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说】枝江宇宙-珈乐后篇-第二十三章
草坪上,六台机器人围成一圈,一边讨论着各自机体的不同之处,一边像公园大爷大妈般伸伸手伸伸腿,体会着身躯肢体的活动界限。
“诶,刚才那谁是不是提到我背上有块盾啊?难怪我总感觉重心不对。”伍字图标闪了闪,是宇文元霸的声音。珈乐看向浅绿色的机器人,只见他伸手往肩后探了探,摸到一个握把。“还真有,嘶,好重!”
“别乱使劲,让你偷懒不看说明书,放手。”5号机的左手推开右手,抓住颈后的握把用力一提,巨大的盾牌“哐”的一声与机体背部分离。
大个儿提着盾牌缓缓转到身前,支在地上,上宽下窄的鸢形盾轻易插入地面数米。“这盾右手拿不动,系统要检测到左手握持才会解除连接。”
“这么麻烦,啧。”5号机将右手按在左手上,盾牌顿时又往下沉了几分。“这么一看,左手确实比右手粗了一圈,这是啥道理啊?”
“这块由我来说明吧。”指挥站的图标闪烁,另一个有些熟悉的声音在小队频道里响起。
“好像是那个装备工程师,陈器?”一个高高瘦瘦的仿生人浮现在珈乐的脑海里。她瞅了眼小房子一样的指挥站,心里嘀咕:“一大帮子都挤在里面啊?”
“之前调研组收到过一条需求,说希望火力手能像坦克一样兼顾火力与防御。”陈器的声音沉稳有力,给人一种认真踏实的感觉。“我们接到需求后和部队派驻的顾问专家讨论分析了很久,最终设计出来这面鸢形盾。”
5号机举起了手,耳边传来大个儿的声音。“这个需求是我提的。”机器人挠了挠头。“不过这跟手有啥关系?”
“装备组设计出来的这块盾牌有十吨重,加上抵挡攻击时可能爆发的冲击力,以现有方案设计出来的手臂根本无法承受。”李胄洪亮的声音插了进来。似乎因为进入到工作状态,他完全没有了自我介绍时的腼腆。“最后我们只得想办法强化了整支左臂和半个身躯,机体重量提升一成有余,灵活性指标相比其他机体降低了两成。”
“虽然付出了很大代价,但收益也是显著的。”陈器接着道:“项目组请集团帮忙进行了几轮测试,我们设计的这块盾牌可以完美抵挡8公里外发射的穿甲类弹药,4公里内才有被击穿的可能。破甲类弹药的金属射流会在盾牌表现留下凹痕,多次命中相同部位会融毁盾体。碎甲类弹药对持盾手臂的机械结构威胁较大,但射程短速度慢,在弹道监控网络的帮助下完全可以误伤闪避。至于便携式导弹,我们在5号机的持盾模式中加入了一套盾反程序,检测到导弹接近后左臂会切换为自动模式,调整盾牌角度主动迎击。经测试,侧面拍击导弹能够确实有效的降低弹体内装药对盾牌造成的损伤。”他顿了顿。“当然,战场上情势瞬息万变,突然切入自动模式很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问题,因此我们希望驾驶员能够尽量不依赖程序,像贝拉小姐那样凭借自身能力完成这个动作。”
“那要是被几枚导弹同时锁定了咋办?拉队也没法挨个拍飞掉吧?”5号机伸出手指在光可鉴人的盾牌上弹了一下。“这盾看着不厚,没想到还挺结实。”
“面对多枚导弹或火箭弹锁定的场景,我们也设计了一套自动应对程序。系统检测到4公里范围内出现多个威胁时,会主动弹出金属烟雾干扰弹遮蔽百米范围,摆脱锁定后向其他方向跃出,在推进器的帮助下快速离开爆炸范围。”陈器的声音又顿了顿。“当然,我们同样希望驾驶员能够不依赖程序独立完成上述动作。”
“提问~”珈乐听得迷糊,浅蓝色的机器人举起手发问道:“4公里算远还是近呐?”
“算是相当近了。”冷枪的声音响了起来,解释道:“这些年部队的侦察与精确打击能力大幅提升,每年的作战推演里交火距离都在增加,除非一方死守,否则大部分战斗都会在4公里外结束。”
“盾牌的镜面设计还能折射光束类武器,只是有一个缺憾。”陈器似乎叹了口气。“面对电磁武器防御效果不太理想。”
“电磁发射的穿甲弹初速快威力大,10公里外击穿重坦正面装甲也是稀疏平常啊~”百步拖长了尾音。珈乐眼角一动,只见腰间发福的4号机跪下一条腿,两手抬起作射击状,一个矫情的歌声随之响起。“每当我扣下扳机,便是那生死簿上,有人阳寿已到……”
“咳咳咳,针对电磁武器难以正面对抗的特点,我们另辟蹊径,设计了一种作战机器人的闪避方法。”陈器用力咳嗽的声音打断了百步的即兴演唱。“能在10公里外造成威胁的电磁武器耗能都极大,启动时热辐射难以隐藏。针对这个特点,我们为3号机配备了两台远距离红外无人机,专用于侦测几十里内的高能电磁武器,将侦测结果共享给队伍成员。”
“无人机,侦测模式,侦测计算,实时共享,是这个?”冷枪的声音刚落,一个提示框出现在珈乐视野的正下方。“3号机发起队内数据共享,是否接收。”
“是。”
珈乐眼前微微一闪,什么都没有发生。
“冷队长,您还要启动侦测模式。”陈器提醒道:“可以使用自动侦测A型。”
几秒后,3号机庞大的身躯里猛然响起低沉的轰鸣。方形背包上方打开一个口子,“咚咚咚”弹出三个圆柱体。圆柱体飞出十来米,在空中展开变成三家蓝白色的无人机。
“贝拉小姐,请您帮个忙。”陈器说道:“将那只扳手全力扔向中央的假山。”
一直站在场边的贝拉挑了挑秀气的眉毛,接过仿生人递过去的金属扳手,在手里抛了抛。“用全力?”
“全力,否则设备可能检测不到。”
贝拉缓缓点头,将扳手交到左手,打量两眼远处的假山,来回走动几步将草坪踩实。
“嘀”系统发出一声短促的鸣叫。珈乐一愣,只见视野中右腿微提,上半身后仰的身影忽然被标记为黄色,一道绿色线条从身影肩部延伸至远处的假山。下一秒,扳手沿着线条飞出几百米,深深陷入一块巨岩中,线条的颜色也由绿变红,随着扳手消失在漆黑的孔洞里。
“这是,结合了扫描预测和弹道计算?”冷枪的声音听上去似乎有些意外。“这个运算量不是1加1那么简单吧,能同时捕捉几个目标?”
“程序刚开发出来时只能捕捉不到10个目标,一旦超过运算速度就会下降到难以忍受。”陈器答道:“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给3号机安装了一台洪泽级量子计算机,将捕捉数量提升到了200。”
“原来如此。”3号机摸了摸大肚子,低着头似乎琢磨了一会儿,才听冷枪接着说道:“电磁武器不像常规武器在发射时才会被发现,如果能捕捉到武器充能,提前一两秒计算出弹道,大致能抹平电磁推进弹头初速快的优势,驾驶员的闪避时间充裕。”
“除此之外,部署在前线的侦察型作战机器人还可以接入作战感知平台,为弹道监控网络提供一线侦察数据。”陈器笑道:“我们在设计时完全采用部队的标准,可以确保数据及时汇入平台。”
3号机缓缓点了点头。“诸位的设计可谓面面俱到,只是没有经过实战检验,很难说有多少真实战斗力。”冷枪的声音忽然顿了顿。“咳,还很难说我们这些普通驾驶员究竟能在战场上发挥多少战斗力,不知道计划搭建的虚拟战场能模拟多大规模的对战?”
“虚拟组申请购置了两台洞庭级量子计算机专用于搭建虚拟战场,据说可以模拟集团军规模的对战。”贝拉插口道:“实际上战场已经搭好了,只是现役军事单位的数据涉及机密,还在走程序,得两三周吧。”
“那个那个,棍叔的小圆盾呢?”珈乐指着7号机扣在背包外侧的圆形盾牌,好奇的问道:“这个小圆盾看起来还没大老师的一半儿大,也能那么用么?”2号机伸臂向外一挥,模仿盾牌格挡的动作。
“小圆盾主要用于偏转动能弹,直面爆炸时因为遮挡范围小容易损伤机体。”陈器说道:“便携式导弹种类繁多,实战中不易辨认,我们建议其他机型在面对导弹时优先使用金属烟雾干扰弹摆脱锁定。”
“只能用来挡子弹,唔,挡炮弹啊。”珈乐嘀咕着忽然想起了什么。浅蓝色的机器人抬手在扁圆脑袋上敲了一下。“但凡有个盾能挡一下,就挡一下。”她回忆起不久前在枪林弹雨中生不如死的经历,声音渐渐变得大了起来。“我也要有盾。”浅蓝色的机器人举起双手,朝着指挥站大声说道:“小圆盾,给我也整一个!”
“没问题。”李胄当即应道:“2号机除了基础装备只装了一套浮游装置,空间和载重都很富裕。”
“小家伙,小家伙。”7号机不知何时绕到了2号机身后,伸手捅了捅安装在她背部插了一圈短棍的大圆盘。“小家伙,你背后这个是不是就那什么浮游装置啊,使出来看看?”他反手摘下小圆盾,在浅蓝色的机器人面前晃了晃。“我拿这个跟你换。”
“对,就是浮游装置,刚小卫正准备教我用。”珈乐不着痕迹地瞟了一眼闪闪亮亮的小圆盾。“小卫小卫,你还在吗?我们继续,这东西要怎么用来着?”
“我一直在,您先在系统里找到浮游装置,接入浸入模式,然后分配神经链接。”卫宁西的声音顿了顿。“珈乐小姐,浮游装置是水母项目组提出的新概念无人机系统,针对您的能力量身打造,普通人使用的难度相当大。”
“放心啦,我才没有馋那老神棍的小圆盾呢。”珈乐一边辩解一边按照指示启动了浮游装置。“我去,有十二个神经接口这么多?!”
“项目组说您曾经手动驾驶过12个螺旋桨的重型运输机,装备组就在浮游基座上设置了12个浮游机位。”卫宁西说道:“如果您一时不适应,可以先链接1、2、3号机,这三架浮游装有摄像头,可以拓展视野,建议优先使用。”
“我那可是把吃奶的劲儿都用上了。”珈乐嘟囔着打开浮游列表。“123是吧,好了,启动!”
三根插在圆盘上方的方形短棍亮起绿灯,“嗵嗵嗵”接连弹上半空。飞出十来米,短棍两头外壳一块块翘起,淡蓝色的火焰从露出的孔洞喷出。
树枝般的浮游们在空中转了几圈,很快稳定下来,排成品字悬停在2号机头顶。银白色的棍身中部向两侧打开,露出一只漆黑的瞳孔。
“刚发射的浮游处于跟随模式。”卫宁西介绍道:“您可以尝试调整视野,用刚链接的神经移动它们,浮游系统会自动调用推进器。”
话音刚落,一根浮游猛地往上一窜,撞在天花板上发出“咚”的一声大响。
珈乐心里一慌,另两根浮游歪了歪身子,向上喷出大股蓝焰,斜斜飞出一头扎进土里。
“珈乐小姐,珈乐小姐,恢复跟随,恢复跟随模式!”耳边传来卫宁西略带慌乱的叫声,珈乐强制自镇定,在系统里快速翻找。“跟随,跟随,浮游装置,设置浮游,跟随模式!”
没头苍蝇般在天花板上拱来拱去的浮游瞬间镇定下来,慢慢悠悠地划过一条弧线飞回2号机头顶,悬停不动。另外两根半截入土的浮游扭动几下身躯,却没了动静。
“小卫,有两个重启失败,状态显示异常,咋办啊?是坏了吗?”珈乐小声问道,心里惴惴不安。
“小家伙,喏,接着。”神棍的声音从身旁传来。
珈乐应声看去,只见7号机蹲在地上,手里抓着两根沾满泥土的浮游,作势欲扔。“给我启动!”那两根死鱼般的浮游仿佛感受到了她恶狠狠的视线,猛地一震,“嗡”的一声挣脱束缚飞上半空。
“哟,还挺有劲儿。”7号机拍掉手上的泥土,站起身,摘下小圆盾递到2号机面前。“咋样,小家伙,换着玩玩?就一会儿,一会儿就还你,给,你先拿着。”
浮游们有惊无险,刚松了口气的珈乐看着眼前的小圆盾,忽然又犹豫了起来。
“神棍军士长您好,我是珈乐小姐的引导员卫宁西。”指挥站的图标闪烁,卫宁西的声音在小队频道响起。“关于您希望测试浮游装置的想法,我们非常欢迎,只是为珈乐小姐设计的浮游装置需要链接的神经较多,您可能需要放弃两条手臂,重新锻炼神经用于操作。”
“还要放弃手臂,这么麻烦?那算了。”7号机摆了摆手,把小圆盾往2号机怀里一塞。“小家伙,盾就借你玩儿了,我再琢磨琢磨,应该还有其他办法。”他念念叨叨地走到一边,蹲在地上用金属手指拈起一块块石头,碾成粉碎。“刚刚明明想到了,到底是啥来着,取巧的办法……”
“小卫,这重置跟随模式的操作这么重要,怎么没设置个快捷键啊?”珈乐没好气地问道:“你知道我刚才憋着气翻了多少层才找到吗?”
“珈乐小姐,请看右侧的浮游列表。”卫宁西退出了指挥站,重新使用耳机解释道:“编号下方有三个亮点,黑色是归还,绿色是维持当前位置进入自动飞行,黄色就是重置为跟随。”
“哦,错怪你了。”珈乐在心里瘪了瘪嘴。“不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