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病小诊室:磺脲类降糖药的用药注意事项

降糖机制和药物特点
磺脲类降糖药物属于促胰岛素分泌剂,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体内胰岛素的水平,部分磺脲类药物(如格列美脲)可增强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减少肝糖原的输出,还具有减少血小板聚集、调节血脂及血黏度、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如格列齐特)。
适应证
磺脲类药物主要适用于尚保留部分胰岛功能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作为非肥胖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但超重或肥胖不是其禁忌证)。对于二甲双胍不耐受或存在禁忌证的患者,也可以考虑将磺脲类药物作为一线用药。但对1型糖尿病患者以及病程较长、病情较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无效,因为这些患者的胰岛功能已经完全衰竭。

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种类的磺脲类药物,如下:
(1)餐后血糖升高为主者宜选用作用时间较短的磺脲类药物,如格列吡嗪、格列喹酮;老年患者亦宜选用此类药物,而避免应用降糖作用强大而且持久的格列本脲,以免引起严重低血糖。
(2)有轻度肾功能不全的糖尿病患者,宜选用主要经胆道排泄的药物格列喹酮。
(3)病程较长、空腹血糖较高或空腹高血糖加餐后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选用中长效类药物: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齐特缓释片及格列吡嗪控释片。
(4)合并血管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最好选用格列齐特,因为该药除降糖外,还具有减少血小板聚集、降低血脂及血黏度、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
(5)年纪较轻、血糖较高、经济不宽裕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选用降糖效果好、价格便宜的格列本脲。
(6)磺脲类药物失效的糖尿病患者,可换用第三代磺脲类的格列美脲,它具有独特的胰外降糖作用,对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仍然有效。
如何正确服用磺脲类药物
磺脲类药物是促进胰岛素分泌的,服用1-2小时(平均 1.5 小时)后药效才能达到高峰,因此这类药物最好在饭前半小时服用,这样才能使药物刺激的胰岛素分泌高峰与餐后血糖高峰达到同步,从而取得最佳降糖效果。
磺脲类药物有短效(如格列吡嗪、格列喹酮)、中效(格列齐特)和长效(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吡嗪控释片、格列齐特缓释片)之分,短效药物需要一天三次给药,而中效和长效药物一天服药1~2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