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C-390或将出口美国,巴西航空工业如何实现另辟蹊径?
近日有消息称巴西航空工业将与L3Harris公司合作开发一款战术加油机,该加油机型基于巴航工业旗下的KC-390运输机改进而来,而合作研发改进机型的最终目的则是出口美国。据悉两家公司将在现有KC-390运输机的基础上为其加装现代化通信设备和加油吊舱使其具备空中加油能力,并满足美军全域控制指挥(JADC2)的要求。

据L3Harris首席执行官介绍,KC-390具备在较短的跑到以及简易跑到起降的能力,可以作为战术加油机为美军的有人机和无人机进行空中补给,相比于欧洲的A400M以及C-130运输机,KC-390的优势在于其采用涡扇引擎在速度方面具有优势,可以快速的为飞机实施补给,如果改进后的KC-390能够最终被美国确定为新型战术加油机的采购对象,那么无论是对于美国空军还是巴西航空工业都将是一次历史性的突破。

那么KC-390究竟有哪些过人之处,巴西航空工业又缘何能够实现“弯道超车”,另辟蹊径。
如果从账面数据来看,KC-390的各项指标并不算出彩,但KC-390就如同巴航工业的其他产品一样,与国际上先进的主流产品形成错位竞争,最终闯出了一条极具巴西特色的航空工业发展道路。

KC-390采用上单翼双发布局,这样的设计在军用运输机领域算是主流,因为上单翼的布局不会过多侵占货舱容积,同时将发动机吊装到相对较高的位置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发动机吸入简易野战跑道上的碎石等异物,确保飞机能够安全的在简易跑道上实施起降。KC-390搭载两具IAE的V2500-E5涡扇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来到了80吨的级别,最高时速超过900公里,最大航程在5000到6000公里之间,这样的速度、航程以及载重量虽然不能与C-17这样的战略运输机相媲美,但在竞争相对不算激烈的喷气式战术运输机细分市场上仍然拥有相当大的竞争力。

在提及KC-390的时候,人们常常将其与C-130以及欧洲的A400M相提并论,但笔者认为KC-390与上述两种机型从严格意义上并不是直接的竞争对手,KC-390真正的同类型产品或者说是竞品应该是日本川崎重工的C-2以及俄罗斯的伊尔276,我们先来说说川崎C-2,C-2运输机在纸面上的数据要优于KC-390,无论是在航程还是最大载荷层面,但是日本想要对外出口这类武器装备限制颇多,且以日本航空产品一贯的作风,即便是能够出口,在价格上也不是这类中型运输机目标客户群体所能够负担的起的。

而俄罗斯的伊尔276就不用多说了,目前还没有个眉目,潜在目标客户更是少之又少,所以理论上目前市面上成熟的双发喷气式中型运输机产品,且具备出口条件的也就只有巴航工业的KC-390,凭借着和美国良好的关系,加上大量美国资本持有巴航股份并为巴航工业提供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KC-390在未来出口美国空军也并非不可能,但是笔者认为希望不是很大。

巴西航空工业成立于上世纪60年代末,在成立之初是一个典型的国有企业,彼时的巴西正在极力摆脱依靠农业和矿石资源出口支撑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局面,政府大肆推动国内工业化进程,其中巴西航空工业就是这一时期巴西政府推动工业化的代表性产物。成立之初的巴西航空工业也曾走过相当长时间的“弯路”,彼时的巴航工业以技术研发为主流,而生产实际却严重脱离市场,羸弱的技术基础并不能支撑航空高新产品的开发,大量的人力物力投资并没有换来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并没有赢得市场的认可,且巨大的投入很快就将巴航工业推向了严重的债务危机。

1994年为了挽回近乎失败的局面,巴西政府忍痛对巴航工业实施私有化,巴西本地财团以及包括欧美资本在内的大量资金开始涌入,但是巴西政府依然在巴航工业内保留了一小部分股份,可以左右巴航工业的几乎全部重大决策,在必要时出手维护巴西的国家利益。

私有化后的巴航工业很快就对市场做出了响应,其推出的首款产品ERJ145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成功,50座级的支线客机领域是波音和空客等巨头无心踏足的领域,食之无味,弃之也并不可惜,为数不多的对手便是同样瞄准支线客机生产研发的庞巴迪,ERJ45相比庞巴迪的同类型竞品不仅售价更低、重量更轻、且使用成本更低,在短短几年时间里ERJ145的生产数量就达到了350架,而前不久女王在出行时所经常搭乘的私人飞机同样也是巴西航空工业的ERJ145。瞄准细分市场,避开大厂锋芒是巴西航空工业成功的关键之一。

不仅如此,与用市场换技术的思路不同,巴西国内无论是民航还是军航的体量都不算大,所以巴航工业采取的策略是用股权换取先进技术,大量欧美甚至日本的航空技术生产龙头加入到巴航工业,在提供技术的同时,深度参与公司决策,协助拓宽市场,这样的整合优势是庞巴迪等一些其它航空生产企业所不具备的,而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KC-390则是巴航工业的又一大杰作。

凭借着巴航工业产品在最近20多年来积攒的良好口碑以及不错的目标客户群体,KC-390在问世不久就成功实现了出口,包括匈牙利和葡萄牙等欧洲国家纷纷放弃欧洲的A400M项目,转而投资采购KC-390。相比于A400M这样高不成低不就的产品,KC-390显然拥有更高的性价比,且在设计之初就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任务场景在运输机、加油机之间实现快速切换,这样的多用途机型向来能够打动很多价格敏感型消费者。

当然,巴西航空工业的成功是我们不能够复制的,首先受到地缘政治的影响我们几乎不具备巴航工业在市场上可以接触到的部分技术,自由程度也远远不及与西方关系较好的巴西。这不仅限制了我国航空技术发展的道路,同时也丧失了相当部分的潜在客户,基于国家技术和战略安全的考虑,我们也不会允许大量的外国资本集中到我们的技术要害,这无论是对于自主化的长久发展还是国家安全都百害无利。所以目前我们只需要努力提升技术水平,做好我们民航和军航需要的好产品这就足够了,当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伴随着价格优势,该来的也就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