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医新冠后遗症临证处理方法!第一部分是阳气不足,精神萎顿。主

2023-02-16 10:54 作者:中医师张先生  | 我要投稿

中医新冠后遗症临证处理方法!第一部分是阳气不足,精神萎顿。主要表现是体能衰退、头晕、稍微一动就出汗,走路如同踩棉花,腿软,一动就喘。手脚发凉,怕冷畏风。有的出现头痛、颈痛、浑身痛,还有的是肩、髋关节疼痛不已。 第二部分是气阴两虚,痰浊内阻。神疲乏力,咳嗽不已,咳声低弱、气促、恶风、自汗心悸,口干口渴、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手足心热、舌质偏红脉细等。还有的嗅觉、味觉、听觉减退。老年患者痰瘀内阻引起气喘、咳嗽尤多。 第三部分是升降不和,全身症状明显。如胸胁不舒,痰湿郁阻。呼吸障碍、持续发热、心前区不适、心跳加快,伴有基础性心脏病的患者转阴后,血管内皮系统发生了紊乱,血管斑块发生炎症反应,出现心血管系统的严重损害以及功能障碍。还有的出现反酸、嗳气、恶心,个别人有共济失调,站立不稳、迈步无法控制远近,拿东西拿不住,语言交流出现障碍。还有的因饮酒、转阴后即上班劳累而症状加重。不少人出现腹泻和矢气(排气)增多。一些人出现失眠、抑郁、紧张焦虑。 一、阳气不足,精神萎顿 阳气“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内经》)汉代张仲景早就认为“寒”是导致各种外感病与内伤杂病的原因,阳气的盛衰决定着疾病的预后和转归,甚至可以决定患者的生死。明代张景岳认为,“阳气者,若天与日。”阳气对人体的重要性就像天空中的太阳一样,自然界有了阳光,才能有生机,有生命。清代郑钦安认为“万病皆损于阳气”,人生立命全在“坎中一阳”。元气真阳在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人之所以立命者,在活一口气乎。”“阳气流通,阴气无滞,自然百病不作。阳气不足,稍有阻滞,百病丛生”(《医理真传》)“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新冠患者转阴后,尤其是年高体虚者,出现若干症状,许多都属于“阳气不足”。 辨治总则:扶阳补气,除驱阴邪。“扶”,阮元解释为:“助也”、“护也”、“治也”,帮助、宣通、保护、调理阳气,从而使人体阳气强盛。尤其是提升五脏六腑的运化功能,增强机体的自愈能力,待到阳气充足,六脉平和,诸病自愈。 常用方剂及运用体会:1.桂枝汤,偏脾胃阳虚,腹部冷痛,大便稀薄,配白术、干姜;感觉嗓子总有痰,配陈皮、砂仁;月经不调配红花、桃仁,通经止痛;2.甘草干姜汤;3.黄芪建中汤;4.玉屏风散;5.补中益气汤。 根据症状,或以桂枝汤为主,或以甘草干姜汤为主。桂枝汤不仅解肌发汗,更重要的是其能和调阴阳。《降雪园古方选注》说:“桂枝汤和方之首”,“非仅发汗”,还“融会肌气”。扶阳首重用桂枝。其还对心脏功能不全、心悸、头昏目眩,食欲不振等症有突出疗效。心悸气短,自汗多汗可加生脉饮,常配玉屏风散,吴崑有论说:“一补一清一敛,养气之备矣。”可供参考。

中医新冠后遗症临证处理方法!第一部分是阳气不足,精神萎顿。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