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问-读书笔记-第八章
八、证据的效力:个人观察和研究调查
个人观察是一种有价值的证据,它是很多日常论证和科学研究的基础。
但是容易出现不存粹、片面的情况
调查和问卷作为证据也有不足的地方
1、被调查人的回答必须实话实说
2、调查的问题措辞太抽象,不够清晰直观。
措辞偏差 对提出一个问题的方式稍加改变,就会对回答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
语境偏差
仔细检查调查的程序,然后再接受调查的结果
科学方法的特殊指出
1、公开证实过的数据:数据是在一定条件下获取的,其他有资质的人根据同样的条件,
可以展开类似的观察并获得同样的结果。
即可重复性
2、控制:用特别的程序来减少观察和研究成果诠释中出现的错误。
3、语言的精确性 概念前后一致
研究作为证据时,需要注意
1、研究质量的高低,差别很大
2、研究成果常常相互矛盾
3、研究成果并不能证明结论,只能支持结论。
4、研究人员是否客观、公正
5、谨防研究成果被断章取义
6、研究成果可能因为时间改变 如关于人类行为的研究
7、不同研究的人为程度有很大差异
8、外界因素如经济效益、社会地位、人生安全等可能影响研究结果
强求确定性谬误:认为一个研究结论如果不是百分百确定,就应该被抛弃
判断研究发现是否可靠
1、报告资料的来源质量如何?是否来自权威机构
2、报告有没有其他线索显示这项研究完成的很出色
3、研究实施时间?是否会随时间流逝发生变化
4、研究有没有被重复过?
5、选择研究的时候是否有选择性? 是否只展示好的部分
6、有没有强势批判性思维的证据?
7、有没有理由让人蓄意歪曲研究?
8、研究条件是否人工制造导致扭曲?
9、研究样本适用范围
10、研究过程使用的测量结果是否有偏见
样本能够代表总体吗?
1、样本需要足够大
2、样本范围足够广
3、样本的随机性足够大 否则容易以偏概全
测量方法靠谱吗
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用来测量这个概念,如果有,它们是
否可能提供不同的结果?
我们倾向于严重依赖那些我们认为是专家的人。这种倾向导致我们严重依赖研究和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