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人造语言】0.2 曼都语的总体语法结构和语音体系

2021-04-19 00:10 作者:浮光跃金Tenda  | 我要投稿

大家好,这里是滕达。本篇将阐述曼都语的总体语法结构和语音体系。

为了更好地保证阅读体验,希望读者能够具有一定的语言学知识。(实在没有也不用过于担心,会有一定的讲解的)

笔者由于自身知识限制,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如果有读者发现错误,可以直接私信笔者,笔者将不胜感激。

笔者因为学习工作原因,更新时间和回复私信时间均不固定,还请谅解。

下面开始进入正文。

总体语法结构

曼都语是一门黏着语,同时带有分析和屈折的特征。

曼都语按词类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九类,前五个词类称实词,后四个词类称虚词。其中名词和代词有时合称名代词。

曼都语的名词的格、数众多,有十个第一类格,四个第二类格,以及三个数。古典曼都语中的性在现代曼都语中退化为变格法,也不需要其他词类发生变化来对应变格法。

曼都语的动词按照“词干—时态词缀—极性词缀—语态词缀—语气词缀”的结构堆叠完成表意。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是时态词缀。不同于我们平常接触到的时态,曼都语的时态分为无时态、常态、已然、未然、持续、瞬间、永恒七类。七种时态来自于古典曼都语的“点——线复合时间观”。有时间的话会详细介绍。

形容词有两大特点。一是引进“用途”这个概念,将形容词的两种基本形式划分为修饰用途和限定用途。同时形容词可以以多种形式作为谓语使用,包括一般用法、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

曼都语还有一个比较大的特点是专用的词性转化途径,这也是人工痕迹极强的一个体现。曼都语的词汇,在不需要改变基本词意而需要转变词性的情况下,可以经由固定的黏着或屈折变化满足这个需求(可以类比英语。英语中有-ion, -tion, -ation等多种形式相似的表示名词词性的词缀,还有形如-ment, -ance, -ence等形式不相似的名词词性词缀,曼都语相当于把这些可能的无规律或弱规律性的变体强行加以规范了)

句法上相对来说比较平和,以SVO基本语序为主要语序,在一些结构简单的短句或表达强调时也会使用包括SOV在内的语序。定语上,非从句形式的定语一般放在中心语后面,从句形式的在前面。不过以上都只是一般情况,因为曼都语的名词是有格的,这使得它的表达受语序限制较小(尤其是在诗歌中,记得做好被颠三倒四的语序折磨的准备)。

还有一些其他较小的语法点,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语音体系(Tervian Temboracce)

曼都语有七个单元音、二十个辅音。现列举如下:

(一)元音

1.单元音

a/ä/  e/e/  i/i/  o/o/  u/u/  ü/y/  ö/ø/   

2.双元音:

ai, ei, oi, au, ia, ie, io, iu, ua, ue, ui, uo. 

(二)辅音

p/p/ b/b/  t/t/ d/d/  k/k/ g/g/  

f/f/ v/v/  s/s/ z/z/  c/ʃ/  j/ʒ/  x/ʁ/  h/h/  

m/m/  n/n/  ñ/ɲ/  r/r/  l/l/  y/j/

注:

  1. p, t, k在发音时一般不送气,但在后接ua, ui, ue, uo时送气。p, t, k在词首时也倾向于送气。可能有读者不是特别清楚这个概念,容易把送气清音、不送气清音和不送气浊音混淆。可以理解为这里的p, t, k和汉语拼音中的b, d, g是一样的,而b, d, g和英语中的/b/ /d/ /g/是一样的。

  2. h在辅音前发/x/(如同汉语拼音里的h,可以感受一下,和英语的声门擦音/h/的区别还是有的)。在非h/x辅音后容易被合并成辅音丛或弱化乃至省略(特别是在r/l后时, 如larhas, helhas 发音与laras, helas是相同的)。在p/t/k后时容易与前面的辅音合并成送气音。

  3. x被规定在词尾时或词中辅音前一般会清化为小舌清擦音/χ/。但实际使用时要求已经没有这么严格,不论是清小舌擦音还是浊小舌擦音还是浊小舌颤音都可以接受。

  4. 在曼都南方地区,z经常发/ts/,/dz/或/θ/。这一点在表现为长子音时尤为明显。

  5. 曼都语先后采用两套拉丁转写,一套从都历元年至2955年通用,称55版;另一套从2956之后使用,称56版。本文采用56版转写。55版转写中没有变音符号和k的使用,ñ用gn表示,ö用eu表示,ü用iu表示,k用q表示。

——To be continued

【人造语言】0.2 曼都语的总体语法结构和语音体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