篙起篙落,泛排而歌,这儿的排工靠竹杠撑出了幸福生活!

“九曲竹筏粼并波,客来客往有几多”
——《九曲泛舟》
这首诗词描述的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武夷山里的九曲溪。
对于当地竹筏排工来说,
九曲溪是他们的母亲河,
许多人靠着这条河流逐渐脱贫致富,
竹筏排工黄荣生也是其中一员。
退伍转业考取竹筏排工
海事部门助力贫困户就业
三十多年的撑排生涯,
黄荣生实现了从贫困户到小康户的转变。
遥想当年,黄荣生说还得感谢
当地海事部门铺就了这一切的开端。
黄荣生出生于
武夷山星村村的一个农民家庭,
从小家境贫困。
1985年部队退伍回乡后,
他选择成为一名竹筏排工来改善家庭条件,
而这条路一走就是三十多年。
黄荣生:
当兵回来的时候父亲去世了,自己刚好又结婚生子,感觉家庭比较贫困。作为武夷山人,武夷山旅游的发展对我们老百姓来讲是非常好的致富门路。所以那时候有招考员工,我第一时间就参加报考。
作为一名优秀党员和部队转业军人,
黄荣生当时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被录取。
但这条脱贫路子的开端
却并没有他想象的顺利,
一笔300元的培训费把他劝退了……
武夷山地方海事处负责人 兰毅斌:
到我们实际培训的时候他没有来参加。当时我们觉得很奇怪,就去找到他了解。经过了解他家里面经济比较困难。 那时候有一笔培训费大概300块钱,交不起。在了解了黄荣生的家境后,
当地海事部门为其免除了这笔费用,
帮助其顺利就业。
从贫困户到奔小康
竹篙一杆一杆撑来回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在黄荣生看来,
海事部门帮助他开启了脱贫的道路,
带着这份感恩,
他也用自己三十多年的奋斗坚守,
一步步去铺就奔小康的道路。
起早贪黑难见人影,
是黄荣生儿子黄龙斌儿时
对父亲最深的印象,
直到自己也成为了一名竹筏排工,
他才逐渐理解了父亲多年的辛劳。
勤劳努力、吃苦肯干。
黄荣生说这样的特质
不仅是他所一贯坚持的,
也是武夷山九曲溪漂流里
一代代排工所传承下来的优良品质。
这也让大家如今都尝到了甜。
排工技术传帮带
助力九曲溪旅游更加兴盛
作为排工队伍里的老师傅,
黄荣生还有一年就要退休了。
他说,即使如今生活变好了,
做人也不能忘本,
要继续发挥余热为母亲河、
为家乡旅游业做出贡献。
黄龙斌:
我师傅就是我父亲,技能讲解都是他教我的,游客上竹筏的欢迎词啊,一些交流的方面,因为我们刚开始也很腼腆,这些都是由他一手带出来的。篙起篙落,泛排而歌,
美好生活要靠双手来创造。
代代传承,不忘初心,
黄荣生说,接下去更要为
家乡旅游业作出更多的贡献,
才能让美好生活生生不息。
黄荣生:
不光我们这代人,还要子子孙孙,把九曲溪母亲河发扬更大。所以我一定要把我在九曲溪的技巧技术传给下一代的年轻人,让他们更好地为广大的游客服务。让来到武夷山的客人,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