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动一致”,正在阻碍你的健身进步!
很多文章被删,请前往公众号:健身小食堂
“念动一致”常见于健美训练,它总结自著名的“韦德法则”,并在《施瓦辛格健身全书》中发扬光大,
它的意思,当你做动作时,把注意力集中在主要的发力肌肉上,从而获得更多的“发力感”,以此增加对肌肉的刺激。
这个法则可能有它的特定意义,但也仅仅只限于健美训练,特别是单关节的孤立训练,相反地,如果你是在“健身”,做运动锻炼,去“念动一致”,
还有可能起反效果!
怎么解释呢?
虽然大脑可以控制骨骼肌的收缩,但这并不等于,大脑要亲自下场,去控制每一条骨骼肌的收缩,
它只是发出指令,然后交给小脑和神经系统去完成这个指令!

打个比方,你是个leader,需要下面的美术,做几张图,
那么,你是不是要搬张小板凳,坐到美工身边去指挥,
“你用的工具是PS?我觉得美图秀秀更好哎”
“字号要大,用红色!”
“加粗加粗加粗!”
我相信你不会这么干的,因为这一定会把图做的稀烂,对吧?
那么,更高效的办法是什么?
告诉美术,什么时间我要几张什么图(发出指令),
然后美术在做的过程中,遇到了这些问题,他会反馈给你:
下班就要?老子干不了,下周才能给你;
公司的PS授权已经到期了,你得去催催;
需要一张奥特曼的高清无码资源,隔壁兄弟部门有,老大你协调一下吧!
以上这些,叫做本体感知,是身体接到指令后,做的过程中,给大脑的反馈,
leader要做的,就是根据他的反馈,来解决时间、资源的协调,而不是亲自下场去教美术做图。

大脑在运动中承担的功能也是一样的,它负责接收数据反馈,然后它不断对指令进行调整,最终达到一个更省力、更安全地,去完成动作的路径,
并且,逐渐形成规范流程,下次再遇到同样的需求,按这个流程走就好,不需要再反复试错调整了。
这才是我们学习和掌握动作,不断把它做熟练,提升动作技术的过程,
随着不断的反馈,强化大脑神经的链接,那些错误的数据不断地被调整,最终你做动作越来越熟练高效!
在这个过程里,你确实需要大脑集中注意力,但不是集中在“哪块肌肉发力”,
一个训练动作,往往都需要多块肌肉协同,那么你要感受哪一块肌肉,
其他的肌肉,就都不管了吗?
毕竟你做不到一心多用,可以同时关注到所有的肌肉,对不对?
所以,你需要感受的是:重心,平衡,不适,疼痛,这些身体的反馈。
想象一下,你学骑自行车时,有没有考虑是大腿肌肉发力,还是屁股发力?
都没有吧?
你满脑子想的都只是:
卧槽歪了歪了!
右边有条沟沟沟不能过去不能过去啊啊啊!
哎哟他娘的我往左边拧龙头,车怎么往右倒!
。。。
有的同学可能会担心了,那要是不想着发力的肌肉,做错了,弄伤了怎么办?
放心吧,除非你上来就举一百公斤两百公斤,不然以你初始的重量,想弄伤也是难事,不要把身体想象的那么脆弱。
而且,在学习的过程里,
“试错”是一定避免不了的必经过程。
没有人能面对一个新事物,新技能时,出手就是最佳路径,不可能的嘛,
试了才知道,这个不对,那我换个路子。
还是拿学自行车举例子:假如说,你咬牙切齿,主要在用咬肌、口轮匝肌发力,
很显然,身体很快就有反馈了,他娘的牙都咬酸了,车子就是不走嘛!
那么大脑会马上根据这个反馈,及时去调整,
只有你无视这个反馈,继续一根筋地咬牙切齿,才有可能把牙齿咬崩掉(受伤),对不对?
当你学会骑车以后,哪怕十年不骑,
等再次骑上去,溜几圈,感觉就回来了,
——因为这套动作模式已经固化成最优的流程,这更加不需要大脑去瞎指挥,现在该轮到哪块肌肉发力了。
以上讲的是运动训练。但如果你一定要去美术身边坐着,也不是不行,
比如说,美术是位大胸萌妹,而你作为一名单身狗,馋人家身子很久了,

所以你压根不在意,这个图究竟做的怎么样,你只是想找个理由跟人家多处处,
——开头我就讲了,做健美训练,去“念动一致”,想着这块肌肉发力,可能有它的特定意义,
这时,你才不在乎动作完成的怎样,效率高不高,
只在乎肌肉是不是受到足够刺激,那么去“念动一致”,倒也不是不可以,
(尽管我个人对它能否增加对肌肉的刺激,到底有没有坚实的证据,还是来自经验主义的脑补,是持保留意见的)
所以,如果你练的是“健身”,而不是“健美健体”,那么注意力,应当集中到身体的反馈上,并随时对它进行调整,
只要你的动作完成的安全高效,那么肌肉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受到足够的刺激,这就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与你有没有想着这块肌肉发力,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感谢阅读,感谢三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