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从日寇“马前卒”到人民解放军手中的“铁甲功臣” 九五轻战/95式轻型坦克小史

2019-11-15 17:10 作者:阿纳贝尔丶卡多  | 我要投稿

阿纳贝尔丶卡多和您一起胡诌坦克!

开国大典时隆隆驶过的九七中战

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卓著功勋,今天就跟各位老爷们讲讲一台在人民军队装甲兵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坦克

研究九五轻战“ハ号”

东北坦克大队,注意繁杂的坦克型号

1945年12月1日,东北炮兵司令员朱瑞在马家湾子宣布了“东总”的命令,正式成立东北坦克大队。原抗大特种研究室主任、曾经留苏学习坦克技术的孙三被任命为大队长。延安炮校将两个直属队并入坦克大队,坦克大队总共约有三十余人。1947年10月,坦克大队在黑龙江东安县扩编成东北民主联军战车团,全团560余人,各式坦克20余辆,牵引车、装甲车40余辆。上面这张照片里,为了掩盖装备“杂牌”的尴尬,特意在比较近的距离拍摄,照片最左的两台坦克即是九五轻战

生产九五轻战的鬼子工厂

九五轻战的研发始于1931年,鬼子在这时已经侵占了我国东北,获得了物产丰富的广大区域后,新技术装备也被提上了日程。日本在这时是亚洲区域内为数不多的能制造坦克与拖拉机的国家,同时也开始试验将步兵和坦克混编的机械化部队,鬼子之前生产的八九中战速度太低,无法跟上坐着卡车机动的鬼子步兵,因此急需一型新式快速步兵支援坦克,九五轻战就此立项。

马来半岛上的鬼子坦克兵

日本陆军的步兵军官们一开始并不看好九五轻战,认为该车装甲偏薄,容易被击毁,但是骑兵军官们却认为相比之前的九二式骑兵战车和九四轻战,九五轻战的火力有了很大提升,防御不足可以用机动来弥补。考虑到也确实没啥更好的坦克,于是九五轻战这个“矮子里头拔高个”的产品就这么被部队接纳了。

检阅鬼子坦克部队的明仁

日本陆军技术本部在设计九五轻战时,考虑到了之前从英国进口的威克斯坦克出现了自燃的状况,外加柴油相对汽油而言更方便易得,适合日本这个弹丸之地,因此没有使用汽油机作为动力。转而使用一台三菱出产的A6120VDe风冷串联6缸柴油机,在1800转的时候可以提供120马力的最大出力。九五轻战全重只有7.4吨,因此这个120马力的小发动机也能使得功重比达到了不错的16马力/吨。

跑不过M5斯图亚特

游戏中的九五轻战

有一点请各位读者注意,日本可以算得上是第一个在坦克上使用柴油机的国家,而这台车正是九五轻战。波兰生产的7TP坦克虽说使用的也是柴油机,可它是1934年才研制成功的的,三菱这个坦克柴油机在1933年就已经试车了,而苏联使用柴油机作为坦克动力要到1938年。虽然这台车的整体性能相比同时代的M2轻型坦克”或者BT-5快速来说真的不算优秀,但却做到了一切从本国实际需求出发,也算是挺不错的产品了。

1934年,九五轻战原型车示意图

1934-1935年的那个冬天,九五轻战原型车在我国东北进行了实地测试,日本人对九五轻战的表现颇为满意,1936年日本“皇历2595年”时该车进入量产,这也是该车得名“九五轻战”的原因。它还有个额外的特殊命名“Ha go”,也叫做“Ke go”。最早的生产工作由三菱公司开始,三菱的生产速度很慢,3年才生产了100台,随后新泻铁工所、神户精工所,日立工业,小仓兵工厂等企业也参加进来。

有趣的细节

美军的测试录像,悬挂行程不错

九五轻战采用了被日本称为“日本战车之父”的原乙未生设计的悬挂系统,该悬挂本质上是平衡式悬挂,4个负重轮两两一组,分别被2套平衡臂连接在一根水平螺旋弹簧上,这套悬挂系统质量不错,而且大部分在车体外部,不怎么挤占车内空间,后面的九七中战、三式中战这些也都采用了这套悬挂。

爬 坡 失 败

九五轻战的发动机舱后置,通过传动轴将动力传输到车体前部的主动轮,坦克前驱的好处有不少,比如履带不容易滑脱,驾驶员负担低,还可以在车内简单排除一些变速箱故障,可以爬上更高的垂直障碍等。因为这些优点,世界另一端的德国人在二战中的主流全履带式车辆也一直坚持使用前驱,除了“斐迪南”和RSO拖车。

普通九五轻战,注意负重轮组

九五轻战“北满型”,注意负重轮组之间的小轮

九五轻战有个特殊的“北满型”改型,这个“北满”指的就是我国东北,鬼子关东军有不少专门针对我国东北自然环境的改型装备,统一都在编号后面加上“北满型”,比如94式手枪“北满型”,南部十四年式手枪“北满型”等。

苏军缴获的九五轻战“北满型”负重轮组实物

九五轻战“北满型”的主要改动是在负重轮组的2个大负重轮之间增加一个小负重轮,这个小负重轮平时不接地。这个改型是因为日本人在使用中发现,九五轻战在硬质路面上表现良好,一旦进入我国东北特有的草原地带时,由于此种地形多碎石与土包,在其上行驶的九五轻战悬挂寿命会大幅度降低。还一种说法是悬挂系统非常容易裹挟稻草、麦秸导致卡住,第三种说法是东北地区多田埂,九五轻战的两个负重轮间距正好是田埂的宽度,导致被卡住.....这个北满型九五轻战只在日本关东军战车部队中使用。

美国人在阿伯丁试验场拍摄的九四式战车炮

武器方面,九五轻战使用了一门37mm九四式战车炮,该炮1934年定型,各位注意把它和1936年开发的九四式反坦克炮区分开。日军坦克基本是为了辅助步兵而生,所以坦克炮弹中哪怕是穿甲弹,其实也是穿甲榴弹,穿甲能力要差一些,可是内部装药很足,该炮发射穿甲弹时可以在275米的距离上击穿36mm的装甲。

该炮俯仰角惊人,而且还有左右射界!

动起来是这个样子

这门炮比较奇葩的是,它没有正常的手摇俯仰旋转机构,完全是靠着人力操纵,炮尾有个肩托,车长兼炮手把这个肩托抵在肩上瞄准,整个儿就一大号步枪!俯角15度,仰角20度,不转动炮塔时这门炮还有左右各10度的射界,可以说是非常有趣了。

副武器:91式坦克机枪(歪把子车载版)

副武器方面,九五轻战早期版本每台车装备2挺91式坦克机枪,这玩意其实就是“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的车载版本,口径6.5mm。后期太平洋战场上日军将其更换为97式7.7mm坦克机枪,威力更强一些。

装备与使用

耀武扬威的九五轻战,别看今天闹得欢,日后保准拉清单!

1939年5月爆发的诺门坎战役中,装备中包括35台九五轻战的日本关东军战车第3联队和战车第4联队在安冈正臣中将指挥下,于7月3日对苏军发动进攻,结果这支部队被苏军侦察车带进了事先预备好的包围圈里,苏军出动的BA-10装甲汽车和BT-5快速坦克上装备的是远胜94式战车炮的45mm炮,日军坦克集群被摧毁了42台坦克,其中一台九五轻战还被苏军拖回去测试。

被摧毁的九五轻战

在1941-1942年的东南亚作战中,由于日军进展神速,外加英军实在是菜的抠脚,只会四散奔逃,这使得九五轻战如入无人之境,只有遇到M3轻型坦克时才会颇感乏力,M3轻型坦克装甲更厚,火炮也更好,被M3抓到先机那九五轻战只有被击毁的份儿。但是一旦九五轻战先发制人,那M3也无法占据上风,1941年12月22日,美国陆军192坦克营下属的一个坦克排5台M3“斯图亚特”在巴丹半岛遭遇了日军的九五轻战,这是美日双方首次进行的坦克战,经验丰富的日本坦克兵抢先开火,摧毁了美军第一台M3,随后剩下4台M3被连连击中,带伤逃脱最后被丢弃。

1949年1月参加平津战役的东北民主联军坦克团九五轻战

日本战败后,大批废旧坦克被留存在了我国。1946年5月时国民党军光九五轻战就拥有117台,而人民解放军东北坦克大队刚成立时候就只有1台破破烂烂的九七中战,还是连偷带抢搞出来的,后来在高克和朱瑞等人的不懈努力下,人民解放军装甲部队才愈发充实,涌现了一大批以功臣号车组为代表的英雄坦克手,在为数不多的纪录片镜头中,也少不了九五轻战的身影。

1949年开国大典上的九五轻战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时,有18辆九五轻战参加了阅兵,它们是坦克方队的第二梯队,紧跟在九四轻战的身后,现场的广播这样介绍这支横空出世的英雄装甲部队:“我们的炮兵、装甲车、坦克,这是夺自日本帝国主义、美帝国主义装备的蒋匪军的,今天掌握在人民手里,他们将是人民祖国的国防力量。

原创不易  读者朋友们关注即是支持


从日寇“马前卒”到人民解放军手中的“铁甲功臣” 九五轻战/95式轻型坦克小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