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韩国人正在灭绝自己的后代

2023-07-23 20:33 作者:但丁jr  | 我要投稿

越来越魔幻了,随着生育率的不断降低,韩国人终于对小孩子下手了。最近一则消息引起了我的注意,韩国多家餐厅、咖啡馆明确规定禁止小孩进入。这则禁令让我大吃一惊,因为这阻挡的不只是孩子,还有所有带娃的父母。本以为这只是个案例,没想到经过一番查证之后,我惊讶地发现,小小的一个韩国,竟然有多达542家禁止儿童入内的公共场所,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我举例子进行对比。浙江省面积和韩国大体相当,总共有20个县级市,以韩国的标准,那就意味着平均每个县级市有多达27家禁止儿童入内的场所。如果你带着孩子出门,那简直就是寸步难行。为什么会有这么奇葩的规定呢?那还要从2012年说起。2012年韩国一位母亲带着孩子去餐厅,孩子在过道上被一个端着热汤的女子烫伤,听到孩子惨痛的叫声之后,这位母亲闻声而至。在不了解真相的情况下,他对肇事者进行指责,并拍摄视频发到了网上,网友们纷纷表示同情,并一致谴责肇事者恶劣的行径。可是当餐厅的录像被曝光,人们才发现原来自己被骗了。

事情的真相并不是肇事者故意烫伤孩子,而是熊孩子在餐厅乱跑,女子躲避不及,汤汁不小心洒到了孩子身上。得知真相的韩国网友们极为气愤,从那时候开始,韩国社会各界就开始积极推行禁娃,一直到今天,韩国到处都是禁止儿童入内的标识,而且不只是餐厅、咖啡厅,韩国人甚至想将禁令扩大到公园、书店、图书馆以及各种公共交通。理由很简单,他们不想被熊孩子们打扰,想要一个清静的生活环境。我知道,看到这里,肯定会有人表示,韩国人就是自私,你就不怕别人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的孩子吗?你还别说韩国人真的不怕,因为他们大部分人真的没有孩子。

根据调查数据,韩国生育率仅为0.78,全球倒数第一。25到49岁的韩国男性中有一半人连婚都没有结过,哪里会有孩子呢?所以你和他们去谈儿童权益,那简直是对牛弹琴。反正他们现在没有以后也不可能生孩子,维护儿童权益对他们而言毫无意义。

难怪2000年纽约时报会说出那句经典名言,世界上一直有两种人,有孩子的人和没孩子的人,因为双方的处境不一样,难以做到感同身受。在国内,如果你周围的同事全都已婚有娃,只有你一个没有结婚,你就会发现和他们少了很多共同话题,他们呢,也会无意识的将你边缘化。这不是谁刻意为之,而是人就是喜欢更加亲近,看起来和自己类似的人。

还有高铁上孩子哭闹这件事,在国内舆论基本也是两极分化,有孩子的人认为,孩子这么小,社会应该多给点体谅,没孩子的人认为,我管你孩子多小关我什么事,我只想要安静。双方围绕这个话题争论不休。有孩子的说没孩子的人过于自私,只顾自己,不考虑带娃的难处。没孩子的人说有孩子的人疏于管教这才是真正的没素质。

这件事表面看是双方的立场不同,所以才会发生了分歧,但其实本质上是源于社会环境的演变。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国内基本每个家庭都有孩子,有的甚至一家有2到3个孩子。大家出远门的时候,火车上到处都是孩子的哭叫声。由于每家都有孩子,所以对于孩子带来的噪音,大家的忍耐度很高,也都能够感同身受。毕竟只要带过娃的都清楚,小孩子的情绪有时候真的很难控制。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了,随着不生孩子开始逐渐成为主流,一节车厢里面可能只能看到2到3个孩子,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有一个孩子的哭叫声打破了整体的安静,就会被群起而共知,以前是你家有孩子,我家也有孩子,大家都不容易,相视一笑动能理解,现在是孩子,什么孩子?你的孩子我入股了吗?坑我什么事啊?我没成家,再大也是孩子,我,我能忍住。为什么你的孩子忍不住呢?

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少子化成为主流。以前看起来很正常的事情,现在看来就有点刺眼了。这个原理适用于任何领域。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任何一个事情,一旦多数人不能理解,那就会成为大家批判的对象。韩国的禁娃区也是一样的道理,在我们看来,这是对儿童和已婚父母的歧视,但在韩国人眼里,不生孩子的才是主流。既然没孩子的占了大多数,我为什么要迁就你呢?这种社会氛围有一个很大的害处,就像32岁的韩国议员尹慧仁说的那样,当他在咖啡馆、餐厅门口被拒时,他感受到了整个社会的恶意,感觉这个社会都不需要他。这样的人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只会让更多人对于生育这件事充满顾忌,毕竟谁也不愿意以后带着孩子出门,不是禁止入内,就是不不停的给所有人鞠躬道歉。两千多年前,孟子说老老以及人之老,有用以及人之用,现在看来,这种理想的社会构想目前还是很难实现了。

韩国人正在灭绝自己的后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