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膜分离技术在煤化工高盐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我国煤化工主产地区以西部地区为主,水资源成为制约煤化工行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煤化工废水中含盐浓度高,COD含量也高,那么如何实现煤化工高含盐废水的达标处理,是目前制约新型煤化工行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煤化工废水由于高含盐量无法直接进入生化系统处理,目前国内多数企业采用蒸发结晶法处理高盐废水。高含盐水经蒸发器浓缩后送至蒸发塘自然蒸发或结晶器结晶成固体安全填埋。但高盐水排放蒸发池会渗出对水源造成二次污染,且结晶固体组分复杂,作为危险固体废弃物进行危废处理。
作为当今节能有效的膜分离技术,反渗透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脱盐技术。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仅为10A左右),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微生物、有机物等(去除率高达97%-98%)。其工艺原理如下:
反渗透是一种以压力为推动力的膜分离过程,在使用中为产生反渗透压需用水泵给含盐水溶液或废水施加压力,以克服自然渗透压及膜的阻力使水透过反渗透膜,将水中溶解盐或污染杂质阻止在反渗透膜的另一侧。
采用反渗透膜分离技术可将煤化工高盐废水进一步浓缩成超高盐废水,淡水部分可以直接回用,被浓缩超高盐的废水再经过蒸发结晶,这样减少了能源消耗又合理地利用了一部分水资源。不但可以使系统产水达到设计要求,而且可以很好地保证产水水质的稳定性,有利于实现系统产水的循环使用,为企业节省更多水资源。
编辑:杜鹃花 技术:星星
转载时请注明文章来源“莱特莱德”,否则视为侵权,感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