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两岁,孩子的秩序敏感期是什么?
想要弄清楚孩子的秩序敏感期是什么,帮助孩子度过敏感期,要先认同孩子的一下几个情况:
1、秩序敏感期是大自然赋予孩子们的重要能力,孩子会因为秩序快乐,同样也会因为秩序发脾气。
2、如果人为阻碍了这种秩序的敏感性的发展,儿童就会出现焦虑不安的心理表现。
3、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想要更好的理解孩子的秩序敏感期,需要长期、耐心的观察孩子的行为,进而根据孩子的表现帮助孩子秩序感的发展。
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有以下几个表现方式:
1、对顺序、物品摆放位置的要求。
2、对生活习惯的要求。
3、对物品的要求。
我第一次发现我家孩子进入秩序敏感期,是在他玩磁力贴的时候。每当磁力贴断开的时候,他就会表现的极其焦躁甚至不惜大哭大闹,直到帮助他把磁力贴恢复原状,哭闹立刻停止,效果立竿见影。
生活习惯的要求也让我感到头疼,早上起床必须先对他微笑然后说‘早安’,之后就是冲奶粉(必须他看着冲)等等,但凡又一步顺序不对就会哭闹。
对物品方面的同样有严苛的要求,所有的衣服、用品都必须是指定的。比如说奶瓶,如果不是他指定的奶瓶,宁可哭上半小时,肚子饿的咕咕叫也绝不碰一下。
相信你在喂养孩子的过程中都遇到过同样或者相似的情况,秩序的破坏会孩子带来不安全感,儿童会把经理转移到对无秩序环境的抗争中。
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在孩子进入这个敏感期时不要感到焦虑,要充分理解孩子这个阶段所表现出的特性。
孩子并不是我们认为的淘气,不听话等等,而是因为无序的变化和脱离他认知的事和物让他感到恐惧,进而想要尽全力的维护原状。
尽量不要对孩子的居住环境做出太大的改变,物品尽量放在固定的地方,尤其是孩子的专用物品。
就算有改变环境的需要,也要逐步改变,提前告诉孩子让他对即将发生的事情有清楚的认识。
一般孩子在两岁之后会进入秩序敏感期,这个时期也有‘可怕的两岁’一说。
作为家长不要觉得不耐烦,秩序感能够帮助宝宝产生初步的思考,对宝宝的逻辑思维能力的诞生也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对孩子的智力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这个时期,孩子如果能够获得良好的秩序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才能更加顺利。
不要担心这一时期这一时期顺着孩子会不会养成坏习惯,让孩子变得任性。
一味的顺从孩子也许会,但是经过家长非暴力式的引导,孩子会逐渐从按照规则行事转变为将规则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