用AM3的u就能上AM3的开六核的U
没必要非得用这种
就算是用AMD的不能开核的主板
上一个X4 635 640也没多少钱
19年的时候就很便宜了
这个开出来之后
正常应该跟这个是一样的
简单看一眼
随便
cpu的开盖其实说简单也不简单
说难也不难
看各位怎么看
这个x4 445跟这个收在一起
这个开盖的我已经有一个了
而且都做成滴胶
这应该是开盖的吧
开坏了
然后点不亮了
还怎么回事
我记得当时这个pcb板子好像有点撅着的
嗯对确实在前头的PCB板子的有点尖
当时没做好
然后CPU的开盖其实很简单
拿个
台虎钳
嗯你拿着它
台虎钳把它一就拿台钳那把它给它一头顶住
这个cpu的顶盖
另一头顶这个pcb板子就可以了
这就很简单
这种钎焊的U按说开盖的时候
最好还是拿火烧一下
不然容易把核心开坏
但是咱们也不打算用了
也无所谓了
可以看到一头顶在这个cpu的铜盖上
另一头顶在这个pcb的这个板子上
如果用力不好的话
容易把这个cpu开坏
但是我们无所谓啊
这个一会儿反正也是为了做水晶滴胶用
开坏了就开坏了
嗯就是得需要点费点力气
它钎焊的我一般拧不动它
如果实在开不动
不要硬努啊
容易把这个台钳给干坏
看这个cpu这个顶盖上面这个移动的轨迹
看它是否有位移
如果有位移的话
从反方向再使使劲儿
再给他顶过来
反复这么顶就能把这钎焊给干开
他这个盖已经稍微往这头偏移了
所以说我们这时候反方向给他带顶回来
给他使一个反方向的力
看看能不能给他开开
这个有空记得把这个手柄给他平回来
不然不好使劲了
可以看到经过徒手的简单用力
这个cpu顶盖又从左侧又被顶回右侧了
如此反复几遍
这个盖就开了
简单活动几下就下来了
可以看到啊
跟之前我们做cpu水晶滴胶的这款
9450还是8450
8650都都是完全一样的一个核心规格
钎焊
四核三级缓存砍下来
而如果这时候我们把这个fm2+的这个
860k或者是把这个640t开盖的话
又能看到完全不同的景象
这个860k的话
看外观应该更像是这个 640t的话
应该更像是这个
总之同样的cpu顶盖压着的东西完全都不一样
我就觉得这个很多时候他这个照片PS秀智商
他们官方团队在整开机14秒的活
就让人感觉有一种畜牧业的感觉了
就跟 看他们的评论区
就跟小米发布澎湃的时候一模一样
你说这一个u吧
它就打它这个核心面积一样式的
它不同的频率
它不同的可用核心数
包括缓存
是不是可用都不一样
你怎么就又能判断这个u它的优劣
就光看这个DIE的封装是一样的
你也只能大概能猜测出来
他的这个在制程相同的情况下
应该是同一批生产线出来的
但是你连制程都没法确认的情况下
又怎么能确定
再举一个更简单点的例子吧
这是英特尔的775的
一款普通的酷睿双核的u E8300
这是775的奔腾d
这是也不知道是不是775的
也是奔腾双核
他的这个 这个u跟e5300之类的
奔腾开个盖之后造型还不一样
它的这个u的面积稍微大一些
e5300稍微小一些
但是e5300的双核的核心面积
也跟那个奔腾D比
相对来说他这个胶水双核
一个核一个核要差不太多了
相当于它的这个核心面积还是成功的减小了
这奔腾D是多少纳米的
我忘了
那775好像从90nm
一直用到了45nm就没换过
然后我们还是简单的开盖
给各位表演一把
这个cpu的这个正常来说
E8300应该是比较好开的
E8400 我开出过千焊的
但是很少 基本上都是硅脂的
还是一样的道理啊
把这个u的顶盖顶住另一头顶pcb的这个基板上
就这个造型简单给各位演示一下
我这前后开了能有20来分钟
这英特尔这个U的胶水 水平实在是太高了
所以说万不得已的时候
我们还可以用这招
这是CPU不要的时候
不要的时候也是以后做仅供展示的时候
用给它撬下来
把它四边的胶给撬下来
嗯原来如此
这个E8300也是个钎焊
那个难怪我去这么费劲啊
E8400
E8500
E8300
有一定概率是钎焊U
但是从这里我们依然可以发现
即使是钎焊的u E8400
他的这个核心跟那个之前同样是钎焊的奔腾D
也完全不是一个水平
至于原生双核
E5300之类的
它的这个u的这个核心比这个e8400
8300 8500会稍微小一点
总之这个u如果要是钎焊的话
正常如果就纯使用的
不展示的角度来讲的话
它是没必要开盖的
因为它的散热是不存在随着年代变化而出现瓶颈的
而且说实在的
b站上很多人的水平也很一般
他们做的科普也不对劲
也没有
钎焊也没有软钎焊和硬钎焊之分
至少对于cpu来说没有
只要是钎焊U
你就基本上就可以确定就不需要开盖了
换液金只会影响它的散热
无论如何
我们可以确定同样的cpu顶盖压底下
压的u可以完全是不一样的东西
所以说这种似是而非的对比顶盖的活
就不要搞 这种没意思的逼
就不要装
像后面这种似是而非的这个参数对比
咱们也不用去研究它
总之对于国产cpu来说
无论这个兆芯的这个永丰到底是自研的
还是用的人家cns的
咱们都不会亏
如果是自研的
自研才能有好几倍的提升
达到英特尔四代u的水平
那是最好
如果他能拿到威盛完整的cns的话
他有npu
这东西也是被制裁的前沿的东西
寒武纪也被制裁了
还是那句话
龙芯圈子的人净整这些活儿
何愁龙心以后不会成为下一个联想或小米
没活可以表演个
鞭炮崩
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