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前同人《致:永不磨灭的你》第三十一章(DDR)——尼福尔海姆谜团(中)
2069年11月3日早8时02分,迦拉提亚利希滕贝格大型企业园区管理区主楼三层。
Z走到自己的办公室前,直接忽略了电子锁,拨开了盖住匙孔的铁片。
钥匙插入锁孔,手指发力于匙柄,锁芯内的机械结构应声响起,门瞬间弹开一道细缝。他平静地推开门,招呼AN-94和StG44:“衣服放在沙发或者衣帽架上都可以。”
AN-94和StG44立刻走进Z的办公室,这里装修简单朴素,特殊的地方可能只有摆在办公桌对面的书柜,上面装饰着一面相当大的统一民主党的党旗以及一枚民主德国国徽。
“我可以说这是您身为党员的骄傲么?”StG44将大衣随手扔到办公室唯一的沙发上,从眼镜盒中取出一副红色粗框眼镜戴上,又取出别着笔的笔记本,“茨格勒先生,看起来今天我们的单独采访会有很多不一样的见闻。”
从这简单的两句话里AN-94立刻提取到有用信息——StG44本次将扮演一名记者对Z进行一次采访,在采访中他们可能会通过某些手段传递情报。突如其来的计划对AN-94而言无疑是种隔阂,至少统筹此次行动的梅利耶并未把“忤逆”视为唯一的路,她打算利用上所有插在这个企业园区的棋子完成整个行动,这倒也符合一名主管的做派。
“或许吧,不过我希望约翰娜您能抓紧时间。”Z说,“十五分钟后我还有个会,我需要用十分钟准备会议的材料和实物证明,所以您只有五分钟。”
“那我们现在就开始吧。”StG44搬过一张椅子坐到Z对面。
“赫尔佳小姐,麻烦你自习一下我书柜里那本《临床药理学案例》,等下我们再交流。”
“明白了。”
AN-94拉开书柜门,抽出其中的《临床药理学案例》翻了起来,她自带的文档扫描很快将每一页的文字和图片内容提取出来分门别类地储存在心智空间里,以便随时调用。在阅读书籍上人形有着天然的优势,且不提通过网络搜索到的海量电子资料,单是实体书就通过扫描可以迅速转变为数据库中众多内容中的一部分。
“茨格勒先生,依据前几日迦拉提亚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贵公司的发言人所述,最新型抗坍塌辐射药剂‘伊登’正在稳步推进,不仅有一些医学界知名人士药品为该药剂代言,就连药品与医疗器械管理局的部分官员也为之站台,这使得民众对该药有普遍期待。我想请问一下,作为该药临床药理研究、试验指标和评价原则制定的牵头人,您可以具体阐述这款新药相对市面已有的同类药品有何优势吗?”
“由于‘伊登’现阶段仍在研发,且其中许多技术涉及商业机密,绝大部分信息我无可奉告。”Z镇定自若,“不过我复述我公司发言人的原话,‘伊登’的最大优势将会是低价且高效,并且将会与市面上流通的所有同种功效的药品均不同,它对ELID的治疗更加彻底,并且会在此基础上大力遏制ELID的复发。”
“我们注意到,虽然有一些人对‘伊登’持积极态度,但业界诸多专家和名流都对‘伊登’保持观望甚至发出质疑,认为‘伊登’言过其实,请问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一种新药的出世从来都要经受质疑,这是医药界的规律。当然,迦拉提亚作为业界信誉良好且与政府长久友好合作的典范企业是不会轻易做出轻浮夸张和不切实际的论断的,尤其是在经过各位同仁长期努力的试验和验证的情况下,我相信‘伊登’的成果不会出现极为严重的偏差,药物效力一定被约束在目标范围之内。”
“我可以理解为,仍处在研发阶段的‘伊登’还是可能会出现规划之外、但并不会影响主要药效的偏差吗?如果是的话,一旦出现这种偏差迦拉提亚将如何应对?”
这个问题相当尖锐,Z迟疑了十几秒钟才做出回答:“任何药品在最终完成时都不可能完美契合最初的规划,哪怕是按照政策经过全部程序并获批通过的药物也不例外。它们都具有同一个特点,那就是符合卫生部的审批需求、削弱药物给人体带来的副作用以及排除所有对人体的伤害。如果出现了超出预期的恶性偏差,那么迦拉提亚一定及时公布情况并立刻暂停‘伊登’的研发,为此造成的各方面损失将由迦拉提亚承担。”
Z的话相当完满,逼得StG44只能硬找说辞:“总之您默认了。”
“我不认为隐瞒就可以解决问题,约翰娜小姐。”Z回答,“时间宝贵,我们继续下一个问题。赫尔佳小姐,把书柜下面抽屉里的文件拿出来看一下,等下开会要用。顺便麻烦你读取一下身份牌,虽然刚刚过安检的时候你已经扫描过一次身份牌,来到迦拉提亚的人形必须要先将身份牌里的验证信息通过云端上传人事管理平台。”
AN-94弯下腰拉开抽屉,一份带着封面的文件映入眼帘,她边拿出文件扫描记录边思考现在的情形,同时将后给的身份牌扫描,伪装成病毒的无用程序顿时涌入心智。
在两人的对话里她意识到StG44扮演的角色大概率不是国家级别的主流媒体,而是一些需要靠热点赚取流量的不入流小报,所以提问相对更加直白辛辣,如果处理不当就会被原话写入通稿中,继而发布到网络上。虽然小媒体的关注度不够高,但不是没可能引爆舆论,哪怕它在经济上带来的损失九牛一毛,名誉上的巨大损失并非一朝一夕就可挽回的,迦拉提亚绝对不想承受平息事态所支付的代价。
“我们注意到政府在‘伊登’的态度上呈现出模棱两可的状态,很多不支持‘伊登’的官员认为其打着‘抗坍塌辐射药剂’的幌子行诈骗之实,另外‘伊登’仍有很漫长的政策程序要走,这被认为是政府阻挠正式发行的铁证,这也直接导致民众爆发游行抗议,指责政府无视人民期许,草菅人命。请问您对此有何看法?”
“那我可否请问约翰娜小姐,您说的政府中的反对者是谁?”
StG44拒绝了他:“无可奉告。”
Z沉默了一会才说:“对于当前风雨如晦的柏林以及发生在这座伟大城市内的非法游行活动,我只能表示遗憾。我可以理解民众对‘伊登’的期待和认可,但任何违反国家法律的行为都应当受到严厉谴责。在此,我呼吁民众尽快停止针对政府的非法游行,请大家静心等待‘伊登’上市的那天。另外迦拉提亚对政府的一切工作均表示支持和谅解,并且坚决服从国家的命令,还请某些捕风捉影的人不要夸大事实。”
听到Z有意的针对,StG44面露尴尬,好一会儿才合上手中的记事本:“感谢您的受访。”
“不用客气,能接受约翰娜小姐的采访是我的荣幸。”
Z伸出手与StG44的手握到一起,StG44瞬间便发觉到手心里的硬物,于是很快收回手,将那条硬物放进了口袋。不过约翰娜并没有立刻离开,收拾好自己的包后她径直走向坐在椅子上读文件的AN-94,站定在她面前直视着她。AN-94一惊,立刻条件反射般站起身与StG44对视,这种礼貌是AN-94无时无刻都在遵守的。
Z见状立刻打开了藏在地毯下的静音装置,这个装置可以生成一个填满房间的减振场,从而不让声音外泄,但与此同时她们之间的交流也只能靠无线电或齐纳协议心智直连通讯。
“约翰娜小姐,请问您有什么事情么?”
“没有,我只是想跟您说些话,就几句。”StG44打开了齐纳协议。
“您说就好,我洗耳恭听。”AN-94平静地回答。
“你们不怪罪卡尔昨天的鲁莽行为?”StG44问。
“安洁跟我们讲过,她暂时不会视卡尔为敌。年轻人总会容易冲动,她可以容忍;而且苏德两国还没到彻底决裂的时候,她不会冒风险做出头鸟。”AN-94合上文件夹,她已经记住了所有关键内容,“倒是您和Kar98k小姐,昨天晚上的事我很抱歉。”
对于AN-94的道歉StG44相当诧异:“你又没做错什么。”
“我不应该对盟友出手,但形势所迫,我不得不这样做。”AN-94微微鞠躬,“安洁不打算在史塔西树威,但也不是软弱可欺,她想表达这个意思。”
约翰娜用食指挠挠脸:“长话短说,以后一定会有一个叫王梦雯的中国女人找到你们,因为某些原因我不能告知你她的具体身份,不过现在她暂时是德国的朋友,。你们可以自行判断她是否可信,但无论她如何鼓吹双赢,说到底她都只为中国的利益服务,更何况还是十几年的老对手苏联人。另外你们不能对她出手,否则史塔西一定会出手干涉你们。”
AN-94听出其中的意味,她最终没有把昨天与王梦雯的短暂相遇说出来:“我明白了。感谢你的提醒,我们会留意这个中国女人,自行判断她是敌是友。”
StG44点点头:“那就好。茨格勒先生,我先走了,今天的采访将会在整理之后见报。”
“那就麻烦你了,约翰娜小姐。”Z收拾起桌上堆积如山的资料。
约翰娜迈着轻快的步伐离开了Z的办公室,门刚被合上的一刻Z松了口气,AN-94也终于打算问出心中的疑惑,凑到Z身边说:“Z先生,为什么约翰娜小姐今天会来?这在计划中并没有写明,而且施陶芬贝格女士并没有口头照会我们。这算是对我们的不信任么?”
“施陶芬贝格主管很像国际象棋中的一名顶尖棋手,或许她整局下不出一着惊世骇俗的妙手,但只要全部是正着,最终她一样可以获得胜利,这就是所谓的‘善弈者通盘无妙手’。她从来不会只给自己留一条路,‘笃信单行线是自负的蠢货才会做出的事’,这是她的原话。”Z说,“她固然和卡尔乃至他背后的独立主义势力并不对付,甚至被排挤出法兰克福核心圈来到危机四伏的柏林亲临前线,但她绝不会因此破坏大局——对德国而言,现在是生死攸关的时刻,她会团结一切可争取到的力量解决现阶段的问题,你们克格勃并不是唯一解。至于不告诉你们,是因为他们只是与你们在会面地点和会面人物有交叉,目标各不相同,彼此没有通气的义务;而且他们本次任务的发起人和批准人并不是施陶芬贝格主管,她只是负责制定具体行动方案,所以两边才会同时执行。”
“西德残党和帕拉蒂斯教皇国等国内外反动势力正肆意妄为,局势错综复杂,更大的危机就在眼前,不容德国乃至华约忽视。”AN-94明白是自己误会了,缓一会儿才说,“不过我一开始真没想到施陶芬贝格女士对我们的态度并不算差,比起卡尔的‘厚礼’她对我们堪称宽容。”
“是的,施陶芬贝格主管只是厌恶颐指气使的莫斯科方面,但她不恨对我国友好的新苏联人,这是和卡尔最大的不同。”Z叹了口气,“更何况像安洁莉娅小姐这样的理想主义者她更加钦佩和关注。既然你们获得了她的支持,那就说明她暂时认可了你们。”
AN-94深知在异国他乡获得朋友鼎力支持的重要性,于是顺着Z的话说了下去:“能得到施陶芬贝格女士的认可是我们的荣幸,哪怕是暂时的。”
“不多说了,静音装置即将超载,我必须关掉它。等下我按下按钮后一定按照计划中的话来讲,否则这一分多钟的静默我没办法向保卫科解释。”
Z按下按钮,周围的环境音立刻恢复至正常,在他合上遮盖静音装置的地板的同一刻AN-94也说出了既定的话:“茨格勒先生,您都让我盯着这一页很久了,我实在不知道您为何让我一直看这种没有实际意义的内容,还望您能给我一个解答。”
在一早施陶芬贝格交到安洁莉娅一行人的计划中,这个要点被重点标注。根据Z的发现,迦拉提亚在管理区的所有办公室里都放了窃听器,所有的对话都会被保卫科听到并且留档,这是其他管理区员工并不知道的。所以Z不开启静音装置的情况下,AN-94必须要按照计划中附带的“剧本”说话,这样才能保证Z接下来的安全。
Z站起身,从AN-94手中接过文件:“你看到的肯定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我也不可能让你看到这类涉及商业机密的文件,所以这上面的每一条都是假的。”
“可是,为什么——”
“为什么?”Z指着AN-94,“凭你是新苏联派来的商业间谍!”
按照剧本,AN-94故作镇定,但特意设置了嘴角抽动以示自己“被揭穿身份之后的慌张”。这种仿人类自然生理反应的设定自然不应该出现在准军用及以上级别的间谍人形,AN-94却必须如此,只有这样她才能被认定为民用商业间谍人形,从而混淆身份。至于为何要在没有屋内监控的情况下逢场作足戏,答案显而易见,他们也不知道保卫科什么时候到达。
“茨格勒先生,你有什么证据?”AN-94不再犹豫。
“那张身份牌里有病毒,它是激发你真实人格的钥匙,只不过用一次性的开锁程序包裹住了。在病毒注入之前你确实没有威胁,甚至我还可以叫你‘赫尔佳’,但注入之后你就该变成最真实的样子了——一个来自新苏联的商业间谍。”Z厉声说,“刚刚通过安检的时候你根本不是靠合法的身份牌,而是一次性的开锁程序蒙骗了系统,这种方法在机型上同样是会显示‘未知’的,并且消耗完毕后不留痕迹还暴露了病毒。可你忽略了一点,那就是时间。”
“时间?”
“如果不加延迟设置,开锁程序对安检系统几乎是秒解,所以出现‘未知’的时间一定比正常扫过身份牌并参与数据库匹配的结果要快,要怪就只能怪你粗心。”Z说着又亮出一枚黑色外壳的小巧U盘,“这个是你的吧?如果我没注意的话,我还真没发现我常插在电脑上的U盘已经被你掉包了,你做事还真是神不知鬼不觉。”
AN-94脸色微变,她已经被Z戳穿,现在只能鱼死网破。
想到这里,AN-94不再狡辩,直接冲到Z身前就是一手刀,速度之快甚至让Z没能拔出随身携带的人形电击器。这时,厚实的大门也传来了砸门的声音,不知何时门已经上锁,外面的保卫科人员根本冲不进房间,只能在请示过领导后开始硬来。
AN-94在心里对Z道过歉后抓起那枚黑色U盘,走到窗边打开左手手套上的共振器,伸手按在了玻璃上。随着共振器的运作,玻璃被强次声波引发的共振震碎破裂,一股冷风骤然间吹进Z的办公室,渐大的雨也一同飘落到地板上。
她利落地打开光学迷彩,然后纵身一跃,如同展翅翱翔的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