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经阁偷学武艺
金庸先生的《天龙八部》很多人都看过,萧远山,慕容博,潜伏少林寺藏经阁偷学武艺几十年,包括鸠摩智。
几十年下来,勇猛精进,功夫都算练到了一流水平。扫地僧慈悲,每每在他们偷学武艺时都会在旁边放一本法华经。 希望他们内求,内省,重视修行,觉醒找到真正的那个幸福。但他们被自己的业力因果习气所迷,从来都视而不见。 慕容博,萧远山,被仇恨所迷,鸠摩智被贪心所迷。随着技艺不断的提高,与之而来的就是三人都着魔,并且危及生命。
直到最后,扫地僧使出霹雳手段,暂时让他们失去生命。再使其彼此借用内在真气四掌交融才保留性命。 也就是用大我的和解,宽容,接纳,允许的方式,来化解小我的仇恨戾气。最终二人受点化回到原点修行。 二人内在都匮乏,都有一个执着自我幸福的标准,萧远山的标准是妻子健在家人团圆。慕容博的标准是想复国。当各自标准跟现实冲突对立,就会在外面事件上,随着小我的贪嗔痴,各种打转,企图找到幸福。其实是背道而驰。有道无术,术尚可求也,有术无道,止于术。 没有做到随顺因缘,所以越搞越糟糕。 现在的大多数人不也如此吗?事情发生后,把自己内在匮乏的小我(自卑,恐惧,占有,抓取,多疑,傲慢)投射出来。不允许,不肯,不认,希望事情不要发生,一直在事件里打转,抽离不出来结果把自己或他人都搞的很内耗,分裂拉扯,疲惫,病痛。
要记得,一切的发生只有必然,都是受业力因果习气的支配。本该如此,认不认都是如此。这是过去的种子开花结果了。也不要去定义成好坏对错,所有事情只是一种当下的能量状态。好比天空,有时晴有时阴,只是一种状态,没有好坏。是状态,就会变化。当下内在的能量就是匹配外在的状态,所以,改变事件不如改变内在能量。 怎么改? 外在事件就是我们内心一个投射,内心是投影源,外在事件是戏。内在有什么外在才会演绎什么。本质是让我们外要随顺因缘,既已如此,那就如此吧,停止在事件上的纠结。 内要回到当下觉察反省自己,看看有哪些潜伏的匮乏点或创伤觉受,或限制性的信念定义。找出来。停止在外面事件上反复无常,回到当下去修证提高。所以更希望大家不要再叙述事件,因为没意义了,关键在于借事件内省觉照修证提高自己。内在一变,外在就变。不然类似事件,还会循环往复发生。 外在是来考核我们,去感谢一切的发生接纳允许一切,不再定义,当你允许的时候,奇迹就要发生,死水要变活,困境要翻转。 祝福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