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X新型隐形电网教学

原理猜测
如图一,可以看出电妹放置节点的时候是有模型判定的,如果有模型遮挡就会放置不了节点。

制造隐形电网的关键是将想要隐形的节点的模型空间进行遮挡。
既然不能在有模型遮挡的条件下放置节点,那么能不能先放置节点,之后创造模型遮挡的条件呢?
这要谈谈节点放置的特殊机制。当两个节点都靠墙放置可以创造重叠节点。
如图二,左边一个节点靠墙一个节点不靠墙,而右边的两个节点都靠墙放置。可以发现右边的节点明显重叠程度更高。

如图三,在我们靠墙放置辅助点A后尽量按极限角度放置并连接墙外辅助点B。发现两个辅助点升起电线杆,这时放置墙边隐形点C(点C尽量与A重叠),在点C按极限角度放置并连接墙外隐形点D,CD即隐形电网。顺序一定要弄清。

即使人物模型可以和电线杆重叠,但是在节点的模型判定中,墙边隐形节点依然会受辅助点升起的电线杆遮挡。这时放置并连接墙外隐形节点时,由于辅助点电线杆模型和墙体的遮挡,会影响墙外隐形节点的放置角度并卡掉两个隐形节点的电线杆升起的动画。
相当于给隐形节点创造了“后天的”模型遮挡而后影响第二个隐形节点放置角度并在墙体的阻挡下强制连接节点,这就是隐形电网的核心所在。
依照这个原理,我们只需要放四个节点就行了,不需要很多节点,事实也是如此。
如图四,画圈的地方就是成功的电网,经过这里有电网的声音即可判断。

感谢up的视频,这个原理解析是我结合以前的研究和up的视频得出的结论,如有不对的地方请指正。还有这个图是临时画的,望大家见谅OvO扣字比较多,还有不懂原理的话大家也可以多练习练习w
小技巧:
放置顺序:墙边辅助点A→墙外辅助点B(尽量极限角度放置)→墙边隐形节点C(与A重叠)→墙外隐形节点D(极限角度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