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
关于情商的解释不能从这个词本身去寻找,而是要到问题的定义中。问题有一种分类:结构良好的问题,以及结构不良的问题。如图

由此可以引出:情商是解决结构不良问题的能力,相对的,智商就是解决结构良好问题的能力。
但对于结构不良问题来说,其目标是不确定的,甚至可以说没有正确答案。此时,情商的判断标准就不能以目标为导向,或者说,应该是以一个永恒的目标为导向:利益,即为与问题所链接的人的利益的最大化。如果是作用于人自身的话,那就会改变为如何让自我利益最大化。
由此又能引申出一个评价量表。对于个人而言,从最大程度损害了自身的利益到最大程度维护、体现了自身利益中进行定量描述。对于多人而言,除自我描述、他人描述之外,还有对于整个问题的描述评价,从两败俱伤到合作共赢中进行量化。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标准不尽相同,所以描述的精确性会很低,例如在自身评价时,多用“不好不坏,太好了,太坏了”等词进行评价,而不是“这次是0.65的好”之类的评价。
而由利益导向不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一个人的人格。例如绝对自我导向的人格往往带有自私的成分,而以绝对他人导向的人格就会带有类如圣母的倾向。
情商,即使是带有“情”字,但实际上并没有与感情或是情感有必然的联系。可以说,情感是反应情商的重要部分以及情商应用的重要部分,但是情商在本质上仍然属于理性的部分,可以将自我以及对方的行为中检测出情感,并且通过独特的方式将其量化,并且纳入到问题解决中。这也体现出文首关于结构不良文题的阐述,即结构不良问题来自于真实的生活情境,即将人作为一个重要因素纳入到问题中去,在分析问题之中不仅仅看到理性与逻辑,同时还要求看到情感这类感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