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植物叫仙茅,具有补肾助阳益精血强筋骨的作用,民间常用的一味药材

《中药学》凌一揆主编
仙茅 《海药本草》)
【性味归经】辛,热,有毒。归肾经。
【功效】温肾壮阳,祛寒除湿。
【应用】适用于阳萎精冷、小便不禁、心腹冷痛、腰膝冷痹等证。本品辛热性猛,能壮肾阳,祛寒湿。多与淫羊藿同用,也可单用浸洒服。
【 用量用法】3〜10g,煎服或浸酒服,也可入丸散。
【使用注意】本品功效与淫羊藿相似,而药性燥热,有伤阴之弊,故阴虚火旺者忌服。
陈士铎《本草新编》
仙茅,味辛,气温,有毒。入肾。治心腹冷气,疗腰膝挛痹,不能行走,男子虚损劳伤,老人失溺,无子,益肌肤,明耳目,助阳道,长精神,久服通神强记。中仙茅毒者,含大黄一片即解,不须多用大黄也。此种药近人最喜用之,以《本草》载其能助阳也。然全然不能兴阳。盖仙茅气温,而又入肾,且能去阴寒之气,以止老人之失溺,苟非助阳,焉能如此。而子独谓全不兴阳者,以仙茅之性,与附子、肉桂迥异。仙茅虽温,而无发扬之气,长于闭精,而短于动火。闭精,则精不易泄,止溺,则气不外走,无子者自然有子,非因其兴阳善战,而始能种玉也。子辨明其故,使世之欲闭其精者,用之以固守其精。而元阳衰惫,痿弱而不举者,不可惑于助阳之说,错用仙茅,归咎于药之不灵也。
或问仙茅闭精,而不能兴阳,其说甚创,然子论之甚辨,岂亦有试之而云然乎?曰:余论其性耳,何试为然,而余亦曾自试之矣。予平日之阳,亦未甚衰也,服仙茅半年,全然如故。
余不得其意,后遇岐天师之指示,而始爽然自失也。仙茅闭精,而不兴阳,实身试而有验,乃阅历之语,非猜度之辞也。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
味辛,性温,有毒,入肝、肾二经。主心腹冷气不能食,腰足挛痹不能行,丈夫血损劳伤,老人失溺无子,强阳道,补精血,明眼目,坚骨髓。洗净去皮,铜刀切如豆大,生稀布袋盛,于乌豆水中浸一宿,酒拌,蒸半日,晒干用。勿犯铁器。
仙茅性温,本入肾经,而肝者肾所生也。故兼入之。传云“十斤乳石,不及一斤仙茅”,盖表其功耳。中其毒者,令人舌胀,急煎大黄朴硝汤饮之,复以末掺舌间,即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