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学考博真题参考书、个人陈述研究计划写作、报考指导

2022-07-20 09:38 作者:名校考研帮  | 我要投稿

初试招生目录


1、学院按照“申请-考核”的模式对考生进行选拔,考生报名后按要求提交申请材料,由学院组织集体审核评议,通过审核的考生进入复试阶段参加综合考试,考试内容包含外语水平、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三方面。近年来国外留学回国报考的考生越来越多,有读博意向的考生一定要尽快准备。

2、(一)我校博士生的基本学习年限为4年,硕博连读(硕博直通)、本科直博类型的博士生基本学习年限不低于5年。

(二)经我校审核批准的中国人民大学正式在编在岗教职工在基本学习年限内非全日制学习。

其他博士生在基本学习年限内全日制在校学习。

3、网上报名时间:2021年11月1日10:00-2021年12月1日17:00

     网上提交材料的时间为:2021年11月21日-12月1日

     复试时间:预计在2021年12月下旬至2022年1月上旬


参考书(仅供参考)




提交材料内容


(1)博士研究生报名登记表。

(2)硕士学位证书原件(双证硕士还必须提交硕士学历证书,应届硕士生须在入学报到后补交学历学位证书,同等学力人员须提交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境外获得学历学位的考生相关证书须经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

(3)能够证明外语能力的有效材料的原件。如:国家大学英语考试(CET)四六级、国家英语专业考试(TEM)、托福(TOEFL)、雅思(IELTS)、GMAT、GRE、俄语等级考试、日本语能力测试、德语语言考试、法语水平测试、外语专业本科学历、海外留学经历等。

(4)硕士阶段的成绩单原件(可去人事档案所在地复印,再盖档案所在地的红章即可)。

(5)个人简历(1000字以内;含学习及学术研究经历,从高中起不得中断;重点说明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工作、研究经历及相关成果等)。

(6)科研和奖励情况一览。

(7)个人学术成果代表作1-5篇(部)原件。

(8)其他能够证明本人专业水平、研究能力的支撑性材料的原件,如本专业相关学习证书或获奖证书等。

(9)博士生学习期间的研究计划一份。研究计划包含拟研究问题(博士论文选题设想)、研究方法、参考文献、已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等。字数不少于一万字。

(10)两名与报考学科相关的教授或相当职称(正高职)专家的推荐书(专家推荐书模板请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报名系统下载)。

(11)报考定向(全日制)的考生须提交定向单位人事部门开具的、同意考生在我校基本学习年限(4年)内脱产学习的证明。

(12)硕士学位论文(应届生可提交经指导教师签字认可的论文初稿或开题报告)。

(13)同等学力人员报考的,还必须具备《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规定的特殊条件,并按要求提交相关材料。

以上所有材料均采用网上提交,纸质版材料在考生参加复试前提交。考生须确保以上提交的各项申请材料真实有效,否则将被取消复试资格;已被录取的,取消录取资格。


复试分数线(2022)


非专项计划考生申请材料审核分:新闻学72分,传播学77分,传媒经济学71分,广播电视学73分。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计划”考生申请材料审核分各专业均为70分。

“对口支援高校教师计划”考生申请材料审核分各专业均为69分。

非专项计划:

新闻学进入复试人数13人

传播学进入复试人数36人

传媒经济学进入复试9人

广播电视学进入复试6人

专项计划:

新闻学进入复试人数4人

传播学进入复试人数5人

广播电视学进入复试2人


复试考核


(1)复试比例

根据报名申请情况,我院拟录取人数与复试人数之比约为1:2。

(2)复试时间

预计在2021年12月下旬至2022年1月上旬,复试人员名单将于复试前在新闻学院网站公布。复试具体日程和形式安排将根据北京市疫情防控政策情况另行通知。

(3)复试内容

复试内容:包括外语能力(笔试和面试共100分)、专业水平(100分)和综合素质(100分)三项。外语能力、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成绩的合格线均为60分。各项成绩均合格的考生方有资格参加最终成绩排名。

复试形式:笔试(闭卷)和面试。

A. 笔试

外语(50分);专业水平(100分)。

专业水平考核内容:考生所报考专业的基础理论、前沿问题等。

外语笔试和专业水平笔试一并进行。

B. 面试

外语听力及口语(50分);综合素质(100分)。

综合素质考核内容:考生的学术兴趣、学术创新能力和学术规范意识等。

(4)跨学科及同等学力加试

硕士学位跨一级学科报考的考生和同等学力考生不须加试业务课,同等学力考生只加试一门政治理论课,详情参见《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中国人民大学2022年博士生招生专业目录》。加试成绩不计入加权成绩,达到60分即为合格。


考博相关真题

2022人大传播学考研题

610新闻传播实务


材料题

材料内容:a材料书记直播带货,b材料是国务院对直播待会扶贫的建议,c是直播数据造价

(1)然后题目是写消息600,20分

(2)补充要求补充相关的事实类信息,15分

(3)评论题目是,写选材料写论点,要求说出理由,并说明采取什么样的论证方式并且写出论据,15分

(4)第四个是微纪录片方案设计,写主题材料具体结构艺术手法,20分

(5)然后是我国媒体进行海外拓展的问题和解决方法,25分


1. 给了一段完美日记社群营销的材料,第一问问企业品牌营销的新方式和新的管理理念,25分

2. 企业社群营销的管理理念和方法,25分


824新闻传播史论


简答题 4x15

1. 谈谈对总书记一句话的理解(新闻媒体要讲导向,专题节目要讲导向,广告宣传也要讲导向)

2. 自媒体在重大公共事件中的叙事特征

3. 斯图亚特霍尔的咬合理论的主要观点及意义

4. 十九世纪下半叶欧美报刊通过什么样的策略来吸引读者


论述题 3X30

1. 材料是9月份发的《关于加快媒体融合的意见》,问我国媒体在新闻分发活动中如何展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2. 材料2给了一段话,《新闻业的黄昏………》,大意是讲当下议题出现的一些变化,提到了封闭到开放,媒体精英地位丧失。问社交媒体环境下,新闻的议题设定过程和影响因素的变化

3. 奇云的材料:材料很长,我只记得几句。数字媒体引发了传播与文明的基本问题,并没有将人们引入一个陌生的领域。…数字媒体是算法,权力而不是程序,意见。它复活了古老又多义的身体传播,也开启了一些传统烦恼。它为我们在时间和空间中指引方向,是我们的数据索引。提到了身体传播,数据。


            


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学考博真题参考书、个人陈述研究计划写作、报考指导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