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测绘专业:他地信,你遥感,剩下工地抗大杆

2023-08-02 17:42 作者:陈思炜  | 我要投稿
原创:陈思炜
编辑:小知(公众号“知己职彼”编辑)
已委托律师对本账号发布的内容维权,从不发律师函,直接传票,侵权必究

小时候,第一次学长度单位时,老师都会告诉我们:

一指甲盖是一厘米,一整个手掌是一分米,伸直手臂则是一米。于是小朋友就会纷纷举起双手,张开手指,到处丈量起来:

椅子是3米,讲台是5米,铅笔是3分米……

尽管结果往往令人哭笑不得,但在某种意义上却和测绘搭上了边 ——

通过对地球表面的测量和数据处理,建立地图和其他地理信息系统,以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地球表面的空间。


测绘工程下有三条分支:


1. 大地测绘:

可以理解为测量地球的物理形状。像一个巨大的三维拼图,测量员会在地球的各个地方收集数据,然后通过系统将这些数据拼凑在一起,以构建出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数据包括地球的半径、重力场以及地球表面的海拔高度等,以应用在建筑、地图绘制、航空导航等领域。


2. 遥感技术:

不妨把其想象成我们的眼睛,不过这双“眼睛”可以看到更远的、肉眼看不见的东西。

通常会用到卫星或飞机进行拍摄,以此得到地球表面的图片、温度信息、植被覆盖度等信息。继而完成一系列更复杂的任务,比如监测森林火灾、城市的发展情况、冰川的变化等等。


3. 地理信息系统(GIS):

一个强大的地图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解释和视觉化地理数据。比如高德地图,你可以看到地图、找到餐厅、了解交通情况,这些都是GIS的应用。

综上,我们会发现,凡是涉及现实的地理位置,就少不了测绘工程的赋能,不论传统的交通、农业,还是新兴的数字化城市、人工智能技术......


就业去向

经过前文的简介,相信大家对测绘的分类及其概念都有了大致的了解。

接下来我们会分别从这三个方向,聊聊它们的就业去向和前景。


大地测绘

外业:

在现场进行的测量工作,常被人所调侃为杵大杆。用各种仪器和设备,对地形地貌进行详细的勘查、测量和定位。工作场所不只城市街道,也可能是乡村田野,甚至是森林或山区。

在外业工作中,测绘工程师需要具备以下几种能力:

扎实的操作技能

能够熟练地使用仪器和设备;

持久的稳定性

能够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无误;

出色的决断力

能够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和困难。

能吃苦的忍耐力

能够克服艰苦环境下的种种不适。

这能力要求乍一看还挺全面,挺像回事儿。但事实上,基础外业测绘并没有摆脱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点——重体能,而轻脑力。且由于甲方通常是政府,其还是一个资金密集型,政府高度垄断型产业。

基础外业测绘的职业成长性并不高,是因为从业人员工作机械性强,劳动附加值低,是其只能提供信息,而非直接创收,所以地位必然会处在整个行业的下游,扮演其他项目的嫁衣。


内业:

顾名思义,内业是测绘工程师在室内完成的工作,与外业两两互补。其主要任务是“拼拼图”:

收集和整理数据、设计测量方案、计算测量数据并绘制地图或图形,还要对数据进行一系列的处理,比如清洗、校准和转换,以保证数据的质量和一致性。

总之,与外业相比,内业更侧重于数据的整理和标注,对于体能的要求并不高,但操作一样偏SOP化,工作中决策和创造性的占比很低。


小结:

大地测绘是一门需要掌握种种零星技术的工作,但从业壁垒却不高。这类后中台型工作,一般成长性有限,而且男生多数逃不开外业,工作环境恶劣……

值得庆幸的是,学生还不至于毕业即失业,市场上对于该工作岗位的需求还是存在的,国企和私企皆有,比如中铁、中交、中建等大型企业,或者一些专业的测绘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从业者需要具备一定的英语基础和驾驶能力,因为工作可能涉及跨地区的沟通和出差。


遥感科学与技术

关于遥感就业,有一条好消息和一条坏消息。


坏消息:传统遥感技术发展已接近天花板,相关subclass的学科理论基础研究透了,未来前景肉眼可见。


好消息:整体信息化趋势不错,偏图像处理方向,计算机视觉(CV)或深度学习(DL),和流行的AI和VR结合相当紧密,但这个好消息当中也埋有“暗雷”,具体会在下文的“出路何在”部分涉及。


下面来看看CV和DL在遥感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遥感图像检索(在网上搜索你想要的图片):

从海量的遥感影像中找到你感兴趣的地物,比如建筑物、道路、河流等。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可以让计算机更好地理解图像的内容,从而提高检索的准确性和速度。

遥感图像融合(用不同的滤镜拍照):

从不同的角度和波段观察地表,比如可见光、红外光、雷达等。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可以让计算机更好地融合不同来源的图像信息,从而提高图像的清晰度和丰富度。

遥感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用放大镜看东西):

看到更细致的地表细节,比如树木、车辆、人群等。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可以让计算机更好地利用有限的图像数据,从而提高图像的分辨率和质量。

高光谱图像分类(用颜色分类器给画笔分类):

高光谱图像分类可以让你根据不同的光谱特征给地表覆盖物分类,比如农作物、水体、城市等。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可以让计算机更好地利用多维的光谱数据,从而提高分类的准确性和效率。

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分类(用眼睛识别不同的物体):

根据不同的形状、纹理、颜色等特征给地表目标分类,比如飞机、船只、桥梁等。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可以让计算机更好地模仿人类的视觉系统,从而提高识别的精度和速度。

SAR图像目标识别(用雷达探测敌方位置):

在任何天气和时间条件下探测地表目标,比如坦克、导弹、隧道等。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可以让计算机更好地处理复杂的SAR数据,从而提高探测的可靠性和灵敏度。


PS:前几年存在较容易发文章的特点,但近两年越来越卷,冲着这点考研的同学需要注意


地理信息空间信息工程

简称GIS,其覆盖多个领域:国土、自然资源、地质、桥梁建筑、基础设施……

其中工程测绘和遥感制图在之前已经做过介绍了,所以来重点聊一聊分支下的GIS开发,这也是测绘类专业就业前景较好的一条通道。


桌面二次开发:比较多的是arcgis engine二次开发,利用arcgis本身的开发包,在不同项目里实现arcgis中的功能。需要一定C++的基础,目前市面需求不算大。


WebGIS开发:WebGIS开发主要是利用web技术和GIS技术,将地理空间信息以地图的方式在网页上展示和分析。需要掌握web基础知识(HTML、CSS、JS),前端工程化,GIS相关的框架(如OpenLayers、Mapbox、Cesium等),空间数据处理和服务发布等技能。同时可以应用在各种领域,如智慧城市,交通管理,气象可视化,数字孪生等。

按入门难度又可分成两类:二维三维开发。


两者的开发难度体现在:

二维开发能应用不同的坐标系,但三维只支持球体坐标系,需要更复杂的数据处理;

在交互方式上也有所差别。二维较为简单,主要是平移、缩放、旋转等操作,可以通过鼠标或触摸屏进行控制。

三维开发的交互方式较为复杂,除了平移、缩放、旋转外,还有倾斜、飞行、漫游等操作,需要通过多种设备和手势进行控制。

sdk引擎开发:以上提到的arcgis 、Cesium等都是sdk引擎,很多公司再具备一定规模后都会开发自己的sdk引擎,我们耳熟能详的就包括百度、高德、谷歌。

要想胜任,GIS sdk的使用经验和Web开发能力少不了,但最核心的还是图形算法、数据结构、渲染等技术,Canvas、WebGL等图形编程也都要会一点,技术门槛是最高的。

由此可见,GIS与CS(计算机)之间的关联相当紧密,但两者的重要程度排序,究竟是“GIS&CS”还是“CS&GIS”呢?有一个现象是:目前GIS专业研究生导师在学生的选择上:CS往往先于测绘。


出路何在

再来总结一下,传统大地测绘工作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主要业务由国家垄断,即使你想干私活,也通常是当to G的外包商,竞标难度和利润率可想而知。

传统遥感的技术发展逼近天花板,所谓“CV”和“DL”虽是“明星”方向,但劳动供给远大于用工需求,就业可谓卷中卷。更何况搞sar成像,拼不过学雷达的,图像处理又拼不过计算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如此看来,测绘类专业学生想要找到一份兼具成长性和中等门槛的工作,只剩下GIS开发了。

这时一定会有人反驳说,这GIS开发和遥感难道不是一个逻辑吗?上文也说了“导师招研究生时,CS先于测绘”,这最后一条路也是个鸡肋吧。

在我看来,这个理解并不准确,原因如下:


研究生导师和就业市场的要求不能一概而论

研究生期间,学生有那么一个义务,叫给老板打工,比如开发各类GIS系统,设计数据库.......计算机学生操刀这部分工作确实更利索,换言之是计算机学生的长板刚好能被导师利用上,而非在GIS开发领域,计算机出生就一定优于本专业。


况且从本科计算机到硕士GIS,本就是非常冷门的一条路径,新来一名计算机本科的学生,对于研究生导师来说,事实上是装满十字螺丝刀的工具箱里多了一把一字螺丝刀——物以稀为贵


而GIS工作的开展终究还是需要更多的“十字螺丝刀”(测绘本专业学生)。


GIS开发处在大蓝海阶段

我们把市场上的各类工作分成四大类:

1. 低入门能力,大市场缺口 这类工作多为体力劳动,且工作的强度较大,比较典型的工作是外卖员。

2. 高入门能力,大市场缺口 这类工作通常需要垂直领域的高学历为支撑,这意味着需要一定的天赋和热爱,最为典型的为学术研究。

3. 低入门能力,小市场缺口 通常为后勤服务类行业,由于科技的发展,这类工作的市场会越来越小,最典型的为服务员。

4. 高入门能力,小市场缺口 乍一看这个分类很奇怪,高入行门槛怎么会同时低需求呢?

因为它的前身大多是吃到时代红利的第二类工作(高入门能力,高市场需求),在时间的推移下,由于原本市场的衰落或泡沫的破裂,需求逐渐收紧,产生了职位求大于供的情况。(互联网行业的程序员不幸中枪)


所谓卷,指的是多数人竞争较少的资源。往往在一个大市场结束增量时期,进入存量时期,或一个小市场本身容量有限却涌入大量人员时,内卷才会发生。

虽然GIS开发算不上绝对意义上的大市场,但应用场景足够广,绝非小市场,且仍在增量阶段,处于上图的第一象限左上部分

有这么一组数据可以间接佐证以上观点。

根据智联招聘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5月,全国范围内发布的webgis开发工程师职位数量为6416个,而求职人数则为2484人,市场需求与求职人数之间的比例为1:0.39

此外GIS薪资处于一个十分微妙的区间(第一年平均薪资在8000-12000,同时后期涨幅尚可),不至于让其出圈引得“各方豪杰”纷至沓来,但也绝非不堪。


别只看IS,还有G呢

GIS的全称是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地理信息系统。人们讨论了太多的IS,却忽略了G。

这是GIS的护城河,它既杜绝了跨专业学生想无缝入行的可能,也降低了其他专业学生想主动跨专业的概率,我们不妨倒推一下:

人们往往会在自己学科的基础上学习包容性更强的技能进行跨界转行,而只有少部分人会在学习通用专业的情况下主动学习偏门专业的技能。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能在金融行业看到生物、化学专业出生的从业者,但很难在生物化学行业找到跨专业从业者。

所以截至目前,GIS开发的从业者大多都是测绘“自己人”



在从事GIS开发工作的过程中,你更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两项技能的复合能力。

相比只具备的编程能力的程序员,唯有做到行业的前5%才能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不可替代性,而GIS开发的大部分从业者往往天然拥有两种能力的交叉复合,也能具备一定的稳定性。

而且对比大地测绘和遥感的政府垄断(涉及国土信息安全),GIS开发留给民间资本的空间也更大。

如果你能更近一步,具备一些前台属性,提升自己的商业、业务理解,跑通一套商业模式,掌握更多重的复合能力,甚至能实现从打工人到小老板的身份转变,职业成长天花板还能进一步地提高。


P.S. 虽然不是人人都适合创业,但其中的业务理解能力和前台属性对于普通开发类工作者而言,确实是获得更高、更稳健的职业发展过程中,绕不开的环节。


GIS开发的过程也是一个机会,以便检验你的代码编写能力(或天赋):

同样的课程,别人需要三个月才能入门,而你只需要一个月;同样的一段需求,别人理解+编程需要两三天,还充斥着种种bug,而你几个小时就搞定了,代码运行得又快又稳,这便是天赋。

当你发现自己确实具备编程方面的天赋,对此也拥有一定的热情,那么接下来的职业发展路径选择会相当广阔

既可以尝试我之前提到的sdk引擎开发,也可以把GIS开发当成一块跳板,凭能力和项目成绩说话,在自己的技术栈积累到一定程度后通过社招去到互联网公司,甚至校招进入互联网行业(具体路径后文会提及)。

虽然CS近两年的风评和整体薪资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灭有所下降,但对于偏好钻研编程技术且确实能力很强(前5%)的人来说,依然是职业发展上限很高的行业。


总结与建议

看到这里肯定还有人会认为:不就是抱了计算机的大腿,测绘类专业就是个坑。对于这类观点,我不想也没有能力去说服他们,但理性读者看到这里,应该能对测绘类专业有一个大致正确的认识。

它有传统工科的一部分特点:劳动附加值低,工作环境恶劣,理论发展接近上限,操作流程也已SOP化,只需要机械执行,行业利润率低,国家垄断,重资本......

如果只看这些,它称得上是一门天坑专业:就业发展差、工作环境糟糕。

它能摘掉“天坑”这顶帽子,是因为它给了一部分人(并非所有人都适合做开发工作)顺利脱坑的路径——GIS开发,这是大部分被认定“天坑”的专业所不具备的优势。

它能作为测绘转码的“缓冲地带”,即使卷不过别人,转码失败,依然留有体面、稳定的工作。

其自身的发展前景和收入性价比相当可观,甚至具备潜在越做越吃香的可能(复合能力),这种能力的重要性甚至是大多CS专业学生都没意识到的。


基于以上信息,我会建议普通测绘学生尝试以下的职业规划路径:

当你不考虑跨专业考研或就业,同时对测绘方向的学术研究没有足够的热情和兴趣,最好从大二开始自学编程,比如前端的python、前端三件套,后端的java或C++。

通过大二一整年对于编程语言的学习,大致可以估计出自己在代码编写上的天赋,进而判断自己在大三一年是选择全力转码、系统学习GIS开发,还是放弃开发类工作。一旦确定了方向,接下来除了技术的学习与积累,也要依照自己选定的方向,参加垂直的、聚焦的实习工作。

等到大四,当你手握多段相关性极高且高质的实习,具备可迁移到正式工作的项目经验,其他同学口中的秋招难、杵大杆,和你毫无关系,甚至可能在大三就与部门定好了留用转正。

如果你认为“读xx就干xx”,什么也不去做,杵大杆自会在不远处等着你;

如果你能尝试破局,积极自学,GIS开发会是一条很好的方向;

如果你能懂得“复合背景”的重要性,做到知己知彼,无论是跨行业打工还是自己做商业,都有着冲击职业发展上限的无限可能。

测绘专业:他地信,你遥感,剩下工地抗大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