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价还能销量增长,雷车在打谁的脸?

今天上午,在百度开发者大会上,正在介绍百度AI技术的李彦宏被当众浇了一瓶水,现场顿时鸦雀无声,吃瓜群众陷入了一片惊愕当中。而在汽车圈,有一件事同样让众人感到惊奇,那就是雷克萨斯的销量。
随着国内乘用车市场趋冷,各家的销量数据都不太好看,部分品牌甚至出现了一半以上的跌幅。不过也并不是每一个品牌的日子都不好过,有些品牌“打折促销”见效显著,而有些品牌则坚持“不降价”甚至是“加价”,销量同样取得了逆势增长。

雷克萨斯在华售价一直很坚挺
根据雷克萨斯公布的6月份中国市场销量数据,6月雷克萨斯新车销售18178台,1-6月累计销量达93823台,同比增长36.5%。其中6月份混动车型占比34.3%达6233台,前6月混动车型总销量为31797台。
相比其他豪华品牌,雷克萨斯迟迟不肯国产,依旧保持着进口车的身份,对消费者来说,或许更有“调性”。同时,雷克萨斯长久以来在J.D.Power出具的可靠性榜单中名列前茅,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信任。

J.D.Power2019年美国新车可靠性榜单
相较之下,凯迪拉克则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5月到6月,恰逢“国五”切换“国六”的关键时期,市场上绝大多数品牌都采取了降价促销的策略,而凯迪拉克降幅更是高达十万以上,甚至网上有人声称“15万买ATS-L”。
5月份凯迪拉克在华销量同比增长18.9%,达到20587辆,1-5月累计销量达到93382辆,同比下跌5%。值得注意的是,5月份凯迪拉克ATS-L销量同比下降5.27%,但环比增长10.39%。2019年1-5月,凯迪拉克ATS-L的累计销量达到17851辆,同比下降68.81%。

ATS-L甚至下探到了普通品牌A级车的市场
一边不降价甚至加价,销量不减反增;一边打折优惠,销量下滑的趋势还是没能挡住,其中的原因让人深思。商品打折降价,对消费者来说自然是好事,但对厂商来说,却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当一个品牌给消费者留下了“经常降价”的印象,每当有新产品问世,消费者都不会第一时间购买,而是等待降价。
严苛的市场环境下,雷克萨斯的存在显得有些另类。从ES系列轿车上市至今,加价的吐槽从未中断过,但销量却并未受到影响,不降反增。雷克萨斯的成功,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1.坚持进口车身份。在国内的消费环境中,进口车比合资国产汽车品质更好是大家的固有印象,事实究竟是不是这样又有谁真的了解,但在消费心理上,“进口”两个字明显会带给商品不一样的附加价值;
2.成熟汽车市场认可。2018年雷克萨斯全年在美国销量达到29.8万台,中国市场16万台。而凯迪拉克2018年38万台的全球销量中,中国市场占了六成,美国人民似乎不太认可自家这个“自主品牌”;
3.长期口碑积累。J.D.Power每年都会进行新车可靠性评选,雷克萨斯和凯迪拉克排名都十分稳定,一个顺数前几,一个倒数前几,长期的口碑积累最终一定会反映到终端销量上。

卖的最好的ES200,动力实在“弱鸡”
最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为何雷克萨斯加价还有那么多人抢着买”?除了产品上的原因,情怀或许也是一大因素。情怀或许是最没用的东西,但又是最珍贵的东西。好的产品有了情怀的支撑算是加分项,而差的产品,即便有历史、有情怀,最终销量也会走下坡路,如今的JEEP便是鲜明的例子。

雷克萨斯著名的“高脚杯挑战”,发动汽车没有一个杯子掉下来
雷克萨斯的销量增长,几乎可以说是必然,是丰田长期注重产品品质把控的结果。但雷克萨斯加价的行为无疑为日后的增长埋下了隐患。厂商、经销商和消费者应当是对等的关系,而不是谁掌握了主动谁就咄咄逼人。
加价的情况下销量还能继续增长,好的产品和好的营销都功不可没,雷克萨斯成功的经验其他品牌也不是不能借鉴,除了加价。(文中销量数据来自乘联会、车主之家)

不管加价还是太大力度的降价,都是在伤害品牌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