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古典名篇(先秦)《诗经·王风》赏析

2023-08-12 20:28 作者:jxfzylr  | 我要投稿

1、诗经·王风·大车


作者:【先秦】佚名


大车槛槛[1],毳衣如菼[2]。岂不尔思,畏子不敢[3]。

大车啍啍[4],毳衣如璊[5]。岂不尔思,畏子不奔[6]。

穀则异室[7],死则同穴。谓予不信,有如皦日[8]。


注释:

[1]槛槛:车行走声。 [2]毳(cuì)衣:细毛做的衣服。菼:初生的芦荻,此处形容毳衣的嫩绿色。 [3]子:你。与上一句“尔”所指为同一人。 [4]啍啍:大车行走的沉重响声。 [5] 璊(mén):此处指谷子的一种,幼苗为暗红色。此处指暗红色。 [6]奔:私奔。 [7]穀(gǔ):活着。 [8]如:那。皦:白。


点评:

《大车》,女子向心爱者表誓言的诗。此诗的情感是生死恋情,“谓予不信”四字表白可证。诗篇头两句,可以照旧说理解为写出巡大夫,而他的出巡,对诗中的男女私情是不利的,或许大夫出巡就是为压制一些地方上残留的男女自由相会的风俗。如此,诗篇可能表现的是这样历史:随着东周时代的到来,一些东方地域的原始婚姻风俗,或许遭到王朝有意地禁绝。

2、诗经·王风·采葛


作者:【先秦】佚名


彼采葛兮[1]!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2]!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3]!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注释:

[1]彼:那。采:采集。 [2]萧:香蒿,又叫牛尾蒿。枝干晒干背后燃烧,有香气。古代祭祀时常用牛尾蒿和动物油脂放在一起献给神灵。 [3]艾(ài):一种可用以治病的草。《孟子·离娄上》:“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艾草存放三年,药效才好。


点评:

《采葛》,极言思情迫切的诗篇。诗篇的第一句以采葛、采萧和采艾起兴,以葛萧之物的茂盛引发思情的迫切。诗的妙处不在谁是诗中人、诗中所想为谁,而在表达出的思念的真切感受。以夸张之词表现深切的思情,且简捷明快,令人过目难忘。

3、诗经·王风·兔爰


作者:【先秦】佚名


有兔爰爰[1],雉离于罗[2]。我生之初,尚无为[3]。我生之后,逢此百罹[4]。尚寐无吪[5]!

有兔爰爰,雉离于罦[6]。我生之初,尚无造[7]。我生之后,逢此百忧。尚寐无觉!

有兔爰爰,雉离于罿[8]。我生之初,尚无庸[9]。我生之后,逢此百凶。尚寐无聪[10]!


注释:

[1]爰爰:同“缓缓”,自由自在的样子。 [2]离:遭到。罗:网。 [3]为:各种作为。《郑笺》:“军役之事也。” [4]罹:忧患。 [5]尚:庶几,希冀之词。吪(é):动。这句是说希望永远沉睡不动,以避免忧愁。 [6]罦(fú):一种装有机关的网,可自动掩捕鸟兽,又称覆车网。 [7]造:同上文之“为”。 [8]罿(tóng):罗网的一种。 [9]庸:用,与“为”“造”同义。 [10]聪:闻,听。


点评:

《兔爰》,生不逢时的哀叹。大概为宣王、幽王至平王期间作品,表达的是厌世悲观心理。世道的变迁带给诗中人是处境的没落,诗中人除了抱怨之外,就是采取“尚寐无吪”“无觉”和“无聪”的鸵鸟政策,很没出息。诗中人又自比为雉,说一切苦难应由被他称为“兔”的人们承担,这就面目可憎了。诗篇可视作西周、东周之交贵族没落情绪的写照。

4、诗经·王风·君子于役


作者:【先秦】佚名


君子于役[1],不知其期,曷至哉[2]?鸡栖于埘[3],日之夕矣,羊牛下来[4]。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5],曷其有佸[6]?鸡栖于桀[7],日之夕矣,羊牛下括[8]。君子于役,苟无饥渴[9]!


注释:

[1]君子:丈夫。于役:服徭役。 [2]曷至哉:到哪儿了呢?或者,什么时间才回来呢? [3]埘(shí):在墙壁上挖洞修成的鸡窝。 [4]下来:归圈。 [5]不日不月:没有定期、时间漫长的意思。 [6]佸(huó):会见、见面。 [7]桀:木橛,搭有横木,鸡可以栖居。 [8]括:会集。 [9]苟:但愿。


点评:

《君子于役》,挂念服役不归的丈夫的诗篇。“暝色起愁”即借助落日晚景来抒情,是表现上的一大特点(参钱锺书《管锥编》)。诗的主题是不满徭役的沉重的,但对此并不直说,而是表现女子对在外丈夫的无限牵挂,以此显示徭役对民众的伤害。诗的格调是平静的,人物内心活动却是千回百转的。“鸡栖”“羊牛”的描述,使诗篇极富生活气息。其格调用“怨而不怒,哀而不伤”来概括是十分合适的。

5、诗经·王风·黍离


作者:【先秦】佚名


彼黍离离[1],彼稷之苗[2]。行迈靡靡[3],中心摇摇[4]。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5]!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6]。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注释:

[1]黍:一种谷物,今称黄米、黏米。离离:低垂貌。 [2]稷:高粱。据程瑶田《九谷考》说。 [3]行迈:行进,前行。一说即行道。靡靡:迟缓貌。 [4]摇摇:忧心无主貌。“愮愮”的假借,《方言》:“愮,忧也。” [5]悠悠两句:呼唤苍天睁开眼看看人间,语含控诉之意。 [6]噎(yē):气逆为噎,形容心情郁结不通。


点评:

《黍离》,抒发内心忧伤的诗篇。诗篇的忧伤之情,究竟缘何而发,自来说法不一。这里是据《毛诗序》的说法。周朝东迁后,宗周故地为戎狄所据,二十余年后,秦国收复此地并献之于周,后终为秦国所有。《毛诗序》说东周的大夫到西周故地行役而作此诗。若《序》说可信,则诗篇当作于王朝复有其地之时,此时距西周灭亡起码三十年以上的光景(在周幽王死、平王东迁之前,据研究,中间还有十几年“二王并立”的间隔期,参晁福林《论平王东迁》一文)。诗人没有细说所见荒残,只是用“谓我何求”来强调内心孤独和无以言传的苍凉。荒圮的景象,旷远的天地,孤独的个体,浓烈的伤悼,构成诗篇沉郁而悠远的特征。


古典名篇(先秦)《诗经·王风》赏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