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和我们
夜深了,王衡躺在宿舍的床上难以入眠,舍友早已沉沉睡去,此起彼伏的呼噜声环绕在他的周围。实在没有困意,王衡决定下床把手机拿上来,说不定就会犯困。
他习惯性的打开了手机应用商城,突然看到了一款新的app,名字很简单,就叫《它》,应用简介更有意思,声称这是一个能够和外星人聊天的软件。
作为一个互联网老鸟,王衡觉得这估计又是某个流氓软件公司做出来骗人的产品,但是看到软件异常精美的图案和设计图,好奇心促使他按下了下载按钮。
下载过后王衡没有看到预期中铺天盖地的广告,而是只有简单的一个聊天界面,这引起了王衡的兴趣,突然,一个想法进入了他的脑海,作为一所985高校的数学专业的博士,他一直都对一些所谓的数学猜想十分感兴趣,鬼使神差之下,他在聊天框输入了这样的内容:“如何证明任一大于2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
这是世界上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是数学界最伟大和重要的猜想之一,至今未能有任何人能给出完整且精确的证明。在王衡输入了这个问题之后,聊天界面上出现了43个小时倒计时,王衡笑了笑,没有将这个莫名其妙的软件放在心上。
大学的生活总是充满着青春与荷尔蒙的活力,洋溢着好奇和求知的青年们朝着自己感兴趣的目标前进,王衡也是这股风暴中的一份子。他疯狂的爱着数学,高考填志愿也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这所全国顶尖大学的数学专业,每日沉浸在绝美的公式中是他最享受的时刻。又是一个周末,刚刚和舍友打完篮球的王衡冲完了澡,准备拿起手机刷刷虎扑。
突然,王衡注意到那个3天前他下载的APP上突然多了一个红点,点进去一看,王衡的呼吸突然少了一拍。
聊天界面下多出了一个狭小的手机屏幕内装不下的信息,第一句是“很高兴认识你,你的问题很有意思,以下是我的解答。”
王衡向下滑动着,整整划了15分钟都没能划到底,这是一段哥德巴赫猜想的完整证明!
原本亲切的数字和符号此时给了王衡十分诡异的感觉。
“冷静,冷静,估计是某个人发的弱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哥德巴赫猜想被分为了强哥德巴赫和弱哥德巴赫猜想,2013年5月,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研究员哈洛德·贺欧夫各特发表了两篇论文,宣布彻底证明了弱哥德巴赫猜想。)”
王衡开始从头到尾仔细看这篇写在聊天界面的证明论文,王衡的脸色随着手机的滑动五颜六色的变化着,有震惊,有赞叹,有疑惑,更多的是恐惧。作为一名全国最好数学系的博士生,王衡十分清楚如今数学界对于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进度和它的证明难度,就算凭借着如今最强大的计算机,也无法写出完整且严谨的证明。
事实上,哥德巴赫猜想的成立是显然易见的,如今很多的成果也都是在假设它成立的基础上进行的。
而眼前的这个证明,完全突破了如今数学界的思路,以一个完全不同的道路,登上了数学的珠峰,完美且精确的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
“这是什么啊?”王衡的思考有些停滞。
他尝试着去应用下载界面查询了制作这款app的出行单位,五个鲜红的大字出现在了他的眼前------中国航天局。
黑色的红旗轿车在夜色中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了一体,坐在车里的兰佩佩异常的紧张。 她刚收到了“赤焰计划”的总负责人周毅传来的消息,只有简单的两个字:“速来!”
作为“赤焰计划”的生物专家,兰佩佩清楚的明白这段话意味着什么,于是正在北京某所大学教书的她立即预定了最快飞往兰州的航班,连课都没上完,留下了一整个教室惊讶的同学。
匆匆下了飞机兰佩佩就看到了负责接待她的工作人员。
兰佩佩第一次知道“赤焰计划”是在五年前,当时的她作为全亚洲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生物学奖的科学家在学术界引起了轰动,她在道金斯的《基因自私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完善猜想和证明改变了生物学界对于物种起源的认识。
就是这时周毅联系了她,并且向她介绍了“赤焰计划”。 赤焰二字取自于吴有如的《赤焰腾空》,所画景象发生在南京秦淮河上的朱雀桥,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关于UFO事件的记录。赤焰计划是中国航航空局下的独立部门,主要负责探索外星生物的信息,前身是在上世纪未能取得成效的“红岸计划”。
周毅希望兰佩佩以生物学顾问的身份秘密加入此计划,同时在发现外星人讯息时提供技术援助,并表示“赤焰计划”很有可能永远无法获得任何有效信息,因此兰佩佩仅仅是作为一个挂名职位存在,还能每个月获得一定程度的补贴。
本身就对此感兴趣的兰佩佩毫不犹豫的签下了保密协议,成为了“赤焰计划”的生物学顾问。后来的几年时间里,她甚至都已经忘记了有这么一个事情存在,直到后来周毅的机密信息传来,才唤醒了兰佩佩那遥远的回忆。
轿车停到了位于兰州市郊区的天文观察中心,这里是许多天文爱好者的天堂,具有全中国性能最好的天文望远镜之一和最好的观察环境,而在背地里,这里也是“赤焰计划”的总部。穿越层层加密的防盗门,一个独特的环境展现在了兰佩佩面前,身穿军装的男人女人来来往往,巨大的显示器摆在房间中央,让人仿佛置身于战场中央。
“欢迎你,兰教授。” 一个高大的军装男人走到了兰佩佩面前,伸出了右手。“我是赤焰计划的负责人--周毅,我们在很多年前见过面。”
兰佩佩赶忙同周毅握了握手“你好,周长官.”
“不用客套了,兰教授,我来给你讲述一下我们现在的情况。”周毅挥了挥手,走进了一个会议室。
“兰教授,你应该也知道“赤焰计划”是干什么。”周毅使了个颜色,会议室内走进两位全身黑衣的女子。“以下我说的内容属于国家绝密,所以麻烦您配合一下检查。”
兰佩佩点点头,表示理解。 二人十分精练的使用仪器检查了兰佩佩是否携带任何监听设备,在检查无误后,慢慢退出了会议室。
检查过后,周毅清了清嗓子,开始了讲述:“不瞒你说,3个月前,赤焰计划在新疆上空截获了一段引力波信号,根据多方检测,我们确定了那是属于外星人的信号。”
“怎么确定的?”
“他们发来的第一条是一串完美对称的二进制信息,1011001100011100011001101。”
“截获消息后的43个小时34分21秒,我们又在同一地点截获了引力波信息,这时它指向了一个坐标,我们的探测器发现那是一块虫洞。”
“通向对方位置的虫洞吗?”
“是的,我们认为对方是在确定是否有智慧生物收到了他们的信息,因此我们也发了一串引力波信息,后面还附上了简单的二进制形式的词汇。”
“嗯.....”兰佩佩意识到了发生的事情。
“他们随后发过来的信息居然是中文的!他们解码了我们发过去的词汇信息!”周毅的语气有了起伏。
“于是你们建立了沟通机制,有任何收获吗?”兰佩佩捏了捏鼻子,这是她思考时的习惯。
“没错,每间隔43个小时一方就能发出一条信息,类似于微信聊天那样。”周毅回道。
“我们了解了它们所处星系和行星的情况。十分幸运的是,它们的行星环境十分稳定,尤其是中纬度地区,根据它们的原话就是‘环境的差异肉眼无法察觉'。”
“肉眼?也就是说它们具有眼睛这种视觉器官吗?”兰佩佩打断了周毅的话。
“事实上,根据它们的描述,它们的外貌和地球上的虫子十分相似,具有较多的肢体和更加强大的复眼视觉。”
“那它们沟通的目的是什么?”
“寻求帮助。它们的恒星已经走向了毁灭的边缘,被它们称为“她”的那颗恒星已经进入了生命的最后时刻,即将坍塌成白矮星,毁灭恒星系统的一切。”
“它们能够去所处恒星系统的每个角落,但是却并没有跨越恒星系的能力,因此它们希望能够通过在宇宙广播来寻找能够帮助它们的文明。”
“可惜的是,它们遇到了尚处于襁褓中的人类文明,我们甚至都没有能力离开自己的行星。”
“我们试图去询问更多的信息,类似于可控核聚变的达成方式,但是当它们得知我们并没有能力帮助它们后,便和我们失去了联络,我们发出的任何信息它们都没有回。”
“那你们邀请我的目的是什么?”兰佩佩问道。
“我们在这几个月的沟通中了解到最多的就是关于它们所处行星环境的描述,我们想让你作为环境生物学家让我们同它们再次取得联系提供一些帮助,又或者利用这些已知的信息做出进一步的探索,完全是聊胜于无。”周毅无奈的叹了口气“无论我们如何尝试,它们都不愿意对我们的信息做出任何回答,我们已经尝试许许多多的词汇,都没能让它们做出回应。”
“赤焰计划的根本目的就是获得外星生命的科技,但是此次我们唯一获得的信息就是知道了恒星死亡的过程。”周毅摇了摇头,把一份文件放到了兰佩佩桌前“这是我们近三个月以来的沟通记录,你可以在天文中心这里随意观看,希望你能创造奇迹,兰教授。”说罢,周毅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走出了会议室。
兰佩佩望着那叠薄薄的文件,她明白这是两个文明的首次接触,也是一个宇宙的孩子面对无限且悲观的宇宙无力的哭喊。
在天文中心的前几天让兰佩佩十分的压抑,尽管周毅告诉她签完了保密协议就可以随时离开,但是科研者那不服输的死劲让兰佩佩看了那份文件一遍又一遍,试图分析出一些新的东西。
文件里的内容和周毅先前描述的大差不差,当人类问了一堆关于科技的问题时,对方回避了一切,介绍了自己的行星环境以及恒星即将塌縮的情况。它们所处的行星环境十分稳定,星球的中纬度地区地形极其平坦,稳定的化合物和固液态平衡让天气一年240天(它们行星的周转时长)都是晴朗的。
突然,兰佩佩注意到了人类曾经问过的一个问题:“你代表你们吗?与我们沟通的个体能代表整个文明的意志吗?”很显然,赤焰计划负责沟通的部门十分谨慎,在不明白对方的社会结构和沟通组织的定位的前提下,人类不敢冒险。
外星生命对于第二个问题表示了肯定。但是对于第一个问题,这些外星生命却很奇怪的没有做答复。说奇怪,是因为为了双方沟通的便捷性,对于每一个问题都是会做出明确且精准的回答的,如果不是就一定会说不是,而不是会完全无视这个问题。
在之前的沟通中,人类问过:“你们的语言是什么?”外星生命的答复是“无法理解你们的问题。” 对此的解释应该是它们并没有语言,可能是通过其他方式直接传递想法。但是对于上面的那个问题,外星生命既没有表示“它们不理解”,也没有对于“你代表你们吗”这个问题表示肯定或者否定,这让兰佩佩产生了疑惑。
在和语言学家沟通后,他们给出的解释是对方的意义表达方式里可能将“你代表你们吗?与我们沟通的个体能代表整个文明的意志吗?”这个两个问题认成了同一个问题,因此统一做了回答。但是兰佩佩还是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
沟通的文本实在有限,她也没有一个确定的研究方向,她和一些后来进入天文中心的同行探讨过对方是类似于蚂蚁那样社会性昆虫的种族,因为在沟通中对方对于“我”和“我们”以及“你”和“你们”的概念并不是分的很清,但是对方行星环境的稳定性根本没有必要演变出如此复杂的社会系统,也没有必要完全衍生出某个“蜂后”来统治整个文明,在她的基因决定论的观点中这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思考,那么她的整个理论都会被自己推翻。
三个星期过去了,兰佩佩也没能取得任何进展,她总感觉自己有所发现,这种如梗在咽的感觉令她十分不适,但是她除了赤焰计划还有其他的本职工作要做,于是她只好草草收拾行李离开了兰州。
这是成都难得的有太阳的一天,兰佩佩漫步在天府广场,周围满是高耸入云的建筑,但这座城市总是给她一种独特的感觉。
刚刚参加完一次学术探讨的兰佩佩走在天府广场的大街上,突然一个鬼鬼祟祟的男人靠近了她“小姐,需要博物馆的门票,只要20,不用你排队!”
兰佩佩有些半信半疑,四川博物馆就坐落在天府广场的一旁,远远望去排队的人如同春天搬家的蚂蚁,博物馆黑色的建筑风格透露着历史的典雅和庄重。“真的假的,真不用排队?”
“这个是内部门票,做了记号的,你过去给售票员看他们就会把你带进去。”男人又瞥一眼周围,语气急促的说道。
“行,我买。”作为全国闻名的科学家,兰佩佩想要走特殊通道进博物馆其实也是一个电话的事情,但是她不喜欢麻烦别人,再加上这次来成都的机会难得,她就掏出了20元交给了那个男人。
男人欣喜的拿了钱,将票塞到了兰佩佩手中,就混入了人群消失不见。
“小姐,这个票是我们给成都市的小学生的专供票哦,不是特殊通道票,还麻烦您排个队。” 面对好不容易挤到人群前的兰佩佩,博物馆的售票员头也不抬地说道,这已经是她这个月第五次收到这种票了,“您应该是被骗了吧,博物馆只需要预约就好啦,不需要花钱的。”
兰佩佩哑口无言,望了一眼排了至少200米的队伍,叹了口气。 突然,队伍前列传出来一个声音:“我的天啊,那不是兰教授吗?”
“哇,真的是兰佩佩!”
“兰佩佩是谁啊?”
“我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生物学奖的天才啊,你这都不知道!”
此时正在维持秩序的一位工作人员冲到了兰佩佩面前:“兰教授!很抱歉很抱歉,我们提前不知道您来了,来,请!我带您从特殊通道进去,您是我们国家的骄傲!”
兰佩佩捏了捏额头,向人群道了个歉,跟着工作人员进入了博物馆。
跟随着工作人员的指引,兰佩佩参观了这座西南第一博物馆,在一个画面前,她突然停住了脚步。
“这幅画能给我介绍一下吗?”
“我的荣幸,兰教授!这是我们的特色藏品清代的《吴历松亭垂钓图》,纵148.7,横30.2厘米,纸本,水墨山水。画中景色郁茂,布局饱满,层峦迭嶂,山径蜿蜒,有溪河宛转其间。松荫下一水榭,一人凭栏垂钓。画右上题写:“读书有得,然后见山见水。触物生趣,胸中了了,自能笔合古人。请以质之青屿先生。”款署“甲寅六月十日吴历。”下钤“吴历”一印。又款曰:“乙卯小春弟许之渐奉寄良老门年兄清鉴”。钤“之渐”一印。”
“是一个人的垂钓图吗?”
“是的,我个人也非常喜欢这幅画,我觉得它以个人的孤独感衬托了我们人类的社会性,如果您仔细看,山水林石鸟鱼,都不能缓解一个人的孤独,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理解啊啊哈哈。”负责兰佩佩的工作人员是一个年轻的姑娘,面对兰佩佩没有那种身份尊卑造成的拘谨,她开着玩笑说道,“我知道您到现在都是单身,果然像您这么优秀的女子根本没有男人能配得上你,孤独自傲!”
兰佩佩笑了笑,看着那幅垂钓图陷入了沉思。
“我认为对方和地球上的蚂蚁等社会性昆虫一样,具有一个类似于蜂后蚁后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掌握着整个文明的决策。”在兰州进行的最后一次讨论会议上,来自英国的一位华裔博士说道。
“外星生命的很多回应都证明了这一点,它们的个体应该很少存在自主决策的意识,就像星河战队里的那些昆虫外星人一样。”那个博士又补充道。
“我不同意,它们稳定的行星环境根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演变出这种社会形态。”一个社会学家比划着“蚂蚁和蜜蜂的社会形态都是有者需要分工获得食物的需求才会产生的。”
“那你还不如说只有一个外星人呢!反正环境都很稳定了,还需要什么其他人。”生物博士讽刺道。
“没错,我认为我们至始至终沟通的文明,有且只有一个个体。” 突然,兰佩佩的发言吸引了所有的目光。
“不可能!一个文明不可能以个体的方式存在,它无法拥有那么长的寿命去创造出一个能够进行跨越光年沟通的文明。”很快,有人反驳道。
“如果它是无性繁殖呢? 就像单细胞生物那样?”
“我们人类的诞生是由于基因传递所需要的变异,地球不同的环境促使我们不停最能传递我们基因的形态,在DNA核苷酸上的碱基序列不断链接的基础上犯错,适应环境,才有了各式各样不同的物种,也有了如今地球上最聪明的物种---人类。”
“但是如果它们的基因没有犯错呢? 由于环境的稳定性,那个最原始的单细胞根本不需要进行进化,它只需要能够满足最基本的一些事情,移动,进食等......”
“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每当它的生命周期到达尾声,它就会通过无性繁殖“克隆”一个新的自己,承载着自己的想法和记忆。”
“稳定的行星环境给了它无限的时间去发展科技,只要有了最基本的移动能力它就有了发展科技的可能。”
“也许在时间的长河中,在无尽的时间中,它就有了探索的欲望,这就给了它的基因想要延续的目的。”
“这就是它为什么没有语言的原因,因为整个文明只有它一个个体,这就是它无法理解它和它们的原因,因为在它的想法中,它就等于它们。”
“在很长很长的时间里,它一个人发展文明,一个人克隆并复制自己,它的基因不会犯错。它不需要复杂的情感,也不需要语言系统,它需要的就是发展文明并且将自己复制下去,在漆黑且遥远的那个星系,它一直是孤独的。”
“它的适应能力很强,我们的语言学家也发现了随着沟通的增加它的文字逐渐拥有了情感,也就是说它也一定会感到孤独。”
“但是恒星的生命周期比它的发展速度更慢,恒星要爆炸了,因此它来不及掌握能够逃离恒星的科技了。”
“整个文明,没有它们,就只有它。”
话罢,全场没有人发出一丝声音。
赤焰计划的高层并不是很能接受兰佩佩的观点,但是由于并没有其他的办法,他们还是尝试性的发送了一条信息----“我们的文明具有很多个体。”
就在所有人都交际的等待的43个小时的信息周期后,天文中心截获了2个月以来的第一条信息---“除了你还有其他的文明?我不是很能理解。”
它们,或者说它的这段话验证了兰佩佩的观点,人类一直在沟通的,是一个个体的文明。
接下来,天文中心将人类的历史,关于物种起源的猜想,以及对于它的文明的兰佩佩的推测都以相对精简的方式发送了过去,又过了一个信息周期后,人类得到一个奇怪的问题。
“我明白了,我是我,你是你们。我们的文明内部构成存在数量上的不同,这真奇怪。”
就在人们依旧在争论该回复什么时,下一条消息被截获“但这仍然改变不了什么,我的恒星仅有20天的时间了(在之前的沟通中双方明确了各自的时间单位,这里是经过换算的)”
此时,兰佩佩提出了一条建议,人类这样回复了它。“我们可以让你和14亿个体分别沟通。”
以中国航天局为首,工程师加班加点的研制出了一款手机软件,直接将兰州的引力波装置作为服务器,将软件同“它”的沟通连接到了一起。
在最后一次和赤焰计划的沟通里,“它”表示愿意和人类内部各自完全不同的个体接触,随着它掌握人类的语言(其实是中文),它也一定程度上有了人类的情感,在无限生命的最后时刻,它有了一种奇特的感觉。
“那是孤独。”兰佩佩想道。
在官方的大力推动下,这款APP登上了各大应用商城。短短的11天内,这款app的下载量总计到达了可怕的11亿次,有人和它探讨了生命的起源,有人问到了戴森球的制作方法,有人获悉了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当然,更多的人的怀着好奇和感慨,和这个远在光年之外的它聊了感情,聊了房贷,聊了加班。
20天后,APP悄然下架,整个人类却在这个光年外的它的帮助下,走向了另一条道路。
兰佩佩望着夜空,兰州的郊外极其适合观察夜相,漫天星空让兰佩佩想到了它。
“恒星死亡的最后过程,起码有宇宙另一侧的数亿个体陪着它。”兰佩佩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