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观井盒盒盒井“我们如何提高审美感”有感--我对艺术的思考

2020-11-23 17:25 作者:Rainer心雨  | 我要投稿

艺术的起源,或者说我们曾经认识的艺术,都是和生活紧密相关的。我认为的最早的艺术是在原始社会的祖先崇拜以及原神(就是只在一个小团体中所崇拜的神,并没有普及)崇拜。这种崇拜来自于对生存的恐惧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而释放压力的来源或许就是制造一个环境,来缓解由现实所带来的恐惧。

我对艺术的定义是:由思想、情感驱动,用一定的媒介记录下来的,就叫做艺术。最简单的情感莫过于喜怒哀惧,在这四个基本情感与环境的互相作用之中,得到不断的成长,而随着技术的进步,媒介也变得不断丰富起来。

到了封建时期,或是帝王或是教会都强调艺术的崇拜性,首先,他们是最大的发声者,他们掌控着艺术的发展,;其次,他们需要确保权力不被剥夺。所以艺术的发展就一定是要符合个人或者说是小集团的利益的。

而到了近代科技的发展不仅仅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还带动了艺术向崇拜性向政治性的转变,这里我倾向于用“普及性”,即向人们普及一件艺术品之中的艺术价值。可以说,这个主流的思想仍然没有改变,即使到了今天,流行的文化除去政治思想的持续性之外,其发展总体上还是以大众化的普及为主要目的而不是以挖掘深度,拓展高度为主要目的。

在这样的趋势之下,艺术是要进行深挖还是仅仅承担了普及艺术性的问题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思考的。诚然,艺术的深度应该是引领时代的,至少在逻辑上是这样。而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回顾历史就能发现,艺术的发展是很大程度上依赖政治经济的。只有那些排在艺术前方的政治经济进行了发展,文化才可以发展,那些为了发展艺术深度的人大多都将精力放到了对抗文化发展速度过慢的事实之中,企图用自己的力量推动整个艺术的发展,一些人的确获得了成功,成为了跨时代的人物,例如贝多芬,达芬奇,但这仍然属于极少数人。

很多人都会因为这样的艺术进步而丧生,到今天仍有存在,但是到现在,我想谈谈关于信息的价值。

众所周知,我们处于信息时代。接受信息的速度飞速发展。而信息的重量大多来源于其载体,而不是信息本身。甚至可以说,如果载体过小,那么信息本身的价值再大,在别人看来都是微不足道的,而如果载体本身的影响力很大,那么信息的重量并不需要很大。艺术也是如此,一部好的作品可能会因为制作者的影响力过小而沉底,一个平平无奇的内容反而会得到大众的关注。那么,如果要继续追求艺术的话,就需要从更深的位面去思考,回归艺术的本质。

艺术的本质,是通过载体表达情感思想。在我看来,好的艺术作品首先是要尊重自我的,即不被外界所扭曲情感思想与作品之间的链接。然后,就是需要尊重时代,我们是生活在时代中的人,如果超脱时代进行创作,要么会被时代毫不留情地淘汰,要么就是带动了时代的发展,当然,这样的话就不仅仅是艺术的东西了。但无论如何,无论是表达时代还是带动时代,都是基于时代的,假如要与时代决裂,那就不能说是好的、优秀的作品。


观井盒盒盒井“我们如何提高审美感”有感--我对艺术的思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