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宋玉:悲秋传统与失意文人

2023-03-17 20:19 作者:小之想去大阪吃章鱼烧  | 我要投稿

宋玉作品的真实性

宋玉的作品:《九辨》《高唐赋》《神女赋》


一、文学史地位

演变为汉赋

1.由楚辞骚体赋过渡的一个中介。既继承了楚辞的文体特征,又隐含了后代汉赋的特征。

  • 汉赋的特征:“体国经野,义尚光大”。(《文心雕龙·诠赋》)

“夫京殿苑猎,述行序志,并体国经野,义尚光大。”这是关于汉大赋内容特征的命题。意为:像京殿赋、狩猎赋、述行赋和序志赋等大赋体制赋作的创作,在内容上应既写国都体制,又写原野风物

体国经野:体:划分;国:都城;经:丈量;野:田野。把都城划分为若干区域,由官宦贵族分别居住或让奴隶平民耕作。泛指治理国家

体物:描写物体。

2.宋玉的作品是重抒情的楚辞转向重体物的汉赋,这一特征的嬗变的中介。

抒情体物

缘情体物 

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陆机《文赋》)

宋玉的赋极力铺陈,用字修辞更为华丽。

3.直谏→曲谏

直谏:直接谏言(谏:带有批评)

建言:提出建议主张。

谏言 :规劝,批评。

(谏言、建言、践言、荐言、僭言)

曲谏:委婉讽谏。

屈原的身份使他与君主关系亲密。宋玉的身份则不一样,不能直陈。

 曲谏的文体特征与后世汉赋文体联系密切。“言语侍从”,文人地位低下。


二、赋 

1. 源于荀子《赋篇》、宋玉

“礼”“知”“云”“蚕”“箴”

“于是荀况《礼》《智》,宋玉《风》《钓》,爰锡名号,与诗画境,六义附庸,蔚成大国,述客主以首引,极声貌以穷文。斯盖别诗之原始,命赋之厥初也。”······“宋发夸谈,实淫丽”——刘勰《文心雕龙·诠赋》

侈丽闳衍(华丽繁富,多用以指文辞)

具有文体过渡的功能


程廷祚《骚赋论》:“穷造化之精神,尽万类之变态。瑰丽窈冥,无可端倪 ,其赋家之盛乎 ”

(穷尽天地万物的变化形态,眼光精细,掌握精准。窈冥:幽暗。端倪:边际。)

  • 贵游文学:以依附贵族进行写作,内容多以宴游和宴饮为主。与贵游文学相对的是贵游集团,贵游集团始自建安时期,贵游文学成为有形式,有要求,有规范的文类是汉代。(怜风月,狎池苑,述恩荣,叙酣宴。)

贵游文学之宗:建安时期的贵游集团——邺下文人集团(汉献帝建安年间,实际执政者曹氏父子同时又是诗文领袖,他们和围绕在他们周围的作,即七子,形成了一个邺下文人集团“艰难时世,内容充实,慷慨悲歌,以风骨著称”,作品反映社会动乱与民生疾苦,悲天悯人,表现乱世英雄建功立业,收拾金瓯的使命感。)

宋玉时期的“贵游”与后来的“贵游”不太一样,宋玉比较卑微。


赋:敷也,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 由 写作手法 转变成 文体。

先秦“赋”是动词,献纳,如:兵赋,田赋。

纵横家——唇吻奏功,荀子——朴实实践

屈原作品中没有“赋”,身份原因。

赋,豫暇产物 (豫:愉悦)


三、九辨

(一)九:多数。

“辨”:遍,一阕。

“绍古体为新裁,可以被之管弦。其词激昂淋漓,异于风雅,盖楚声也。”(王夫之《楚辞通释》)

绍:继承

青木正儿:不似屈原“发愤以抒情”,为娱乐王侯而做。

内容空虚,修辞精巧,类娼妓俳优取媚贵族。


(二)九辨主旨失意(为主)。

精神高度远远不如屈原,没有感染力。精神高度不足,与后代文人接近。

(典型的文人情绪)

  1. 悲秋情绪。

  2. 远游去国。

  3. 文人失意。

  4. 知己难求。

  5. 顾影自怜。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憭兮兮,若在远行
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泬寥兮,天高而气清;
寂寥兮,收潦而水清。
憯悽增欷兮,薄寒之中人;
怆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
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
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
惆怅兮,而私自怜。

悲秋传统肇端。新语汇表达旧现象,修辞造诣极高。

国:故乡。 去国怀乡。

离别;贫士失意


宋玉与屈原的不同:

宋玉因个人的失意而缠绵惆怅;屈原因国家的前途而悲苦哀愁。


翩翩其辞归兮,寂漠而无声。

廱廱而南游兮,鹍鸡啁哳而悲鸣。

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

建构出典型的动物意象。归燕、秋蝉、北雁南飞、蟋蟀


时亹亹而过中兮,蹇淹留无成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年华逝去,一事无成的苦闷。

很容易触动同样境地文人的精神世界。


(三)士不遇题材、悲秋伤春,及与后来文学发展关系

文人不遇的典型题材

《士不遇赋》《悲士不遇赋》《感士不遇赋》


在唐代以前,赋是中古文人常用的文体。五四后被批判贬低。

政治遭遇,两汉的文人在政治与文学的夹缝中谋生。赋,谋得职务的工具,失意后派遣寄托情绪的工具。

《学者的挫折感》

独善、兼济


具体典型的处境:

  1. 羁旅他乡。

  2. 贫穷潦倒。

  3. 孤独无友。

  4. 时光流逝。马齿徒增。

  5. 功业未建。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小我与大我,功名与理想。

凡是能称为理想的,必然是无私而忘我的。屈原面对理想破灭的沉痛哀歌。


鲁迅:虽驰神逞想,不如《离骚》,而凄怨之情,实为独绝。

悲秋传统的建立者

规范、奠定、引导了人们面对自然而引起的情绪,季节反应模式。

胡应麟《诗薮》:千古言秋之祖,六代唐人诗赋,靡不自此出者。

汉武帝《秋风辞》


文化敏感度——日本人对季节变化很敏感(春逝早)

民族审美习惯

青山宏:喜春、乐春→伤春

湛湛江水兮,上/有枫
目极千里兮,伤/春心。(不是伤春之宗,春心:追求美好)


中唐开始突然大增伤春题材(伤春与悲秋分庭抗礼)

《曲江二首》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落花现象→意象)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白居易:春尽、春归。


宋词中伤春成为主流。

  • 无可奈何花落,似曾相识燕归来。

  • 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


体物特征

陆时雍《读楚辞语》:“举物志而觉哀怨之伤人,叙人事而见萧条之感侯。

铺陈,缘情→体物


(四)句式的参差变化

孙鉱《文选》:《九辩》以变屈子文法,加以参差错落而多峻急之气

句法:屈原作品(屈赋)主要为四种句型组织而成,四种句型交叉用。但是每一个段落只用一种句型,很少交错用,比较单纯。

主要为以下四种:

1. 六个字+兮 (年幼好此奇服;带长铗之陆离句中虚词:*兮、而、之、*以、其、乎*可用于句末)

6+兮。3+虚词+2。

主谓/动名/状中 (形容词动词用居多,可以先套用规格,再自由创作)


2. 四个字一句,第二句三个字+兮 (去掉兮,为七言)。

4+3+兮

鸾鸟凤凰,日以远。燕雀乌鹊,巢堂坛。(去掉兮,押韵)露申辛夷,死林薄

名+名,名动/状中+兮

前四字+兮,后四字 (或三字+以) 4+4;4+兮+3+以

朝发往陼(渚),夕宿辰阳。


3. 兮字在在句中

有一种停顿调节、抑扬优长的美感。

  • 3+兮+3  动名+兮+动名(最为常见)

  • 若有人山之阿;操吴戈被犀甲;披明月兮佩宝璐;披薜荔兮带女萝。

  • 名动+兮+名动/动名/名词/状中

  •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3+兮+2  

  • 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主谓--动宾+兮+状中--动宾),路险难兮独后来。(主谓+兮+状中 主谓结构很有审美性)

4. 散句、四言句。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九辩》相对于屈赋,句式更加散乱。

1. 两个字+兮,四个字、五个或六个字。(随机)

2+兮,3/2+兮+2(常见)

憭兮兮,若在远行。

泬寥兮,天高气清;

2. 一句中主构:四/五/六字+兮,三字或五字。

3+虚词+2+兮,3+虚词+2

(4/5/6+兮,3+虚词+3)

处浊世而显荣兮,非余心之所乐。

与其无义而有名兮,宁处穷而守高。


(五)楚辞用语的改变

陶渊明:爱讲千年,上溯到葛天氏的时代。

屈原常用语汇宋玉吸收,旧瓶装新酒,用意改变。

何时俗之工巧兮,背绳墨而改错!

却骐骥而不乘兮,策驽骀而取路。

中道——中路

困穷——穷期

郁悒——郁陶(忧思积聚貌)


贵族的品质成为他们人格的一部分

 

《高唐赋》《神女赋》是谁所作?

游国恩:散文赋、散体赋形成于战国时期(被推翻)


四、《高唐赋》的影响

1. 山水始被当做独立的审美对象,“极声貌以穷文”。宋玉是山水文学的开山祖师。

《高唐赋》显示汉赋铺陈雏形,影响了《上林赋》《子虚赋》。

2. 艳情文学梦幻文学的滥觞

美人幻梦——宫体诗、南北朝民歌、李商隐。

隔水伊人——温柔敦厚,美人如花隔云端。

3. “延年益寿千万岁”

颂圣颂词颂德

影响汉赋,后来的乐府诗,唐宋科考文体——律赋

今日乐相乐,延年万岁期。(套语)


枯藤老树昏鸦,这样的意象跟隋炀帝、杜甫有关

共饮长江水。


五、《神女赋》

描写女子的美,男女恋情。

秾纤得衷,修短合度。(曹植《洛神赋》)

增之一分则太肥、减之一分则太瘦。施之粉则太白、施之朱则太赤!

对美人的称赞,极力形容美人的姿态。

老师是英日双修!

影响:

1. 同名:《神女赋》——王粲、陈琳、杨修、江淹

2.司马相如《美人赋》《长门赋》、陶渊明《闲情赋》、曹植《洛神赋》《静思赋》、王粲《闲邪赋》、应玚《正情赋》、南朝沈约《丽人赋》、南朝江淹《丽色赋》(以美人美色为叙写焦点)。

对美人欣赏的传统(宫体诗极尽形容)

它们对后世的影响:出现了很多同名的赋,及同名的诗。它们大都是宫廷文人闲暇时无事之作。

宋玉:《大言赋》、《小言赋》

后世:大言诗、小言诗

形式上:杂体诗

赋:献纳的工具,豫暇的产物


宋玉:悲秋传统与失意文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