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又新:做设计教育的传播者,做设计艺术的前瞻者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真正的教育,是培育人的灵魂的事业。”
--郭又新
上期,上海国际设计周跟随知名建筑室内设计师施旭东开启了一场充满东方韵味的设计之旅,领略了追求原创精神和个性风格的作品和故事。本期,上海国际设计周邀请到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环境设计系主任、硕导;福建省室内装饰装修协会会长郭又新,与其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话。
©郭又新访谈视频
他是设计院校的教授,亦是独立设计师,他率先在福建创建了首个拥有一站式行业产业链的具备提供项目全案服务实力于满足的全方位空间设计需求的,整合产、学、研设计的平台--福师上美设计产业园。
他曾说过:其实教育的过程,就是让自己的学生能够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而实践的特性便是自由游戏和不断尝试。从学校的传播者到设计的前瞻者,郭又新始终坚持在传递设计价值的同时,能够给予学生一个在实践中了解设计、感悟设计、发现设计的理想平台。
当今各行各业,教育是一个强调理想与信念,讲求付出与奉献,需要执着与坚守,却又饱受曲解、争议的行业。面对种种质疑,不少身处其间的教育传播者们往往身心俱疲、不堪重负。
郭又新说到:”我常常问自己:什么样的人会长期坚守在教育行业?长期的观察和思考告诉我:一定是那些经历过犹疑与徘徊之后,意识到教育事业的一份不可推脱的责任与担当,对教育的热爱与期许、理想与情怀的人!”
真正的教育,是培育人的灵魂的事业,郭又新认为,设计这行业很多时候并不是知识的简单叠加,而是长期的实践、文化的积淀,在不断的充实和扩大中,寻求设计永恒的终极价值。而在这过程中,我渴望用我的专业能力,将他们的智慧可视化,让他们对于设计的理想与把抱负,更好地呈现于实践中。
设计,是人类文明、地区文化的映射,是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和价值判断的载体。归根结底,我们未来的设计,一定是建立在我们当下的生活方式的感知与体验上建立的,它是生活最基本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根本,让人们的美好生活不仅有高品质还有高雅的异曲。
©郭又新代表作《琯尾街改造》
郭又新所表达的对设计的认知是:“基于原创,源于生活,成于设计!”即从本着做设计一定要有原创性的原则去思考设计,为生活服务,最终根植于本土文化和生活方式去深化设计,在这过程中,三者缺一不可。
而在新消费主义盛行、新潮文化流行的今天,设计从需求本身、到产品内容、再到文化精神,其实设计师更多的应该是从生活方式层面逐渐延展至精神体验层面,将设计演变为带有体验感的生活方式。“因此,从当下的生活去思考未来的设计才是我所追寻的方向,为生活的进步而设计。”郭又新提到。
©郭又新代表作《北岩茶空间》
从设计院校的教授到独立设计师,郭又新始终坚持着对设计最初的信仰。他步履不止,“教育与做艺术一样,需要去思考和不停地实践创新,一味的依靠传统,只能把学生带到死胡同去”。郭又新对设计教育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他认为设计人才的培养应该是全方位的,学生不仅会设计,还需懂材料;不仅会艺术,而且懂工艺;不仅有技能,而且会实际运用。
而面对在设计的传播者和实践者两个角色之间转换,郭又新有感于学生在课堂上只能教一些理论知识,实践动手能力就低很多,他们缺乏一个能够去修炼内功的成长学习平台。
©福师上美设计产业园
基于此,郭又新利用其创建的设计平台和师大的教育平台相结合,变成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的“集美组”,他率先在福建创建了首个拥有一站式行业产业链的整合平台--福师上美设计产业园,为福建设计力量搭建一个多元化的学习机会以及启发灵感创意的成长赋能行平台。
在致力于整合福建产、学、研设计平台的道路上,郭又新始终在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