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佘山九峰十二山和东滩蕨类植物记录
1.蕨类植物简介
蕨类植物Ferns是一类有胚的高等植物,全世界约有一万多种,中国有两千多种。可能不同于许多人的认识,尽管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通过孢子繁殖,但它们的生活史中发生了受精作用,因此二者具有有性生殖的能力。

不同于其他高等植物,蕨类植物和石松类植物的配子体和孢子体均可独立生活,而苔藓植物的孢子体寄生在配子体上,种子植物的配子体寄生在孢子体上。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并拥有真正的维管组织,包括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木质部(导管、管胞)和运输有机物的韧皮部(筛管、筛胞)。可能蕨类植物最鲜明的特征之一便是不断分支的羽叶,其幼嫩叶片呈现出独一无二的拳卷状。根状茎往往埋在地下,横走、直立或斜生,伸出地面支持叶片的是叶柄,具有鳞片。部分类群有孢子叶和营养叶的分化,无分化者孢子囊群着生在叶片背面。
过去蕨类植物和石松类植物合称“蕨类植物”,但新的系统发育研究认为这个分类群并非单系群,二者同种子植物呈现并系关系,因而进行了重新分类。

在蕨类植物内部的分类上,一个与APG并行的PPG系统被提出。位于基部的是木贼类、松叶蕨类、瓶尔小草类、合囊蕨类,其现存种类不多。而薄囊蕨类则相对繁盛,其中又以进化的水龙骨类种类最多。

二、上海周边的植物地理概况
上海地区在近百万年形成了广阔的冲积平原,在近几百年间,长江携带的泥沙沉积形成了年轻的崇明岛。而上海最为古老的地区则是佘山、金山岛等地,形成于7000万年前,曾与天目山、莫干山一脉相连,海进则为海岛,海退则为山丘,也是植被最为丰富的地区。
上海的原生林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和竹林,但由于人为开发和破坏,目前仅有佘山地区和大金山岛仍保留部分原生林,也是上海硕果仅存的森林植被分布地,常见的有青冈、榔榆、青桐等树种,同时部分山丘有大面积的毛竹林。东滩等地则广布湿地,孕育了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

三、佘山地区和东滩的蕨类植物记录
经多次前往佘山地区和东滩进行采集和记录,有以下发现:
共发现约20种蕨类,未发现石松类
东滩蕨类植物较少,仅发现节节草和满江红
佘山地区蕨类较为丰富,以鳞毛蕨科为优势科
海金沙、井栏凤尾蕨为佘山地区分布最广的物种,几乎每座山都有分布
以下是本人拍摄的照片,希望能有参考价值:
木贼科 Equisetaceae
节节草Equisetum ramoisissimum

海金沙科 Lygodium
海金沙 Lygodium japonicum

蘋科 Marsileaceae
蘋 Marsilea quadrifolia

槐叶蘋科
满江红 Azolla pinnata

槐叶蘋 Salvinia natans

碗蕨科 Dennstaedtiaceae
边缘鳞盖蕨 Microlepia marginata


金星蕨科

凤尾蕨科 Pteridaceae
井栏凤尾蕨 Petris multifida

铁角蕨科 Aspleniaceae
北京铁角蕨 Asplenium pekinense

虎尾铁角蕨 Asplenium incision

金星蕨科 Thelypteridaceae
渐尖毛蕨 Cyclosorus acuminatus


蹄盖蕨科 Atheyriaceae
假蹄盖蕨 Deparia japonica


乌毛蕨科
狗脊蕨 Woodwardia japonica


鳞毛蕨科 Dryopteridaceae
阔鳞鳞毛蕨 Dryopteris championii


阔鳞鳞毛蕨 Dryopteris championii的孢子囊群
齿头鳞毛蕨 Dryopteris labordei


京畿鳞毛蕨 Dryopteris kinkiensis


红盖鳞毛蕨 Dryopteris erythrosora


全缘贯众 Cyrtomium falcatum

贯众 Cyrtomium fortunei

水龙骨科 Polypodiaceae
阔叶瓦韦 Lepisorus tosaensis

四、参考文献
[1] 高峻.上海自然植被的特征、分区与保护[J].地理研究,1997(03):82-88.
[2] 张宪春.中国石松类和蕨类植物[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