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项目管理》课程学习笔记(二)项目管理环境:风险与不完全信息

2020-04-27 16:45 作者:-SHI-HO-  | 我要投稿

第二章节 项目管理环境:风险与不完全信息

一、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信息不完全性

环境的复杂和多变性、资源的稀缺性和信息的不完全性构成了现代项目管理所面临的重大挑战,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信息的不完全性

信息不完全环境使得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买方与卖方之间、买方或卖方的组织与其负责项目实施的项目团队之间、项目团队内部项目管理人员与团队成员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这种信息不对称会加剧项目实施过程中委托——代理关系的负面影响增加代理成本

项目管理领域内存在的信息不完全性包括:

1. 第一类信息不完全

信息不确定,是由项目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其特征是项目的买方与卖方在客观上均无法改变的信息不完全状况。

只能通过项目实施过程本身(时间推移)来逐步消除这种信息的不完全性,但当信息不完全性逐步被观察和消除后,信息不完全造成的影响往往已经发生。比如,资源消耗量、项目工期、项目交付物(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需求量等等。

2. 第二类信息不完全

信息不对称,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利益相关方所拥有的信息非均等所造成的。

其特点是项目买方或卖方在客观上能通过向对方提供真实信息来减少或消除这种信息的不完全状况,但由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避免提供真实信息甚至提供虚假信息,这种信息不完全性的减少或消除只能通过设计相应的管理(激励)机制来实现。

(1)项目买方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性要求、约束条件等的了解程度大于项目卖方。后果:选择不恰当的卖方和技术,提高项目实施风险。

(2)项目卖方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自身特质和信息掌握程度大于项目买方。

后果:损失加剧、交易成本上升。

比如为了赶进度而造成项目质量下降、不投入资源实施成本控制管理、不采用先进的技术提高项目质量等等。

二、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买方和卖方

1. 项目实施过程中买卖双方和一般商品交易买卖双方的区别

(1)信息环境

一般商品交换过程:买卖双方可以直接观察到被交易的商品的信息。不完全竞争市场同类商品差异信息搜寻成本—>商品的卖方拥有全部信息,商品买方无法获得该商品的完全信息,存在关于商品信息的不对称。(信息完全,信息不对称)

项目实施过程:项目买卖双方达成交易时,项目的交付物并不存在(有待项目卖方来实施),所以项目买卖双方都无法获得项目交付物的完全信息。(信息不确定)

(2)效用和损益

一般商品交换过程:商品交易,买卖双方获得收益;如果由于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导致损失,也无法再采取措施影响从该次交易中获得的效用。

项目实施过程:买卖双方交易的达成是双方合作的开始,买卖双方的效用不会马上显现,需要考虑今后的项目实施过程带来的效用。

(3)外部风险的影响

一般商品交换过程:由于交易时间相对较短,外部风险对交易过程的本身影响较小。交易完成后,即使买卖双方破产,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和产生的效用影响相对较小

项目实施过程:项目实施交易达成后,项目买方并未立即获得项目交付物,需要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项目卖方的实施,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外部风险的影响会很大

2. 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卖方对项目实施过程的了解程度大于买方;而在项目卖方组织内部,具体负责实施项目的项目团队对实施过程细节的了解程度大于卖方组织机构;项目团队内部,具体负责项目实施各环节的团队成员对各环节的实施细节的了解程度大于团队管理人员,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多重委托—代理关系。

第一层:项目买方(委托人) —— 项目卖方(代理人)

第二层:项目卖方组织机构(委托人)—— 项目实施团队(代理人)

第三层:团队管理人员(委托人) —— 团队成员(代理人)

信息经济学模型用来描述项目买卖双方的交易机制和设计管理(激励)机制

3. 信息不对称

(1)信息不对称含义

交易双方一方知道而另一方不知道,并且信息劣势方验证信息所花费的代价特别高昂。

(2)信息不确定和信息不对称的区别

信息不确定是指交易双方无法完全获知的全部的未知信息,交易双方所拥有的信息都是不确定的,但可以是对称的,即双方均未知同一信息;也可以是非对称的,即交易双方拥有不一样的不确定信息。

信息不对称仅仅指信息在交易双方分布不均匀。从而,信息不对称是信息不确定的表现形式之一。当存在信息不对称时,信息一定是不确定的。

(3)信息不对称分类

外生性信息不对称:交易双方知识(能力、特征、属性)不对称,又称事前信息不对称或隐藏信息。包含:项目管理过程信息不对称保险市场信息不对称商品市场信息不对称人才市场信息不对称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

内生性信息不对称:在签订合同或达成交易后,契约一方无法有效监管和约束另一方行为,这种信息不对称取决于另一方的行为,又称为事后信息不对称或隐藏行为。包含:股东与经理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项目管理过程的事后信息不对称

(4)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问题

外生性信息不对称会引发逆向选择问题,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和价格下降产生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

内生性信息不对称会引发道德风险问题,即代理人的行为选择会影响委托人收益,但是在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下,代理人通常不会选择使委托人利益最大化的行为,从而使得委托人收益下降,代理成本增加

三、信息不完全情况下的激励机制

1. 期望效用最大化原则

决策的风险偏好和风险度量

(1)在不确定环境下,决策依据是期望效用最大化:如果人们的收益为X,收益X带来的效用为u(X) 。假设X不仅受某些变量影响,而且受随机因素影响,因此Xi的概率密度函数为πi(离散分布)和f(Xi)(连续分布),则期望效用最大化为:

(2)决策者的风险类型:风险中性、风险偏好、风险厌恶。

(3)风险偏好与效用函数的导数之间的关系:无论决策者的风险态度如何,其效用函数总是关于收益X的增函数,即效用函数的一阶导数均大于0。

(4)用效用函数的二阶导数来表示决策者的风险偏好

当效用的增加率随报酬的增加而递增时,决策者是风险喜好的,即效用函数的二阶导数大于0

当效用的增加率不随报酬的增加而变动时,决策者是风险中性的,即效用函数的二阶导数等于0

当效用的增加率随报酬的增加而递减时,决策者是风险厌恶的,即效用函数的二阶导数小于0

(5)在日常经济生活中(包括项目实施过程),大多数人的风险偏好是风险厌恶的,因此,通过效用函数二阶导数与一阶导数比率反映风险厌恶程度,用绝对风险厌恶度来衡量

绝对风险厌恶度也是关于x的函数,当绝对风险厌恶度的导数小于0时,称决策者是“递减绝对风险厌恶”的;当绝对风险厌恶度的导数大于0时,称决策者是“递增绝对风险厌恶”的;当绝对风险厌恶度的导数等于0时,称决策者是“常绝对风险厌恶”的。

常绝对风险厌恶在理论分析中有较重要的地位,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决策者的效用函数的形式可以确定

2. 一般委托代理问题定义和假设

a为代理人为提升绩效所做的努力,委托人无法有效监管代理人的行为,a不能直接观察。

项目处于风险环境之中,其绩效还受外生随机变量θ的影响,分布函数是G(θ),概率密度函数是g(θ)。

项目绩效由代理人的努力和随机变量共同影响π(a),绩效a是严格递增的凹函数,是随机变量的严格增函数。

a的分布函数满足一阶随机占优条件:

即随着代理人增加努力,项目绩效水平提高的概率增加。

代理人不付出任何努力来提高项目绩效而将该努力用于从事其他活动的效用为u0,努力会产生成本c(a)。

代理人依据其产出获得报酬w(π(a , θ)),由委托人来设计薪酬合同。

3. 模型构建和最优激励机制分析

委托人根据观察到的产出π来决定给代理人的报酬w(π(a , θ)),委托人的目标:

同时为了保证代理人能参与进来,委托人要保证代理人的效用不低于其期望效用:

由于代理人根据自身效用最大化来行动,而委托人难以监管代理人行为,只能通过设置合理的报酬来调节代理人行为,使之与委托人效用最大化方向一致,即使代理人效用达到最大化的行为a也能使委托人的效用最大化。

激励相容约束:

合同设计的最优问题:

由于π和a,θ相对应,则可以将θ的分布函数变为F(π,a),最优化问题表示为:

通过观察激励相容约束,即要找到使代理人效用最大的努力水平,即一阶条件:

表示委托人在观察到产出是π时,代理人采取最优努力行动a*的后验概率。从而最优化问题可以修改为: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进行求解,设λμ分别是上述优化问题的IR和IC约束的拉格朗日乘数,则对决策变量w(π)求一阶导数可得:

为了进一步得到w和π的关系,即委托人如何依据代理人的产出绩效设置薪酬,对上式关于π求偏导数,可得:

结合绝对风险厌恶度的定义:

委托人的风险厌恶度为

代理人的风险厌恶度为

进一步可得“激励强度”为:

结论:

(1)信息的完全性如何影响激励强度?当不存在信息不对称时,仅仅由买卖双方的风险态度决定激励强度。

(2)买卖双方的风险态度如何影响激励强度?如果委托人是风险中性,代理人是风险厌恶,且在完全信息环境下,则激励强度为0,即委托人提供的薪酬是实际成本加上固定费用条款。

文档整理:诗帆しほ

课程资料摘录自:中南大学商学院.石莎莎《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笔记合集:

https://member.bilibili.com/v2#/text-read-list?id=244436


《项目管理》课程学习笔记(二)项目管理环境:风险与不完全信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