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油车又有电车,那比亚迪DM-i是不是油改电呢?

大家都知道,油改电的车子不能买。毕竟是在燃油版车型的基础上强行加上三电系统,车身结构并不适用于电动车,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而且驾驶体验也不好。像之前的朗逸纯电动版、(理念)广汽本田VE-1等车型,都是油改电改过来的。可能很多人就想问了,比亚迪秦、唐、宋等车型都曾出过燃油车,那么现在的纯电动车型和DM-i车型属不属于油改电呢?

熟悉比亚迪汽车的人都知道,第二代秦命名为秦Pro,分别推出了燃油、纯电和插电混动三个版本,在它上市之前,比亚迪就已经考虑到了电气化,让它能够兼顾燃油、纯电和插电混动三种动力架构,这便是如今秦PLUS的前身。显然秦PLUS并非是油改电,也不是纯电平台的车型。

除了秦PLUS之外,让人感受最深的便是第二代唐了。唐燃油版具有超高的安全性,一度被人誉为公路坦克。这不光是比亚迪舍得下本的原因,而且因为唐DM和唐EV的车身很重,需要足够强度的钢材来抵御车身惯性和保护电池包,其车身结构设计也更侧重电池的保护。另外,唐燃油版的底盘相比其它中型SUV都要明显略高一些,这也是考虑到唐DM和唐EV安装电池包的因素。试驾过唐的朋友都清楚,唐DM和唐EV的底盘非常扎实,具有很强的厚重感和高级感,毕竟在安装电池之后,极大降低了车辆重心,行驶起来也更加稳重。而唐燃油版的底盘虽然也不错,但是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和唐EV、唐DM有着明显的差距,而且坐姿也偏高,甚至还很费油。


测试没赢过,实战没输过。比亚迪几款车的安全性确实令人拍手称赞,“公路坦克”的称号也是一路撞过来的。重量越重,惯性越大,尤其在两车相撞时,因为相互作用力的影响,重量大的车,它的惯性必然由重量小的车来扛,以至于很多车型撞上比亚迪,都占不到任何便宜。

然而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比亚迪之前推出了秦、唐、宋、元等一系列燃油版车型,几乎很少有人买,在缺少三电系统的加持下,似乎是不完美的。比亚迪后来也不得不停产燃油车,相比新能源汽车,燃油车的成本和利润根本不成正比。也就是说,比亚迪做新能源汽车,它的成本和利润都控制的非常好,甚至让其它品牌望尘莫及。但是做燃油车却不是其它品牌的对手。

总体来看,如今比亚迪的秦PLUS 、汉、唐、宋等车型,虽然也提供带发动机的插电混动版,但是研发之初就预留了三电系统的安装位置。反观其它品牌的插电混动,仍是基于燃油车上改过来的,虽然插电混动不像纯电动那样有着明显的油改电,但是说白了也不过是“油改混”,使用后期的故障率肯定高,甚至有人说“油改混”的车,几年省下来的油费还不够修车的。单从这一点来看,比亚迪的插电混动已经领先同行一代了。而现实情况我们也能看到,比亚迪旗下的几款DM-i车型,个个都是爆款。而其它品牌虽然在混动技术上颇有成就,但是在整体上仍然落后于比亚迪,所以销量上的差距也就不难理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