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炎反复化脓(推荐)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相关信息
什么是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咽炎和扁桃体咽炎是医学领域和日常生活中用来定义喉咙淋巴组织炎症的一些术语。更具体地说,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指腭扁桃体的炎症。
原因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通常是由链球菌等细菌引起的病原体感染引起的- 特别是 A 组溶血性链球菌 - 以及更罕见的细菌,如嗜血杆菌、奈瑟菌属、莫拉氏菌属或其他微生物。当然,扁桃体炎和扁桃体咽炎的种类很多,是由鼻病毒、腺病毒、巨细胞病毒(CMV)和爱泼斯坦-巴尔病毒等病毒引起的,引起单核细胞增多症,被认为是扁桃体最严重的病毒感染之一。
症状
在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由像咽痛剧烈,吞咽疼痛,高热,全身不适,食欲减退,有时震颤和腹部疼痛的症状表现。有时,扁桃体可能会肿胀并变红,并有白点或脓液。此外,扁桃体炎多次与颈部淋巴结肿大并存,用手按压会引起颈部疼痛。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诊断
区分病毒性扁桃体炎和细菌性扁桃体炎的最佳方法是血液检查,该检查计算白细胞的数量和类型,并指示红细胞沉降率和 C 反应蛋白浓度。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治疗
虽然在大多数欧洲国家链球菌性咽喉炎是用青霉素治疗的,但在我们国家,由于滥用抗生素并导致使用头孢菌素,耐抗生素细菌的数量有所增加。不用说,对于病毒性扁桃体炎,抗生素是无效的,治疗仅限于使用扑热息痛、阿司匹林或非甾体抗炎药 (NSAID) 缓解症状。
慢性化脓性扁桃体炎通常定义为腭扁桃体急性炎症的反复发作,通过扁桃体切除术治疗。此外,如果患者扁桃体周围脓肿复发,则可以进行扁桃体切除术。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并发症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严重并发症——如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病和肾盂肾炎——如今很少见,但尚未证明抗生素可以减少这些并发症。较少见的并发症包括扁桃体周围炎症、扁桃体周围脓肿、败血症、炎症扩散到咽旁间隙和炎症扩展到扁桃体之外。
什么专业
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医生是耳鼻喉科
https://blog.doctoranytime.be/en/glossary/acute-suppurative-tonsillitis/
扁桃体的免疫功能
扁桃体是淋巴上皮器官,起到次级淋巴器官的作用。它们包含专门的上皮 M 细胞,可捕获抗原并将抗原通过口鼻进入滤泡外区域或淋巴滤泡。然后淋巴滤泡释放表达抗体的记忆 B 细胞或浆细胞,这些细胞迁移到扁桃体并产生抗体。这些抗体随后被释放到扁桃体隐窝腔中。所有五种免疫球蛋白同种型均在扁桃体中产生。这些同种型中最重要的是 IgA,它是上呼吸道粘膜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 3 ]。
扁桃体在最活跃的免疫活动期间最大,估计在 3 到 10 岁之间。在此期间之后,它们显示出与年龄相关的自发退化 [ 3 ]。慢性或复发性扁桃体炎通过导致 M 细胞脱落和扁桃体对抗原的免疫反应减弱来改变扁桃体免疫系统。这种功能障碍的临床意义是有争议的。没有数据表明扁桃体切除术后全身免疫系统发生显着变化
来源NCBI
复发性扁桃体炎可用青霉素、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克林霉素治疗。如果在完成抗生素疗程后不久扁桃体炎复发,应考虑肌注青霉素。或者,3-6 周疗程的青霉素联合 β 内酰胺酶抑制剂(如阿莫西林加克拉维酸盐)已被证明可有效治疗复发性扁桃体炎
如前所述,不推荐对 GABHS 慢性携带者进行常规治疗。但是,有一些特定的治疗指征。根据 IDSA 和美国儿科学会的规定,慢性携带者应在以下情况下接受治疗:(1)在 ARF、PSGN 或侵袭性 GABHS 感染的局部爆发期间,(2)在封闭社区中爆发 GABHS 咽炎, (3) ARF 的个人或家族史,(4) 家庭或护理人员对 GABHS 感染过度焦虑,或 (5) 如果仅在 GABHS 慢性携带的基础上考虑扁桃体切除术。符合上述任一标准的患者应接受口服克林霉素、口服青霉素加利福平、口服阿莫西林加克拉维酸盐或肌注青霉素加口服利福平 [ 7 ,11 ]。
对于患有慢性或复发性扁桃体炎的患者,尽管进行了适当的抗生素治疗,但感染频率并未降低,并且没有其他解释扁桃体炎的原因,应考虑扁桃体切除术。扁桃体切除术的具体指征在标题为“扁桃体切除术”的部分中进一步讨论。
维基百科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onsillitis
扁桃体炎(扁桃腺炎[8] )是炎症的的扁桃体在喉部的上部。[1] [2]扁桃体炎是一种典型的快速发作(快速发作)的咽炎。[1] [9]症状可能包括喉咙痛、发烧、扁桃体肿大、吞咽困难和颈部淋巴结肿大。[1] [2]并发症包括扁桃体周围脓肿。[1] [3]
扁桃体炎最常由病毒感染引起,大约 5% 至 40% 的病例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1] [5] [6]当由细菌群 A 链球菌引起时,它被称为链球菌性咽喉炎。[10]罕见的细菌,如淋病奈瑟菌、白喉棒状杆菌或流感嗜血杆菌可能是病因。[5]通常,感染是通过空气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6]评分系统,例如Centor 评分,可能有助于区分可能的原因。[1][5]可以通过咽拭子或快速链球菌测试进行确认。[1] [5]
治疗工作包括改善症状和减少并发症。[5] 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可用于缓解疼痛。[1] [5]如果存在链球菌性咽喉炎,一般建议口服抗生素青霉素。[1] [5]对青霉素过敏者,可使用头孢菌素类或大环内酯类。[1] [5]在扁桃体炎频繁发作的儿童中,扁桃体切除术可适度降低未来发作的风险。[11]
大约 7.5% 的人在任何三个月期间都会出现喉咙痛,每年有 2% 的人因扁桃体炎去看医生。[7] 它在学龄儿童中最为常见,通常发生在秋季和冬季较冷的月份。[5] [6]大多数人在服用或不服用药物的情况下都会康复。[1] [5]无论是否存在链球菌,40% 的人的症状会在三天内消退,80% 的人会在一周内消退。[4]抗生素可将症状持续时间缩短约 16 小时。
体征和症状
比较正常扁桃体解剖和扁桃体炎的插图
扁桃体炎患者通常会出现喉咙痛、吞咽疼痛、不适和发烧。[1] [12] [13]及其扁桃体-而且往往是咽喉后部-出现红色和溶胀,有时发出白色放电。[1] [13] [14]有些颈部淋巴结也有压痛肿胀。[1] [13]
许多引起扁桃体炎的病毒感染也会引起咳嗽、流鼻涕、声音嘶哑或口腔或喉咙起水泡。[15]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会导致扁桃体肿胀,出现红点或白色分泌物,可能会延伸到舌头。[16]这可能伴有发烧、喉咙痛、颈部淋巴结肿大以及肝脾肿大。[16]引起扁桃体炎的细菌感染也会引起明显的“猩红色”皮疹、呕吐和扁桃体斑点或分泌物。[1] [15]
由于扁桃体炎的发作,扁桃体结石经常发生在多达 10% 的人口中。[需要澄清] [17]
原因
细菌或病毒可引起扁桃体炎。
病毒感染导致 40% 至 60% 的扁桃体炎病例。[12]许多病毒可引起扁桃体(和喉咙的其余部分)发炎,包括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爱泼斯坦-巴尔病毒、巨细胞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单纯疱疹病毒。[15]扁桃体炎也可能是对HIV感染的初始反应的一部分。[15]估计有 1% 到 10% 的病例是由 Epstein-Barr 病毒引起的。[13]
扁桃体炎也可能源于细菌感染,主要是 A 组 β-溶血性链球菌 ( GABHS ),它会导致链球菌性咽喉炎。[1] [12]扁桃体的细菌感染通常在最初的病毒感染之后发生。[13]链球菌抗生素治疗后扁桃体炎复发时,通常是由于与第一次相同的细菌,这表明抗生素治疗并不完全有效。[1] [18] 不太常见的细菌的原因包括: 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百日咳博德特氏菌,梭杆菌属、白喉棒状杆菌、梅毒螺旋体和淋病奈瑟菌。[19] [20] [21] [22]
厌氧菌与扁桃体炎有关,一些临床和科学观察结果支持了它在急性炎症过程中的可能作用。[23]
有时,扁桃体炎是由造成感染的螺旋体和密螺旋体,被称为文森特的心绞痛或普劳特-Vincent心绞痛。[需要非主要来源] [24]
扁桃体内,白血细胞,免疫系统的通过产生炎性破坏的病毒或细菌细胞因子等的磷脂酶A2,[非主源所需] [25]这也导致发热。[26] [27] 感染也可能存在于喉咙和周围区域,导致咽部发炎。[1] [28]
诊断
喉咙痛(特别是扁桃体炎)与由扁桃体和附近组织的炎症引起的喉咙痛之间没有明确的区别。[1] [29] 一种急性喉咙痛可以诊断为扁桃体炎,咽炎,或扁桃体咽炎(也称为咽扁桃体炎),这取决于临床发现。[1]
喉咙拭子。
在初级保健机构中,Centor 标准用于确定急性扁桃体炎中 A 组β-溶血性链球菌 (GABHS) 感染的可能性以及扁桃体炎治疗是否需要抗生素。[1] [13]然而,Centor 标准在对成人进行精确诊断方面有其弱点。Centor 标准在诊断儿童扁桃体炎和二级保健机构(医院)方面也无效。[13]Centor 标准的修订版(在 1998 年修改了原始 Centor 标准)通常用于辅助诊断。原始的 Centor 标准有四个主要标准,但修改后的 Centor 标准有五个。修改后的 Centor 评分的五个主要标准是:
扁桃体渗出液
颈部淋巴结疼痛
发烧史
年龄在五到十五岁之间
不咳嗽
GABHS 感染的可能性随着评分的增加而增加。得分为 1 时获得 GABHS 的概率为 2% 至 23%,得分为 4 时为 25% 至 85%。[13] GABHS 扁桃体炎的诊断可以通过咽拭子和电镀获得的样本进行培养来确认在血琼脂上中等的。假阴性结果的这一小比例是所用测试特征的一部分,但如果该人在测试前已接受抗生素治疗,也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通过培养进行鉴定需要 24 至 48 小时,但可以使用灵敏度为 85-90% 的快速筛查测试(10-60 分钟)。在没有任何症状的人中,有 40% 的人咽部培养可以呈阳性。因此,临床实践中不常规使用咽喉培养来检测 GABHS。[13]
如果快速链球菌检测呈阴性,可能需要进行细菌培养。[30]急性感染后抗链球菌溶血素 O ( ASO ) 链球菌抗体滴度的增加可以提供 GABHS 感染的回顾性证据,并被认为是 GABHS 感染的明确证据,但不一定是扁桃体感染。[31] Epstein Barr 病毒血清学可以检测那些可能患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人,在全血细胞计数结果中具有典型的淋巴细胞计数。[13]只有那些入院需要静脉注射抗生素的人才需要进行血液检查。[13]在扁桃体炎患者中观察到的分泌型磷脂酶 A2 [需要非主要来源] [25]和改变的脂肪酸代谢[需要非主要来源] [32] 值增加可能具有诊断效用。[需要澄清]
鼻内窥镜检查可用于颈部严重疼痛和无法吞咽任何液体的患者,以排除隐蔽性会厌炎和声门上炎。不建议儿童进行常规鼻内窥镜检查。[13]
治疗
减少扁桃体炎不适的治疗方法包括:[1] [20] [21] [22] [28]
减轻疼痛和发烧的药物,如扑热息痛(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温盐水漱口、含片、蜂蜜或温水
病毒引起的扁桃体炎没有抗病毒药物治疗。[33]
抗生素
如果扁桃体炎是由A 组链球菌引起的,那么抗生素是有用的,青霉素或阿莫西林是主要选择。[1] [13] 头孢菌素类和大环内酯类被认为是急性护理环境中青霉素的良好替代品。[1] [34]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或红霉素,用于对青霉素过敏的人。[1]如果青霉素治疗失败,细菌性扁桃体炎可能会对有效对抗产生 β-内酰胺酶的细菌(如克林霉素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35]存在于扁桃体组织中的产需氧和厌氧β内酰胺酶的细菌可以“保护”A组链球菌免受青霉素的侵害。[36]各组抗生素治疗扁桃体炎的疗效没有显着差异。[13]静脉注射抗生素适用于因无法吞咽和出现并发症而住院的患者。[需要引用]如果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改善并且能够口服吞咽,则可以立即恢复口服抗生素。[13]抗生素治疗通常需要七到十天。[1] [5]
止痛药[编辑]
扑热息痛和 非甾体抗炎药(NSAID) 可用于治疗儿童和成人的喉咙痛。[1] [13] 12 岁以下儿童避免使用可待因治疗喉咙痛或扁桃体切除术后。[37] [38] NSAIDs(如布洛芬)和**类药物(如可待因和曲马多)在缓解疼痛方面同样有效,但是,使用这些止痛药时应采取预防措施。非甾体抗炎药可引起消化性溃疡病和肾脏损害。[需要引用]**类药物会导致呼吸抑制在那些易受伤害的人中。[13]麻醉漱口水也可用于缓解症状。[13]
皮质类固醇[编辑]
皮质类固醇可在 24 至 48 小时内减轻扁桃体炎的疼痛并改善症状。除非患者无法吞咽药物,否则建议使用口服皮质类固醇。[13]
手术[编辑]
主条目:扁桃体切除术
当扁桃体炎频繁复发时,通常被任意定义为一年内至少有五次扁桃体炎发作,[39]或当腭扁桃体肿胀到吞咽困难和疼痛时,可以进行扁桃体切除术以手术切除扁桃体。
对于反复出现扁桃体炎的病例,儿童从扁桃体切除术中获得的益处不大。[40]
预后[编辑]
自 1940 年代青霉素问世以来,治疗链球菌性扁桃体炎的主要关注点是预防风湿热及其对神经系统和心脏的主要影响。
并发症可能很少包括由于吞咽困难导致的脱水和肾功能衰竭、由于炎症导致的气道阻塞以及由于感染扩散导致的咽炎。[20] [21] [22] [28]
一个脓肿可在感染期间发展的横向扁桃体,扁桃体炎一般在发病后数天。[需要引用]这被称为扁桃体周围脓肿(或quinsy)。
极少数情况下,感染可能会扩散到扁桃体之外,导致颈内静脉发炎和感染,从而引起传播性传染性血栓性静脉炎(Lemierre 综合征)。[需要引用]
在链球菌性咽喉炎中,可能会发生诸如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需要非主要来源] [41]等疾病。这些并发症在发达国家极为罕见,但在较贫穷国家仍然是一个重大问题。[42] [43]
流行病学[编辑]
扁桃体炎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没有种族或民族差异。[44]大多数儿童至少在童年时期患有扁桃体炎,[45]尽管在两岁之前很少发生。[44]它最典型地发生在四到五岁之间;细菌感染最常发生在较晚的年龄。[44]
社会与文化[编辑]
扁桃体炎在古希腊希波克拉底语料库中有描述。[46]
复发性扁桃体炎会干扰声音功能和专业使用声音的人的表演能力。[47] [48]
慢性扁桃体炎是一种常见疾病,相信很多人都在经历。据调查,人群中存在慢性扁桃体炎的患者约为22%,儿童中发病率更高,有些医生建议切,有些建议留,到底该如何抉择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扁桃体呢?
扁桃体,又称扁桃腺,因为外形像扁桃一样而得名。一般所说的扁桃腺是指肉眼可见的颚扁桃体(palatine tonsils),位于咽峡的侧壁,舌腭弓和咽腭弓之间,呈扁卵圆形,表面盖着粘膜上皮,底面包着纤维被膜,与咽壁的肌层联系很松,容易分离;另外还有咽扁桃体和舌扁桃体。与其他的腺体组织一样,扁桃腺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一部分,是咽淋巴组织中体积最大者,属于咽部淋巴内环中的一分子。在儿童6-7岁时淋巴组织增生,扁桃体可能会变得肥大,这属于生理性肥大,到中年以后会逐渐萎缩变小。
上述这些腺体的主要的作用是帮助身体对抗感染,当发生扁桃体炎时,就是扁桃体受到了感染。一般都由于咽喉及上呼吸道受到细菌感染而失守。除此之外,慢性扁桃体炎在机体内外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容易形成病灶,发生变态反应,产生各种并发症,如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心脏病,肾炎等全身性疾病。
扁桃体炎的类型有哪些?
1、急性扁桃体炎
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常继发于发于上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很常见的咽部疾病。好发于儿童及青年,季节更替,气温变化时容易发病。
主要致病菌:乙型溶血性链球,但非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或腺病毒、鼻病毒、单纯性疱疹病毒等也可引起本病。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也不少见。上述病原体存在于的正常的口腔及扁桃体内而不会治病,当某些因素导致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时,病原体侵入人体内,或原有大量细菌繁殖而致病。受凉,潮湿,疲劳过度,烟酒过度,有害气体等均可为诱因。急性扁桃体炎的病原体通过飞沫或直接接触而传染。
症状表现:全身症状起病急,头痛,畏寒,高热可达39°~40°,尤其是幼儿可因高热而抽搐、呕吐等。局部症状咽痛明显 ,疼痛剧烈时可引起吞咽困难,也可放射至耳部,出现耳鸣,耳闷听力下降等,儿童若因扁桃体肥大影响呼吸时,可妨碍其睡眠,夜间常惊醒。
2、慢性扁桃体炎
多是由于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因腭扁桃体引流不畅,窝内细菌病毒感染而演变成慢性炎症。也可继发于猩红热、白喉、流感、麻疹、鼻腔及鼻窦感染。
主要致病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
症状表现:反复急性扁桃体炎发作,并有咽部不适及堵塞感。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急性发作史,表现为经常咽部不适,异物感,发干,痒,刺激性咳嗽,口臭等。扁桃体过度肥大可引起吞咽困难,说话含糊不清,呼吸不畅或睡眠时打鼾。脓栓常随吞咽进入消化道,部分患者可出现消化不良、头痛、四肢乏力、容易疲劳或低热等表现。
扁桃体到底应该切除还是保留呢?
很多人只看到了扁桃体的免疫作用,宁愿遭受扁桃体炎的反复折腾也不愿做扁桃体切除手术。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当扁桃体的反复炎性发作,且严重影响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时,是可以考虑手术治疗的。
出现以下情况时,可以考虑切除扁桃体:
1、反复出现急性扁桃体炎发作,每次感染都会出现发烧、咽痛、咽喉黏膜充血现象,同时可出现化脓性扁桃体炎,表现为扁桃体表面出现脓点,每年发作4-5次以上,连续发作2年。
2、扁桃体过度肥大,妨碍吞咽、呼吸、发声功能,睡觉打呼噜。
3、扁桃体反复感染导致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关节炎、肾小球肾炎及皮肤病等,应考虑切除扁桃体。
4、白喉带菌者,保守治疗无效时。
5、各种扁桃体良性肿瘤,可连同扁桃体一并切除。
*注意:每个人的病情发展及自身身体情况都是不同的,需不需要手术,还是要去正规医院,经由专业医生诊断指导,再确定是否进行手术治疗。
如何预防慢性扁桃体反复发作呢?
预防永远是最好的治疗。为了保护扁桃体,建议大家平时做好预防。
1、多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及抗病能力。
2、多休息,不要让机体过度劳累。
3、避免着凉,预防感冒。
4、多喝水,保持咽喉部的湿润状态。
5、认真刷牙漱口,给扁桃体营造良好的口腔环境。
6、少吃辛辣食物。
转载http://wjw.beijing.gov.cn/bmfw_20143/jkzs/jbzs/202101/t20210114_2219442.html
石萍:不要小看扁桃体炎,尤其是反复发作的化脓性扁桃体炎
扁桃体是人体抵御疾病的重要防线,但若长期受到炎症刺激,形成如化脓性扁桃体炎,反而会转化为侵袭人体的有害“病灶”。因此应多多了解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症状,及时进行治疗。

不要小看扁桃体炎,尤其是反复发作的化脓性扁桃体炎
扁桃体上有很多类似蜂巢的“隐窝”,很多细菌会藏身其中,抗生素之类只适用于偶尔发作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抗生素不容易达到这些部位达到有效杀菌浓度,治疗不彻底容易为日后反复慢性感染埋下伏笔,切记!请不要盲目地治疗,应该去专业耳鼻喉医院受专科医生的建议。

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症状
1、如果只发生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多表现为发热、咽痛、扁桃体出现脓点或脓苔。结合化验可以做出判断。
2、如果发生猩红热,会出现反复高热,可在扁桃体炎之外,出现皮疹脱皮、口腔黏膜溃疡、草莓舌,吞咽困难,等等。
3、感染后10-14天,少数孩子可能出现关节、心脏、肾脏的无菌性炎症,我们称之为“风湿热”,“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这时候细菌其实已被清除,人体会因免疫紊乱导致此类疾病发生,不过现在已经比较少见。
4~10岁是扁桃体炎高峰期
1岁以下婴儿已经有了扁桃体,但基本没发育也看不到,多数于2岁后扁桃体逐渐开始发育增大,6~7岁时最明显,在14~15岁时又逐渐缩小、退化,所以儿童“扁桃体发炎”比成人多见。
儿童扁桃体炎发病率很高,容易反复,往往1年要发作数次。一般来说,小于两岁的小儿不会发生扁桃体炎,因为两岁以下小儿的扁桃体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对外界的病原微生物反应不强烈。随着扁桃体发育成熟,两岁以后开始发炎,4~10岁为扁桃体炎高峰期。
这是因为小孩子的淋巴系统发育比较旺盛,但是又由于儿童的身体抵抗力相对比较弱一些,容易受到各种细菌、病毒等的侵袭,因此,儿童期很容易发生扁桃体炎,但这种情况会随着孩子免疫系统的不断完善,及扁桃体在青春期的逐渐萎缩而慢慢减少。
长期反复发作化脓急性扁桃体炎会延误治疗可引发急性肾炎、风湿病等并发症,严重威胁身体健康。因此对此病必须重视,严密观察病人病态发展,给予及时处理,勿使并发症发生。
化脓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 应进行手术治疗
扁桃体在成年后会慢慢萎缩,已经起不到免疫器官的作用,如果长期扁桃体发炎化脓,还会影响到身体的其他器官,实在是一个累赘。但很多朋友都会谈手术色变,但其实扁桃体切除术发展至今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只要是去正规医院就诊一般不会有太大问题。
扁桃体反复发炎可能是大病警报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18/0206/c14739-29807991.html
姚炜生今年6岁了,从4岁开始,他经常扁桃体发炎,每次都是一吃药,扁桃体就不红肿了,咽痛、发热等症状也会很快消失,可是过不了多久,扁桃体就又发炎了。尤其是近1个月以来,小炜生的扁桃体已经2次化脓发炎,还出现眼皮浮肿不退的症状。全军儿科疾病诊治中心、福州总医院儿科任榕娜主任医师提醒说,一定要避免孩子反复扁桃体发炎,长期反复发炎可能诱发急性肾炎、心肌炎等疾病。
笔者身边就有家长抱怨说,孩子自从上了幼儿园之后,经常扁桃体发炎,一开始吃点消炎药就能好,后面发展到打点滴,但不管怎么弄,扁桃体炎还是过一段时间就会复发,最严重的时候一个月打了三次点滴,最后医生都不给打点滴了,说这对孩子的身体损害太大,而且孩子身体已经产生抗药性了,建议直接切除扁桃体,说只有切除了才能防止发炎。但同时医生也告诉家长,扁桃体切除对小孩健康有风险,因为扁桃体是抵抗细菌的强力盾牌,把扁桃体切除了也就等于把这层保护屏障也打碎了。
专家介绍说,扁桃体属于免疫器官,作为呼吸道及消化道的“门户”,当细菌病毒来临时,扁桃体首当其冲,一旦人的抵抗力下降,细菌病毒就会在此大量繁殖,扁桃体就会发炎。发炎的扁桃体充血、肿胀、化脓。扁桃体的陷窝上出现许多小脓栓,严重的会布满脓苔。
4~10岁是扁桃体炎高峰期
任榕娜说,1岁以下婴儿已经有了扁桃体,但基本没发育也看不到,多数于2岁后扁桃体逐渐开始发育增大,6~7岁时最明显,在14~15岁时又逐渐缩小、退化,所以儿童“扁桃体发炎”比成人多见。
儿童扁桃体炎发病率很高,容易反复,往往1年要发作数次。如果把宝宝的身体比喻成一个国家,那扁桃体可比喻成一支军队。如果宝宝的免疫力比较低,就好像一个国家比较贫弱一样,外敌就会经常侵犯,扁桃体这支军队就要经常出去打仗,扁桃体当然就会经常红肿、发炎了。
一般来说,小于两岁的小儿不会发生扁桃体炎,因为两岁以下小儿的扁桃体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对外界的病原微生物反应不强烈。随着扁桃体发育成熟,两岁以后开始发炎,4~10岁为扁桃体炎高峰期。专家说,这是因为小孩子的淋巴系统发育比较旺盛,但是又由于儿童的身体抵抗力相对比较弱一些,容易受到各种细菌、病毒等的侵袭,因此,儿童期很容易发生扁桃体炎,但这种情况会随着孩子免疫系统的不断完善,及扁桃体在青春期的逐渐萎缩而慢慢减少。
易引起全身并发症不可轻视
北京首大耳鼻喉医院副主任医师李艳华介绍说,小儿得了急性扁桃体炎,往往高烧几天不退,嗓子红肿疼痛,吃东西和咽水时疼痛更加厉害。但有的孩子就是扁桃体化了脓,也不觉得疼痛,易被大人和医生忽视。
任榕娜说,扁桃体炎治疗不当危害很大,反复发作可引起各种并发症,可能出现扁桃体周蜂窝织炎、扁桃体周脓肿、咽旁脓肿、急性中耳炎、急性鼻炎及鼻窦炎、急性淋巴结炎等局部并发症。此外,还可能会累及肾脏、大关节或心脏,引起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风湿热、风湿性心内膜炎、败血症、关节炎、皮肤疾患、支气管哮喘等全身并发症。
宝宝扁桃体发炎,通常先抽血做血常规检查,根据病情,医生考虑是否给孩子用抗生素治疗。任榕娜说,许多家长生怕孩子吃抗生素时间长了会有副作用,所以孩子一不发烧,就把药给停掉了。实际上,症状消失并不表示导致扁桃体发炎细菌已经被完全杀灭了,抗生素的使用一定要讲究疗程。
冬春季高发应重点预防
专家介绍,含有病原的唾液、鼻涕是该病主要的感染来源;咳嗽、喷嚏、吐痰引起的飞沫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冬春季室外气候干燥温差大易扩散,室内人员集中气流不畅易传播,应重点预防。保证充分休息和睡眠,少去人员密集场所,回避病人,勤洗手、戴口罩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任榕娜特别提醒家长,孩子扁桃体发炎初愈时,机体抵抗力的恢复需要一定时间,而受损的扁桃体也需要一定的修复时间,此时,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做好病愈后的调理,比如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受凉、食积等,否则,就会进一步损害孩子的抵抗力,很容易再次诱发扁桃体炎。
有些家长认为,给孩子吃西洋参、燕窝、虫草等可提高抵抗力,专家对此并不推荐。任榕娜说,市面上这些补药来源渠道较多,质量参差不齐,还是平时多让孩子锻炼身体,晒太阳,清淡饮食,并注意口腔卫生。必要时,出门可戴口罩,尽量减少细菌、病毒经口鼻入侵身体。
什么情况考虑扁桃体切除
在医学界曾一度把扁桃体看作是“有害无益的组织”,主张把它摘除掉。任榕娜认为这种看法和做法是一种偏见,是一个不公证的主张。
任榕娜说,是不是说如果把扁桃体给切了,就可以避免它发炎,就万事大吉了呢?当然也不能一概而论,毕竟扁桃体是人体抵抗疾病的第一道防线,在预防疾病和维持身体健康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扁桃体在生长期就被切除了,则有可能会损害机体的防御功能,可能导致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增加。
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小儿耳鼻喉副主任医师苌江在对待是否切除的问题有自己的看法,他说,美国耳鼻喉和头颈外科协会2011年指南提出,不应以减少发生扁桃体感染次数为目的而选择手术,适应证包括:1.扁桃体炎一年内发作7次以上;两年内每年发作5次或三年内每年发作3次以上;2.扁桃体肿大引起上呼吸道阻塞并出现睡眠呼吸暂停;3.扁桃体周围脓肿且保守治疗无效;4.扁桃体慢性带菌成为病灶反复引起多种感染。5.双侧扁桃体大小差别悬殊(需要筛查恶性病可能)。总之,需要医生结合孩子的病史和检查结果做出谨慎选择。
在切除扁桃体会影响孩子的免疫功能这一问题上,苌江说,目前尚无足够研究证据表明切除扁桃体会削弱孩子的免疫功能。有专家在术前和术后一个月,半年,分别统计了患儿血液中的免疫细胞数量没有差别。但类似切阑尾,扁桃体切除是避免扁桃体反复感染的一个不得已的选择,掌握指证宜严不宜松。
相关链接
儿童扁桃体炎,感染和体质差是发病主因
北京首大耳鼻喉医院副主任医师李艳华介绍,儿童扁桃体发炎会有十分明确的感染症状表现:首先是咽痛,儿童患扁桃体炎的时候会说嗓子痛,吞咽东西也痛,喝水也会痛;其次是全身症状,比如发高烧、全身乏力、头痛、全身痛、食欲不振、恶心和呕吐。
那么是什么原因会导致扁桃体反复发炎呢?
1.细菌感染:所谓病从口入,儿童最容易导致口腔、咽喉部位感染到细菌,很容易引起儿童扁桃体炎,患病后会有畏寒发热,全身不适,头痛、呕吐、吞咽疼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张嘴困难。
2.自身体质较差:儿童自身体质较差,机体的抵抗力比较弱,很容易造成全身或局部受凉,机体反应性失调,从而引起扁桃体炎的发生。
3.长期感冒:由于儿童长期患上感冒,没有得到有效积极的控制,很容易导致病菌的扩散,进而引起口腔受到感染,最终导致了儿童扁桃体炎。
4.营养不均衡:儿童平时比较挑食,经常性的营养不均衡,平时由于大量的运动,很容易造成儿童消化不良,自身的体质较弱,很容易导致扁桃体炎的发生。
5.咽喉疾病以及鼻部疾病:由于受到咽喉疾病以及鼻部疾病中细菌的感染与扩散,进而引起了扁桃体炎。(闻唱)
当扁桃体上有白色物质的时候,要仔细分辨。强调一点,不是所有扁桃体上的白点点,都是化脓。这里常见的有3种情况:
1. 细菌感染:A组链球菌也称为化脓性链球菌,是儿童和青少年细菌性咽炎最常见的病原体,约占所有扁桃体炎的30%,也就是需要用抗生素的类型。
2. 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占所有咽炎的绝大部分,接近60%,但有分泌物的常见为EB病毒感染,少数为CMV,也就是巨细胞病毒感染,两者均能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这类属于病毒感染,抗生素治疗无效。
可以从扁桃体渗出物,判别是否为细菌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图5 扁桃体病毒性分泌物(左)与细菌性分泌物(右)
另外,细菌感染局部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特点,那就是满天星一样的出血点,往往是链球菌溶血素、透明质酸酶共同作用的结果,如图6,有这种情况,不管血象高不高,都提示细菌,特异性非常高。

图6 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满天星样出血点
诊断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诊断一般较为容易,根据病史、典型症状及检查所见即可明确诊断。血常规检查可表现为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
治疗
1. 一般治疗 注意休息,清淡饮食,多饮水,戒烟酒,加强营养并保持大便通畅。对于高热及吞咽困难者,应适当补充液体及电解质。
2. 抗菌药物治疗 因本病多为链球菌感染,应用抗菌素及磺胺类药物,疗效较好。一般首选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林可霉素等。如病情较重或用青霉素后不缓解,可选用二代头孢,根据轻重程度选择口服或静脉给药。若已发生局部并发症如扁周脓肿,可静脉给予第三代头孢同时合用甲硝唑或单独使用喹诺酮类治疗,扁周脓肿可予以穿刺或切开排脓。
3. 其他治疗 对于发热患者可给予物理降温治疗。高热者可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 反复急性发作的化脓性扁桃体炎,可待控制炎症后,行扁桃体切除术。
预防
注意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预防感冒,加强口腔卫生,早晚用淡盐水漱口,能感到微咸为宜,对于反复发作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也可用专门的漱口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