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兽把千元主动降噪真无线耳机拉入500元内!聊聊产业链顶端大厂的两款新旗舰


就在前几天,数码大厂倍思在自己的2022春季新品发布会上毫无预兆的发布了自家全新旗舰主动降噪真无线耳机:倍思Storm 1/Storm3,一款常规形态的入耳式主动降噪真无线与业界第二款半入耳式主动降噪真无线耳机。作为一名耳机发烧友,我在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这两款产品,当然并非是因为它们有什么特别突出的设计亮点,而是与一线手机品牌的同类旗舰配置相当的情况下,这次倍思直接把耳机价格给打到了500元以下,足足相比同类便宜了一倍还多。那这两款耳机到底还能不能保有同类旗舰耳机相仿的使用体验?是真价格杀手还是纯噱头宣传?我在第一时间入手了这款耳机并已经深度体验了一周有余,今天就跟大家一起分享下自己的实际体验。

相同与不同
其实了解倍思的小伙伴都知道这是一家处于产业链顶端的巨兽品牌,除了自有产品外还为市面上大量知名品牌提供代工服务。对于真无线耳机,倍思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布局这一产品领域并推出过多款进阶价位产品。而这次上市的两款旗舰耳机,虽然它们的形态不同,但在内部配置上却有着很多相仿的配置。

首先是它们的售价都来到了500元以内,本身都具备最新一代的主动降噪技术。在通话降噪这一手机配套耳机最重要的功能上,两款耳机都搭载了六颗高标准降噪麦克风以实现独有的“波束成形”技术,它能够准确的拾取人声、降低风噪。并且通过搭载ENC通话降噪算法麦克风来大幅度提升环境噪声的过滤能力。作为充电器行业的领先品牌,这两款耳机在充电效率方面肯定不会有任何问题,同样具备最新的倍思闪充技术,充电10分钟可以获得两小时以上的续航能力。品牌独有的双通道低延时设计可以让两款耳机的最低延时降至0.06秒,以保证视频、游戏等应用下的音画同步。同时,两款耳机都具有倍思智慧双连功能(稍后通过OTA升级获得),可以同时连接两台设备并做到无缝切换。而以上这些两款耳机都具备的功能基本只会在市面上其它品牌的旗舰机型上才会配置。

说完相同点,我们再来聊聊两只耳机的不同之处。首先是Storm 1,这是一款传统形态的主动降噪真无线耳机。所以它是入耳式结构的,具有更好的隔音效果和音乐氛围感。因为更容易做到密闭,所以这款耳机根据官方提供的数据可以做到最高-42dB的行业旗舰降噪深度水平。同时,为了让这种降噪的效果更加贴近用户的实际需求,Storm 1也搭载了大家最喜欢的自适应全场景降噪技术,耳机可以自动监测用户所处环境并根据环境噪声的情况来主动适配最合适的降噪方案。为了保证蓝牙功能的足够强大和稳定,这一次的Storm 1选用了BES家的高端芯片BES2500YP,了解BES的小伙伴一定非常情况这颗芯片是售价不菲且性能卓越的。在声学结构方面,Storm 1搭载了一枚13mm的复合镀钛振膜,整机的声音调教完全遵循哈曼曲线,与同价位大多数“HuFi”的调音不同,Storm 1无疑在声音调教方面很难找到槽点,更加贴近大众对于“好听”声音的理解。最后说下外观,Storm 1拥有黑白两种配色版本,但是与普通耳机不同它们均采用了独特的撞色喷涂。其中黑色采用了黑色喷涂与哑UV工艺,而白色则采用了米色喷涂和哑UV工艺,在金属漆的加持下最终呈现出质感突出的渐变色观感。

然后再重点聊聊Storm 3。其实在两款耳机中我最喜欢的还是Storm 3这款半入耳式主动降噪耳机,它应该是目前市面上唯二采用主动降噪技术的同类产品,上一款还是华为的FreeBuds 4,一款售价近两倍于它的同类。但是在配置上,无疑Storm 3要明显好于FreeBuds 4,尤其是在声学设计方面。这一次的Storm 3采用了倍思独立设计的U型声学导管结构,这种特别的设计让新型降噪反馈麦克风腔体与反馈麦克风及发声单元无直接耦合,单元发声到麦克风收声的传递路径更长,从而大幅度提升高频相应速度,耳机内部的底噪更低,降噪效果也会明显提升。对于大家最关心的半入耳结构不隔音且每个人的耳道都有所不同,从而很难在降噪体验上做好的问题,倍思也有独特的考量。为了提升最终的用户体验,倍思考虑到了半入耳式耳机在低频部分的严重漏音以及每个人佩戴角度的差异,倍思为新耳机设计了智能听感补偿技术,这一技术利用反馈麦克风实时检测耳道内的残留噪声,通过调整前反馈滤波器来补偿由于泄露而损失的低频声波,从而实现了更均衡且高效的降噪体验。在声音方面,Storm 1一样严格参照了哈曼曲线,并选用了一枚10mm的双层复合振膜。外观方面Storm 3没有与Storm 1一样采用撞色的特别设计,而是选用了质感更加强烈且成本更高的漆面工艺。其中黑色采用了真空镀工艺呈现金属电镀质感,白色则选用了幻彩喷涂工艺以呈现珠光漆应有的多种色彩叠加的效果。

实际声音体验
虽然都参照了哈曼曲线来调音,都搭载了动圈结构振膜,但Storm 1/Storm 3两款耳机却在声音风格上有着明显的差别。首先,Storm 1的风格是贴近于我们对于一款入耳式主动降噪真无线耳机的预期,金属振膜带来了更加清爽的听觉体验,虽然是动圈蓝牙耳机,但并未在高频部分有所欠缺或是拉跨,中高频的听感如何且确定,虽然无法做到细节致密但却也足够,该有的都不少,高频与极高频的延展是符合定位的表现,远远好过同价位的所有竞争对手。比较有亮点的表现出现在中低频部分,虽然是入耳,虽然是蓝牙耳机,但这款耳机的低频并不糊,也不是量感泛滥的烂大街调音,总体氛围感适度且无压力,尤其是在打开主动降噪后也没有明显劣化。而中频的能量感与厚度都比较充沛,用来聆听一些现场音乐尤其是人声是合适且代入感突出的。总体来说符合我对一款旗舰主动降噪真无线耳机的预期,不能说它的表现有多么的突出,但至少是靠谱的表现。

而Storm 3的调音则与我的预期有着很大的反差,因为前面有长期使用FreeBuds 4的经验,所以我在实际聆听前一直以为这款耳机会是听感无压力且低频明显欠奉的典型半入耳蓝牙耳机听感。但实际表现却远非如此,不知道是倍思的声学设计师的调音喜好,还是智能补偿技术的作用,Storm 3在中低频部分的体验比市面上大部分半入耳式真无线耳机都要更加突出,不管是降噪耳机还是非降噪耳机。虽然10mm的动圈单元在尺寸的限制下无法做出排山倒海的气势感,但是在大动态大声压下的听感是可以给到听者足够明确的低频质感。而在中频部分,Storm 3的厚度也是比较扎实的,配合相对柔和的高频表现,这款耳机在人声表现上甚至比Storm 1还要更出彩一点。但是因为是半入耳式结构,所以Storm 3在长时间使用下的压迫感会明显小于Storm 3,我觉得它对于大多数普通用户来说都是更加受用的选择。

降噪体验、购买建议,写在最后
在实际降噪体验方面,因为采用了业界最成熟且最新的解决方案,倍思的两款旗舰耳机的体验与其它手机大牌的旗舰款产品并不会有明显的差别,所以在降噪效果方面大家大可以放心。从我实际的体验来看,Storm 1的降噪效果无疑会更加明确,尤其是在非常嘈杂的环境下,比如公交车、地铁等环境下的降噪深度都远超过Storm 3,且是大部分普通用户都能满意的效果。而Storm 3的降噪效果我个人感觉是好过FreeBuds 4的,它更适合在相对并不是绝对嘈杂的环境下使用,比如图书馆、咖啡厅或是办公室环境,在开关降噪时你可以非常明确的感知到噪声的遮蔽感,对于遮蔽那些恼人的键盘敲击声,远处的电话声等等都有着明确的效果。

在选购建议方面,因为售价实在是过于“内卷”,所以如果你不是手机品牌的死忠粉,且能接受倍思两款产品的外观,那就没必要跟rmb过不去,毕竟Storm系列与同定位手机品牌产品的使用体验基本没太大差别。当然,如果你对品牌有着更高的要求,且属于不太在意预算的多金用户,那以上完全不用考虑,AirPods系列才是最适合你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