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超聊私域拓客:培训机构如何提高电话邀约到店率?
电话邀约上门的难度要说大也挺大,要说小也的确小。说难度大因为既需要用到一定的心理策略,还需要用到一定的邀约技巧。说难度小是因为只要掌握了一定的心理策略和邀约技巧,配合话术的练习,就可以做好这份工作。
一、整理客户信息,分类邀约
激发需求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如果从客户的需求出发,则可以有效节约时间精力的同时还达到目的。
所以,我们需要整理客户信息,针对不同需求的家长展开不同内容的邀约。比如是邀约3-5岁的小孩,如果邀约的理由太过枯燥,学术性比较强,那么家长上门的几率就会降低,相反如果是非常益智、开发智力的活动,家长就会乐意接受。如果是针对六年级的学生进行邀约,不管什么理由,多半都会被拒绝,因为六年级的学生只有一个目标,就是考学。所以,我们需要整理出我们的客户信息,筛选后进行针对性的拨打。
二、拨打时间设计
现在的少儿的父母,很多都是双方都有工作,不管电话是打给爸爸还是妈妈,都需要挑选好时间。根据经验来说上午的10点30-12点这段时间家长接听电话的概率更高,中午12点-13点30之间很多家长都在午餐,部分家长午餐过后会进行午休,所以不宜打扰。下午的16点-18点这段时间以及晚上的8点-10点这段时间,家长接听电话的概率也较高,其中晚上的时间聊的时长相对白天会更长。
另外,每周的周一会是许多家长一周中最忙碌的时间,所以,通常周一进行电话邀约的效果会更差。
三、做好话术准备,突出活动价值
相信很多课程老师打电话过程是这样的,自报家门、陈述活动、邀请上门。一般都是这样的:“您好,请问是某某妈妈吗?我是某机构的C老师,我们正在办一个英语体验活动,对您孩子很有帮助,您要过来参加吗?”
这样的话术一般都会被拒绝,从家长的角度来说,一般听到这种某机构的营销电话,自动会判定为推销电话,热情不会很高,第二是这个体验活动的意义和指向性并不明显,简单来说,没有击中家长的痛点,没有满足他的实际需求。第三,同质化竞争太严重,家长每天可能会接到很多类似的电话,他并没有从你机构的活动中找到优于其他机构的价值。
提前做好准备,这里的准备,首先是业务的熟悉度。如果自己对机构的信息掌握的都不全,那又有什么说服力呢?家长接到电话,问什么问题都得到一个含糊的答案,怎么会相信你呢?所以,打电话之前,就要做好回答问题的准备,把业务知识掌握牢固。
其次,是咨询师个人状态的准备。虽然只是声音交流没有见面,但是你的情绪状态,对方是可以感受到的。打电话的时候如果声音机械、冷漠,像例行公事一样,家长肯定没有跟你继续交流的欲望。所以,即使是打电话,也要面带微笑,这样一来,你的声音会更有亲和力,给人感觉更舒服。语速保持匀速,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
先问问题再推销:在电话邀约的时候,不要电话一接通就开始向家长推销自己的机构效果多好,这样会让人很反感,可以采取问问题的方式循序渐进,一方面了解学生情况,逐步分析痛点,另一方面也显得更具亲和力。
在最后邀请家长来进行测试或体验或活动,一定要不卑不亢,体现出全心为孩子着想的心理。如:不管您是否选择我们机构,都无所谓,您可以带上孩子过来我们这边做个测试,看看孩子现在的体能情况,我们会帮助孩子制定出一套让孩子体能更强、抵抗力更棒的方案,孩子既能学到篮球技巧、又能提高免疫力、还能锻炼左右闹的发育,我们最主要是为您的孩子提供这套方案。这样家长会对你产生更多的信赖,愿意进一步了解。
四、做好信息登记,以便后期跟进
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邀约风格,对家长对活动的理解和包装描述各不相同,有的偏向于家庭和教育、有的注重学科类分析,陌生沟通只是咨询成交环节中的第一步,想要完成签单,必须保证邀约上门的成功率,这样才有课程顾问现场促单的可能。
当然,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是一次邀约就可以达到成功上门,每次邀约最好是做好相关信息登记,为下次跟进和后期转化提供依据。
信息登记表的内容一般包括,家长及学生姓名、电话、学校、年级、学科成绩、上门方式等等。
五、提前准备应答可预见性问题
相信很多咨询师与家长电话沟通时候,会被问到很多类似于:你怎么知道我的电话的?你们机构收费很贵,效果怎么样等等问题。这个不难理解,我们在接到陌生电话时候也会有类似的问题。
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怎么应对呢?提前准备好标准话术,掌握咨询主动权。比如家长问到联系方式类问题,我们可以从他的反应判断是否对活动邀约感兴趣,如果是有意参加活动,我们可以说是某某介绍的、线下活动收集到的、调研收集的等等,如果是对活动明显不感兴趣的,就不用解释过多,记录下信息,以后再联系。
电话邀约本来是一个场景感不强的沟通过程,一定要掌握主动权,不能被他们牵着鼻子走,回答完一个问题要迅速转移到另外的问题上,根据家长的反应转变自己的话术,语气自信,立场坚定,时刻向家长透露出机构能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的信号,这样给家长留下比较好的印象,提高上门成功率。
六、不要有问必答,轻言放弃
很多招生人员为了博取客户的信任,就非常热心地解答客户的问题,这种服务态度很好,但是在电话邀约中却并不适用。如果家长想了解的想知道的,都已经在电话里知道了,那还来面谈什么呢?自然是不愿意再跑一趟的,而在电话里聊得再好,也无法成单缴纳报名费。
所以,招生人员在电话邀约中,可以适当回答问题,但不要有问必答什么都说,一定要明确目的:是要邀请家长当面咨询。例如,可以在家长提出更多问题的时候说:“这样吧,您看这些问题一时半会在电话里也不可能跟您解释的很清楚,要不您看什么时候方便,可以来我们这边看看详细了解一下,我们随时都有人接待您的。”
电话邀约中,受到家长拒绝是经常的事,很多招生人员一听到拒绝,就放弃了,匆匆忙忙就挂断电话开始下一个。其实,如果再坚持一下,说不定会有所转机。因为有些家长是敷衍找借口,而有些家长则是真的因为一些事情或顾虑而无法前来,所以,尽量帮客户解决所有无法来当面咨询的问题,你的机会就比别人多出很多。
【往期经典分享回顾】
1、做活动如何保证上门率?
2、新校区如何把开业活动做起来?
3、为什么那么多机构热衷于打价格战?
4、怎么判断一家招生外包公司是否专业?
5、当下获客质量不高、不精准的原因?
6、留不住学生和家长,该怎么办?
7、如何成功添加陌生微信群里的家长
8、你们校区的第一波学员都是怎么招到的?
9、培训机构最好用的招生玩具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