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会导致患者在社交活动中被孤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新冠肺炎疫情第一年,全球抑郁症和焦虑症罹患率增加25%。受疫情影响,经历将近三年的“封闭”,社会孤立成为民众的压力源之一。
进入后疫情时代,大家逐渐恢复面对面的人际互动,但调查发现在疫情期间有抑郁、焦虑症状者大幅增加,抑郁症会导致人在社交活动中被孤立,社交能力被减弱。

根据2020年1月发表于《科学报告》的一项研究指出,有抑郁症状者,花较少时间在社交互动,而抑郁症状愈多,其团体互动占社交互动总时间的比例就愈小。
该研究由瑞士学者进行,以123位已接受抑郁症状和友谊关系调查的大学生为对象,将其分为两组(组别一73位、组别二50位)安排于偏远营地中共度周末,并以无线射频识别(RFID,
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姓名标签(注:标签可主动发出无线电波,数公尺内可识别,以此追踪个体位置),来测量参与学生之间的社交互动。
结果显示,达到临床抑郁诊断标准在组别一有15%、组别二29%。总体社会互动事件,组别一为23,452、组别二为12,225。平均每次的互动期间,组别一为94.51秒、组别二为86.81秒。参与者平均与人互动时间,组别一16.87小时、组别二11.79小时。研究发现,抑郁症状与“花较少的时间在社交互动”、“花时间和同样抑郁的人在一起”、“花较多时间在一对一互动而非团体互动”呈现相关。

心理专家荣新奇教授表示,情绪会相互感染,与抑郁症的人在一起,抑郁的情绪相对会比较高。
如同上述研究结果,除了可从互动时间长度作为指标,也可进一步了解相谈的内容,可能就会发现他们的互动容易偏负向的内容。
“社交孤立”是抑郁症的危险因子,已有许多研究证实团体互动有助于强化抑郁的改善,不仅是对青少年,老年人也有效,像是长照据点活动,到团体中与人互动,时间越长越有效。
他建议青少年多参加一些正向的活动,类似夏令营、有意义的宗教活动等,增进人际关系有助于改善情绪。

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缺乏社交互动与社会连结对身心健康会有不利的影响,有多项研究指出“社交孤立”可能会导致抑郁,而抑郁症状也可能是社交孤立造成的结果。
现在已逐渐恢复疫情前的生活型态,建议大家要更敏锐的觉察身边亲友的情绪状态,注意人际互动状况,回归正常社交互动,要多注意身边亲友的情绪状态,避免因情绪问题而造成社交孤立。
如果发现和以往明显不同,且影响了日常生活,若情况持续两周没有改善,就要带他们寻求专业协助。不要将孤独和沮丧的感受合理化,认为不和他人互动比较好,此时更应该找信任的人聊聊、或做有兴趣的活动,保持生活步调的一致,才能帮助自己摆脱负面情绪。
原文原创自荣新奇教授催眠心理工作室,如需转载,请取得许可并标明出处。有任何疑问,可以点击头像私信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