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病例分析】中医医考技能病例分析考题 01
内容来源于好医生医考教育公众号,更多技能口诀及网课资料欢迎私信免费获取!

我们都知道,技能三站里边最难的是哪一站,毫无疑问,一站病例分析分值占比40%最高,也最容易出错丢分。想要过技能,一站拿满分或者至少30分以上那是一定要的。
为了让各位伙伴能在一站病例分析上提高复习效率,了解解题的得分点和评分标准,从今天开始,小编每日给大家梳理病例分析的一些原题,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中医专业病例分析题
题目1:张某,男,46 岁,农民。2016 年 1 月 7 日初诊。 患者于 3 天前因天气变化受凉后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鼻 痒喷嚏,时流清涕,咽痒,咳嗽,痰吐稀薄色白,渴喜热饮,遂来就诊。舌苔薄白而润,脉 浮紧。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2.中医类证鉴别:请与时行感冒鉴别。
【答案解析 1】
中医疾病诊断:感冒。
中医证候诊断:风寒束表证。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患者因气候变凉诱发,出现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流涕、喷嚏、 咽痒,中医辨病为感冒。无汗、头痛、肢节酸痛、鼻塞声重、鼻痒喷嚏、时流清涕、咽痒、 痰吐稀薄色白、渴喜热饮、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为风寒束表证。
病因病机分析:外出受凉,感受寒邪,风寒外束,卫阳被郁,腠理闭塞,肺气不宣。病 位在卫表肺系,病性属表属实。
中医类证鉴别:需与时行感冒鉴别。 时行感冒病情较重,发病急,全身症状显著,可以发生传变,化热人里,继发或合并他 病,具有广泛的传染性、流行性。而普通感冒病情较轻,全身症状不重,少有传变,在气候 变化时发病率可以升高,但无明显流行特点。
中医治法:辛温解表。
方剂: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荆芥 15g,防风 12g,羌活 9g,柴胡 9g,前胡 12g,川芎 9g, 枳壳 9g,茯苓 12g,桔梗 6g,甘草 6g。
三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服。
题目2:沈某,男,25 岁,学生。2018 年 8 月 19 日初诊。 患者昨日晨起出现上腹部疼痛,6 小时后出现右下腹痛,呈持续性进行性加剧,伴恶心 欲吐,纳差,二便正常,无发热。查体: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舌苔白腻, 脉弦紧。血常规:白细胞 11Xl09/L,中性粒细胞 0.81,尿常规正常。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分析。
2.中医类证鉴别:请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鉴别。
【答案解析2】
中医疾病诊断:肠痈。
中医证候诊断:瘀滞证。
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患者以转移性右下腹痛,持续性加重,查体右下腹麦氏点压痛,反 跳痛及肌紧张为主症,且白细胞 11X109/L,中性粒细胞 0.81,故诊断为肠痈。转移性右下 腹痛,呈持续性进行性加剧,伴恶心欲吐,纳差,舌苔白腻,脉弦紧,证属病变初期瘀滞证。
病因病机分析:肠道传化失司,糟粕停滞,气滞血瘀,瘀久化热,热盛肉腐而成痈肿。
中医类证鉴别:需与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鉴别。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后溢液可沿升结肠旁沟流至右下腹部,很似急性阑尾炎的转移性 腹痛。该病患者既往多有溃疡病史,突发上腹剧痛,迅速蔓延至全腹,除右下腹压痛外,上 腹仍具疼痛和压痛,腹肌板状强直,肠鸣音消失,可出现休克,多有肝浊音界消失。X 线透 视或摄片多有腹腔游离气体,不难鉴别。如诊断有困难,可行诊断性腹腔穿刺检查。
中医治法:行气活血,通腑泄热。
方剂: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加减。
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方法:大黄 9g(后下),芒硝 12g(冲服),桃仁 15g,牡丹皮 20g, 冬瓜仁 12g,红藤 12g,延胡索 15g,乳香 15g,没药 15g。
五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分 服。
完整版中医医师技能考题资料、病症选方技能口诀汇总资料,欢迎私信小编免费获取!
以上“中医医师技能病例分析题”相关内容,由好医生医考整理,更多技能网课资料、技能秒杀词、技能考试大纲资料欢迎评论区免费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