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听雨轩笔记》 清 清凉道人述 (十八)

2023-09-21 20:52 作者:三步一颠  | 我要投稿

余记 十一 绍兴兰亭边有一座天章寺,这里是南宋时期的陵骨处,埋葬着唐玨、林景熙等人,按年代来说,天章寺属于古刹。 康熙年间,寺里有位叫静修的僧人,他擅长看风水,以为山门的朝向不佳,将原来朝南大开的山门,改为朝东大开。 静修死后,他的弟子雪凡成为主持。一天,有人来找雪凡,此人自称姓刘,住在处州青田。刘某对雪凡说“自己从小就很仰慕绍兴的山水,能不能借住一段时间,好让我饱览千岩万壑?”雪凡允诺。 刘某在天章寺住了一个多月,他和雪凡很聊得来,有回刘某私下对雪凡说“我是文成公的后裔,文成在这里埋了不少银子,按算起来,今天应该是被挖出的时间,我们三七开,您三,怎么样?不是我贪心,因为按照我家族的遗命就是这样记载的。” 雪凡问“那银子埋在什么地方?” 刘某说“在山门的石槛下。” 当天夜里,刘某和雪凡前往挖掘,竟然一无所有,刘某怅然而去。 几天后,雪凡忽想起,此山门之前被师父改建了,原本山门是朝南,如今是朝东;那夜我挖的地方,就不是刘某祖训所说的地方了。他来到原本山门的位置,找到石槛处往下挖,掘到三尺左右,见到一石板,石板下面压着一个小缸。雪凡挖出小缸,打开小缸,发现里面装满了黄白之物。后来,雪凡在寺殿的左夹室中安置文成公的牌位,每天早晚礼拜。 天章寺石槛埋银助后裔这个传说,世俗坊间人聊天时都会提到,有好几种说法。但是天章寺埋银的地方,为何文成公没预测到日后有人改山门的方向呢? 又,我家乡小南门外的际风桥的西边有座东圣堂,内里供奉真武的塑像,此真武披发仗剑,足下踏一龟一蛇,由于年代久远,塑像蒙尘彩色斑驳。 某天,有乡人进入东圣堂,以手中的烟管头叩龟背,听到其声铿然,遂以为是铜铸造的。他环顾下四周,发现无一人,于是将龟抽出,而后捡一砖头,嵌入代替。 乡人回家后磨洗龟,见龟是紫金打造,忙取来工具将龟敲碎,带到远方售卖,乡人也因此致富;他回乡后,宣布自己要出钱翻修东圣庙,人们皆为之宣传。后来,有人说那只紫金龟是文成公所藏。 我还是小孩的时候,在南塘读书,现在经常来往于永泰,每回都会经过我读书的地方,那地方此刻仅剩下这座东圣庙,此庙翻查历史大概一百多年,肯定不是文成公时期的,那么谁在真武脚下放如此贵重的紫金龟呢?真无法知道。 这二件事,发生在乾隆三十年间。 (注:文成公即是刘伯温) 十二 郡城住着一位叫钟跃三的人,他家是世族,有一孙子在身边,儿子很早便过世了。孙子叫克声,小时候就很聪明。 跃三的邻居姓嵇名敬中,是我家乡新市人,因在郡城开米店,故全家迁居到郡城。敬中有个女儿名金姑,与克声同岁,人端庄美丽;小时候两家曾开玩笑说他们二人是夫妇,当时二人虽然还是小孩,听了也很喜欢。 长大后,钟跃三请蹇修(伏羲的臣子,专管婚姻,后指媒人)到嵇敬中家议婚。但敬中以钟家贫穷推辞掉。没多久,嵇家全家回乡,从此再无音讯。 克声未冠游庠,到岭南求谋衣食,当时有位幕客叫曹慕唐,他很欣赏克声,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克声为妻,初婚的夜里,曹家女儿梦见一女子走入房间,指着克声,对曹家女儿吼道“这位是我丈夫,我们自幼聘定,你怎么可以仗着你父亲的势力,来夺去我的丈夫呢?” 曹家女儿醒后,觉得特别怪异,怀疑克声有悔前婚另娶,但也不敢问克声。之后,曹家女儿每晚便会梦见这女子来指责她;实在受不了了,她告诉克声自己作的梦,克声一脸茫然,极力说根本没这样的事。 女儿也把这事告诉父亲,慕唐找来克声的同乡问这件事,同乡说“克声家很穷,没人肯嫁他。”慕唐听后,认为是自己女儿太敏感,才会作这样梦,回家后对女儿说“梦是幻境,没什么根据,别胡思乱想。” 几天后,曹家女儿又梦见女子来指责她,二人便你一言我一语吵了起来,正难分难解时,忽然有个老人出现,他对女子说“她和钟生注定有六年夫妻缘分,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六年后钟生自然是你的,这时你来争是没什么用的。”女子听来老人的话后,点点头,而后低头离开。之后,曹家再没梦见女子来指责她。 六年后,曹家女儿果然离世,克声办完后事,觉自己很久没回故乡了,于是向慕唐告辞,说要回家乡。克声回家乡,忽想起死去的夫人说过梦见有女子说自小聘定婚姻,心想“会不会是嵇家?” 克声动身到新市打听,此时嵇家夫妇已经过世,人们都不知道女儿去哪里了? 乡人知道克声的夫人已离世,有很多人前来说媒,但皆不如意,跃三的女婿徐霞路是新市人,他有位杭州的朋友叫嵇远明,有个女儿年纪二十多,于是前往替克声说媒,没想到很顺利。 二人成婚,新娘卸妆后,克声觉得眼熟,仔细看原来是金姑,虽然已经十多年没见面了,但金姑的容貌依然能认得。克声很高兴,说他到新市没找到她,询问金姑行踪。 金姑说“离开郡城回到新市后,父母便相继离世,自己又无兄弟姊妹,叔叔接她到湖广居住,后随叔叔远明到杭州开米店。叔叔怕以后来求婚的人嫌我孤寒,便认我为女儿。那天听有姓徐的来为钟家议婚,经他介绍我已经知道是为你提亲的,我当时暗自高兴,当时叔叔完全不知道我们有这段因缘。”停顿一会儿,金姑又说“我在六、七年前,经常梦中和一女子吵架争夺你,后有一老人劝告,才未再梦见。”克声将在曹家的事向金姑说了一遍,果然吻合,此刻他们明白是宿缘断而复续,从此二人更加恩爱,生下一子一女。 克声婚后依然去找慕唐,后成抚台幕僚。某年抚台奉旨保举幕宾,推荐克声,克声应聘入仕,任官职到郡守,退休后在弁山东边建一别墅,与金姑偕老。 克声的别墅名为“璧合”,大概是隐喻往事吧。 十三 我家乡有位姚君寅工,住在南门的射圃前。 某天晚上他听到厨房发出“谡谡”的声音,心中怀疑有小偷,于是悄悄起床潜到厨房外观察。姚君见到厨房里有三团火,最大的像碗大;火的色泽微青,三团火在厨房内一直旋转,旋转一段时间后,各自入钻入后墙西北角消失。第二天还是如此,姚君将此事说给好友听,有人认为是藏金所发出的火焰,但也有人以为是鬼火,议论不一。 姚君以前学过天蓬咒,决定用它试试。晚上,带着红豆,躲入厨房。三团火焰再次出现,姚君于躲藏处现身,口念咒,朝火团洒出红豆。此时火发出“噼啪”声,顿时火焰生高到一尺多。而后一天一天渐渐高到人身大小,看外形像个人。 形成人形的火,白天虽然看不见,但家里总会发生奇奇怪怪的事。比如柴房无缘无故发生火灾,或者厨房忽然冒出浓烟,桌子、椅子会自己移动,污水凭空而落,姚君家如此被骚扰了整整半年。 自从这事发生后,姚君四处请道人、僧人到家礼经忏悔,放焰口,求怪东西离开,但无任何效果。某日有人向姚君推荐高池贝炼师,说“此人道法高妙。” 姚君虔诚前往祈求,贝炼师听完叙述,他静坐一会儿,对姚君说“这是您家中的一些旧东西在作怪,此时它气候还未成熟,不用我亲自去,用符咒驱赶就可以了。”贝炼师说完,又嘱咐姚君“您先遣家眷到亲戚家住,然后将屋子洒扫干净,在庭前建一坛,然后在门前烧一盆炽热的火。” 第二天五更时,贝炼师写了一道符在弟子的手上,又在一纸上写了一道符,令弟子前往姚家。弟子来到姚家门外,放开手掌将符从门外放入,此时犹如有东西被丢进姚家,家中蓦然响起一声霹雳,震得屋瓦颤动,满室烟焰,室内像是有人马跑动,喧闹不已。 姚君和贝炼师的弟子走到庭下坛台前,跪拜后焚符,顿时又响起一声霹雳,烟焰中见一只靴子立在坛上,紧随一如雪光亮的刀光闪过。姚君吓得跪伏坛下不敢仰视,故他当时只看到靴子,不知道来的是谁? 坛上的人须臾消失,雷声响得更急,见有三件不到一尺的东西从厨房内室冉冉而出,仔细看是敞筅帚樁,它们从坛前经过,而后越走越快,俨然有人在后面驱赶它们,走到门前,其中有二物自己走入炭火中,刹那白气上腾,腥臭无比。另一出门后过牌楼街到溪边,自己滚入溪水中。 天一大亮,姚君去找贝炼师,求来一符纸贴在家中镇邪,从此家中宁静如初。那晚姚家霹雳大作时,邻居只听到“殷殷”的声音,并不知道姚家在驱赶怪物。 这件事发生在乾隆七、八年间,是姚寅工的儿子建侯亲口说的。 十四 广西梧州司马李公在乾隆戊寅年兼任管理苍梧县,司马李公明理有才华,治理有方,不留悬案,民间也没人敢拿虚事来妄加指控他人。 苍梧西门外櫪木桥有位叫余阿吕的人,他控告逆仆邱以诚殴打主人。公接了此案,当面问询阿吕。 阿吕说“邱以诚在康熙五十九年卖身于我父亲为仆。乾隆二年,我父亲离世,当时家中贫困,无法养活仆人邱以诚。便让邱到外面谋生。现在邱以诚已经是位富人,小人依然贫穷,我前往邱家提及他现在仍然是我家的仆人,希望他能拿钱赎身,我也好利用这笔钱糊口。但邱以诚昧着良心不承认,并出手狠狠揍了小人,您看这是伤痕。这是当年他亲手写的文契,请老爷详览。” 公听完阿吕的叙述,派衙役传唤邱以诚到案。 邱到案后,说“小人在驿前马竹簰上开一家米店,阿吕屡次来我店里赊米,到现在他已经赊了十千左右,我这里有账簿作为证据。今天我去找他要米钱,可是他不肯给钱,因彼此争执,而相互殴打;我承认我确实殴打了他,但说我是他的家仆,这是凭空诬告。” 公拿出阿吕提交上来邱以诚亲手写卖身契,说“你按上面的字照抄数行。”邱抄完后,公见笔迹相似,随即厉声诘问。邱此时大声痛哭,流涕嗥叫,坚决不肯承认,看他的情形好像被冤枉了。 公见如此,一时也无法判断谁是谁非,于是先退堂改日再审。公退堂后,找幕友钟灵泉商量,钟沉默良久,而后起身到别屋取来康熙字典以及当时的宪书,他翻宪书到后面几页,浏览了一会儿,对公说“这张文契是伪造的。您看邱姓原本应当无阝旁,到雍正年,因为要避圣讳,才加了阝旁为邱,这卖身契是康熙五十九年的,在当时邱字应该无阝才对,如今这卖身契上面竟然是写邱字,可从中看出这张卖身契是伪造的。再按邱以诚的供词,他今年四十八岁,以此年纪,他应该出生在康熙五十年辛卯,到五十九年,邱是十岁,还是个幼童,怎么可能写出如此端正的小楷呢?您再审时,严厉讯问原告,自然能获得实情。”公听了直点头。 公再审时,严厉讯问原告阿吕“邱如何在十岁写出如此端正的小楷?”阿吕此时俯首战抖,无法回答。 公再问“这卖身契是谁写的?”阿吕最初还在狡辩,公威吓要动大刑,才说“小人和以诚原本是好友,我求他资助,被拒绝,后又来索欠款。小人认识位叫朱阿良的人,他擅长模仿他人的笔迹,小人也知道他和以诚有矛盾,去找他商量,阿良让小人取来以诚的字,他于是伪造这卖身契,吩咐小人利用它来诬告等等...” 公派衙役拘捕朱阿良到案,公令阿良模仿写字,果然如阿吕所说,确实很擅长模仿他人笔迹。公重惩二人,并收监。替邱以诚追回欠款,邱焚香叩谢而去。

《听雨轩笔记》 清 清凉道人述 (十八)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