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西安康宁心理医院:年纪轻轻的青少年吸烟其实已经在为早衰做准备了

2022-03-03 14:49 作者:西安康宁心理咨询中心  | 我要投稿

感觉抽烟才像大人

同学们都吸烟

吸烟很酷

我的偶像吸烟

不好意思拒绝别人

就想知道吸烟究竟是什么感觉

我觉得吸烟能减轻压力、放松神经

我爸不让我抽,我偏抽

......

你,是这样想的吗?

据调查显示,44.4%的青少年第一次吸烟的原因是“出于好奇”,“初尝禁果”后则有将近三成的青少年“迷恋”上这股味道,从此患上烟瘾。今天小康就来带大家了解造成青少年吸烟的心理因素有哪些。


1、对“偶像”的模仿心理

学生心里都有他们崇拜的偶像,如某教师、家长、名人、影视名星等。他们对偶像的言行、举止常常表示羡慕而刻意模仿,当然也包括偶像吸烟时的“优美”姿态和“潇洒”风度。他们认为自己吸烟不仅与偶像距离近了,而且也标志着自身的“成熟”,况且成年人又习惯地在吸烟时表现出一副悠闲自得、其乐无穷的姿态,于是乎在不知不觉中被学生不加选择地“学以致用”。

2、交往心理

在社会风气影响下,为了办事顺利、联络感情,以烟引路,此风对青少年影响明显。某大学调查表明,男生间相互敬烟成为习惯,路遇、同学串门离不开香烟沟通,有的甚至在学生干部竞选、评优、评奖等都离不开“以烟开路”,认为“烟可使人产生亲近感,减少障碍,提高办事效率”。


3、对“压力”的反抗心理

“压力”一般来自教师与家长。比如,超出承受能力的作业量、无需解释的强制性命令、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蒙冤”式的批评、申辩带来的训斥......对学生来说都是沉重的压力。学生会由此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而当焦虑、怨恨的情绪无从发泄时,他们便借吸烟来表示反抗,企求在苦闷中得以解脱。

4、对挫折的逃避心理

青少年学生一方面思想单纯,充满幻想,有较强的进取心和自尊心,一方面又显示出幼稚,缺乏判断力和自制力。因此,一旦遭受诸如学习成绩欠佳、竞赛失败、家长训斥、老师批评等挫折后,便会产生羞愧、内疚的不良情绪。这时若没有人理解他、帮助他,使他摆脱苦恼、重建信心,那么,为了逃避受挫的现实,寻求解闷的途径,他们便会把吸烟作为一种新的尝试,试图在“吞云吐雾”中获得精神上的解脱。


5、与同学的攀比心理

同学中有人吸烟,自己不吸,岂不是不够“派头”?今天吸人家一支,明天不回敬一支,岂不显得“非礼”?如此一来,自然就进入了吸烟者的圈子。既然圈内的好友都吸烟,那么吸烟也便是对“小团体”的忠诚,也便是对朋友的义气。

6、试越“雷池”的猎奇心理

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许多新事物和新行为对他们都有很大的诱惑力。这虽然是学习新知识的强大推动力量,但由于他们对所接触到的一切事物都想试探一番,追索一下,因此看到成年人口叼香烟,时而萤火闪闪,时而云雾腾腾,好不自在,便以为里面定有无穷妙趣,于是便想试越禁烟的“雷池”,要亲自品尝一下这吞云吐雾的滋味。


7、愈禁愈吸的逆反心理

若说某本书禁读,那本书定会畅销,这是人们逆反心理的作用。而一些学生的逆反心理时常表现得尤为突出,在宣传机器大肆宣传吸烟的危害,大力提倡戒烟时,在家长、老师严禁学生吸烟,置“烟”于万恶之源时,恰恰刺激了这些学生的逆反心理,他们偏要体会一下置身“毒雾”的感觉,无意中形成了愈禁愈吸的结果。

8、对烟的错误认识心理

不少青少年错误认为抽烟能提神、消除疲劳、有助于脑力劳动,因而在学习紧张时或思考难题时借助吸烟提高学习效案。


除此之外,当今中学生吸烟的首要社会心理即为满足交往的需要,这是男中学生吸烟有关的第一位社会因素。中学生的行为方式的可塑性大,辨认是非的能力差,处于同一层次和水平之上,并且相互间接触的机会多,其行为方式较易相互“容纳”和感染。这一结论对我们考虑戒烟策略无疑有参考价值。像控制传染病那样来控制学生吸烟,可望取得良好的效果。

但是你们知道吗?青少年吸烟过早,会严重损坏身体细胞,经常吸烟的青少年,还会导致记忆力下降、精神萎靡不振、不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学习,对肺、口腔、消化道、心脏、都会造成一定损伤,更严重的还可能导致早衰!所以,你真的还要继续尝试吗?


西安康宁心理医院:年纪轻轻的青少年吸烟其实已经在为早衰做准备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