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要命”的牙疼:一查竟由消化道肿瘤引起

2021-12-27 16:15 作者:爱思唯尔医研社  | 我要投稿


牙痛及颌面部疼痛是口腔科的常见症状,牙源性(牙髓)疼痛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但非牙源性原因也非常多,比如极其罕见但后果非常严重的远处(非头、颈部)肿瘤导致的牵涉性疼痛。

近期,爱思唯尔旗下的全医学信息平台ClinicalKey中,期刊Journal of Endodontics刊登了一则以牙痛为首发症状的食管癌病例,同时对肿瘤导致的口腔及颌面部疼痛进行了详细的总结。


病例报告 

患者59岁,男性,无任何诱发事件及创伤出现左下颌磨牙(3、7#牙)疼痛及左耳放射性疼痛,持续3个月。患者自述疼痛等级为严重的“深度疼痛”,疼痛在一天中间歇性出现,无固定模式,但每天都会出现。

该患者既往身体状况良好,无服药史,无吸烟及酗酒习惯。

患者在家庭医生处接受了常规耳部检查,后被建议进行口腔科检查。口腔科常规检查及X线检查未发现异常。

医生判断疼痛由3、7#牙齿造成,因此进行了根管治疗和针对18#牙的再治疗,但症状没有缓解。X线片和CT检查显示正常。


18#牙根管再治疗后的全X线片显示正常


疼痛出现的第4个月,患者被转介给一名怀疑非牙源性疼痛的牙髓医生。头颈部检查完全正常,未见颈部或锁骨上淋巴结肿大,颞下颌关节、咀嚼肌、腮腺触诊正常,颅神经大体完整,口腔及口咽软组织正常,牙齿叩诊无压痛,无牙周缺损,并进行口腔病理评估。

约4周后,患者出现消化不良,医生给予兰索拉唑进行治疗。

此外,患者开始出现间歇性固体食物吞咽困难,患者认为这是由于减重10磅导致的,并尽量避免进食固体食物。

由于出现吞咽困难和体重减轻,医生怀疑颌面部疼痛来自于上消化道疾病,因此将患者紧急转诊到耳鼻喉科和消化科。

纤维鼻咽喉镜检查显示轻度反流症状,伴有杓间区水肿和上皮肥厚,无分泌物淤积,且口咽、喉、下咽、鼻咽、声带活动正常,粘膜亦无异常。

胃镜检查显示在胃食管交界处存在一处几乎阻塞的病变,活检证实为腺癌。CT显示一个5厘米的肿块,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IIIA期)。新辅助放化疗后颌面部疼痛完全缓解。

4个月后,影像学检查发现多发性肺和骨骼(骶骨和脊柱)转移,患者病情迅速恶化于不久后去世。



疾病总结 

16篇包括37例以颌面部疼痛为初始症状的远处肿瘤的论文显示,全部病例的平均年龄为54.1岁(34-78岁),男女比例约1:1.5,其中34例确诊为肺癌,2例为食管癌,另有1例为肺门区肿块。

最常见的疼痛部位是耳朵(76%),其次是下颚,包括下颌骨、上颌骨和耳前区域,太阳穴,眼/眼眶区域,脸颊以及牙齿。还有少数病例出现了非面部的疼痛,包括口咽、颈部和肩部。大多数病例(76%)在2个以上的颌面部区域发生弥漫性和累及性疼痛,另有部分病例出现半边脸部的疼痛。



由于所有肿瘤都位于胸腔内(肺和食道),牵涉性颌面部疼痛可能是迷走神经受压,导致内脏和躯体传入神经汇聚到三叉神经束和三叉神经尾核,并在这些区域造成疼痛。因此,牵涉性颌面部疼痛更多是来自于肿瘤的物理效应和邻近迷走神经,而与肿瘤组织学亚型无关。这也解释了为何在临床上进行肿瘤治疗和/或迷走神经切开术时颌面部疼痛会得到缓解,但局部肿瘤复发时,颌面部疼痛会再次出现。

与本病例相同,大部分病例(65%)表现出长期的持续性疼痛。94%的病例认为疼痛强度达到了剧痛,但疼痛性质呈现出多种形式,包括疼痛,锐痛,射击样、电击样、阵发式疼痛,搏动性疼痛,烧灼痛等。

按照常理,感受到剧烈疼痛的患者本应立即就医,但事实是,平均就医时间达到了9个月(1-48个月),这可能是由于疼痛强度逐步变化,不同地区的患者获得医疗服务的机会有限,以及对潜在的恶性原因缺乏重视。

当患者选择就诊时,由于疼痛的表现与其他更常见的原发性颌面部疼痛疾病相似,这给准确的诊断带来了很多困难。

例如,电击样痛和烧灼样痛的性质通常与神经痛(如三叉神经痛)和神经病变(如非典型面部疼痛)相关;牙髓病引起的疼痛可有搏动性;局部疼痛出现在特定的面部亚部位(如牙齿、颞下颌关节区域、耳朵等)也可能引起局部病变的怀疑,因此很多患者最初并诊断为神经性或牙源性疼痛。



不过这并不代表医生对发现真正的病因无能为力,一方面,常见的牙源性疼痛在可以得到明确的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及X线检查的支持,同时在进行相关治疗后,疼痛会得到显著缓解。一旦患者的疼痛不能被相关检查明确为牙源性,且口腔治疗后疼痛并未缓解,就要考虑其他非牙源性原因。

另一方面,大多数病例最终出现相关的全身症状,如体重减轻、指杵状指和咯血。因此,当患者出现严重的、难以处理的颌面部疼痛的情况下,这些症状可能是进行进一步检查,并最终确诊肿瘤的重要提示。

所以,对于颌面部疼痛的诊断需要全面的评估,医生应当详细回顾疼痛特征并评估全身症状,虽然这可能与疼痛有关,也可能无关,但不应不予考虑。同时,随访过程中对疼痛特征的变化进行动态评估也有助于准确诊断。

口腔及颌面部疼痛虽然是临床中的常见症状,但作为临床医生,应该意识到复杂的疼痛路径和广泛的潜在疾病。


本文作者:楠哥




“要命”的牙疼:一查竟由消化道肿瘤引起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