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世妖王》版大圣上线就遭吐槽,神话人物成国漫选材的双刃剑?
近日《再世妖王》宣布2020年在全球公映,再世妖王的预告一经发布就引来了网友的吐槽,吐槽的重点有两个:“这烟熏妆的猴子跟隔壁的哪吒很像”,“为啥又是齐天大圣孙悟空”,这就涉及到另外两部国漫里程碑式的作品《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大圣归来》,网友对于《再世妖王》吐槽的核心是这部作品是否存在蹭热度和抄袭,由于《哪吒之魔童降世》和《大圣归来》的珠玉在前,观众对后续同题材的作品多了一份审视,神话人物选材成为了国漫选材的一把双刃剑。

《再世妖王》抄袭哪吒?时间上做不到
在预告的剧情中,周围人对大圣的认知是一只“只懂作恶的妖”,而大圣对此的反应是“那我就恶给你看”,最后却是大圣大战群妖的场景,从预告所展示的信息来看,这位大圣的妆容、故事梗概跟《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剧情梗概确实“很像”,”两者都是走主角不被世界认可—主角黑化—主角救世的故事主线,由于影片尚未上映,所以不清楚《再世妖王》想要表达的思想内核,所以现在单凭一个预告就断定《再世妖王》抄袭就为时过早了。
此外《再世妖王》的立项时间是2014年,而《哪吒之魔童降世》是在2019年7月上映,制作方在14年的时候也预料不到未来有一部《哪吒》会大火吧?即使是制作方在看到哪吒大火后想要改剧情,但动画制作的过程是十分漫长的,剧情重写就意味着动画的场景、打斗、对话、角色都得推翻重做,加上今年疫情的影响,《再世妖王》在时间上根本做不到。

《再世妖王》与《哪吒之魔童降世》都选择用烟熏眼妆来体现出角色与神话故事中角色的不同,先从形象上打破观众的固有认知,以此来达到角色形象的初步颠覆,这里应该是导演们的想法相同,因为人物形象的设计是动画制作时的一个关键,人物形象通常是在动画制作的早期就已经定稿,一般不会在大后期再去修改,这样等同于将整部作品推倒重来。
观众对于《再世妖王》是否抄袭的质疑其实是好事,当观众对抄袭、低质的作品自行抵制,本质上是观众的欣赏水平提高,市场能够对低质作品进行自发性的淘汰,才会让高质量的优质作品有更多的存活空间。

神话人物选材成为国漫走向市场的双刃剑
我们再来说说“为什么又是大圣”的这个问题,随着近几年国漫制作技术的提高,优质国漫开始拥有更多的市场,摆在国漫制作面前的难题只有两个:IP和剧本,剧本是影片质量的保障,IP则是前期宣发的关键,从无到有的去制作一个IP的难度过大,所以国漫的制作通常会在成熟的动漫IP和知名角色中做选择,而我们华夏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化中诞生了不少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这些神话人物是国漫改编的现成大IP。

《大圣归来》的成功让许多动画制作公司看到了神话宇宙的市场潜力,所以在近几年大热的国漫,大多都是以神话人物为选材进行故事改写的作品,《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以及正在热映的《姜子牙》就是这类作品的代表。用神话人物作为选材的好处,是观众对角色自带的认同感,观众对角色本身就十分熟悉,所以剧本创作上可以留出更多的时间去讲好一个故事。

观众对于神话人物的熟悉对于剧本创作也是一把双刃剑,观众对于神话人物的原有故事十分熟悉,而动画是要对这个神话人物进行二次创作的,在合理改编的基础上不丢失角色原有的精神内核,并让观众认可这个全新的角色,这在剧本跟角色创作上是很困难的。以魔童降世的改编为例,魔童降世减掉了哪吒闹海和哪吒自尽的经典桥段,将哪吒与龙王的恩怨转化为哪吒对偏见的抗争,但在故事中却没有去掉哪吒对于命运的抗争这一精神内核,从而让这个“丑萌”的哪吒成为了观众心里的经典角色。

神话人物选材的另一个双刃剑就是题材撞车,从后续要上映的电影名单来看,以孙悟空作为主角的还有《再世妖王》跟《孙悟空之噬天魔猴》,以哪吒作为主角的有《哪吒重生》,有《大圣归来》与《哪吒之魔童降世》珠玉在前,后续上映的孙悟空、哪吒题材的国漫总会被拿来比较,观众对于这类作品的期许就是达到或超越前人的效果,这对于后续同题材作品来说是一个重大考验。
观众对于“为啥又是齐天大圣孙悟空”的吐槽,其实是想看到更为多元化的国漫角色,光线传媒正在制作的封神宇宙之所以让国人期待,正是因为国人对这种拥有自家文化的国漫已经等了很久了,我们想看到孙悟空、哪吒、杨戬、姜子牙这样耳熟能详的角色出现在大荧幕上,但更希望能够看到更为多元化的角色出现,去一步一步构建起一个不逊色于他人的神话宇宙。

喜欢的朋友可以点个关注,欢迎一起在评论区讨论剧情哦。你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