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等待 | 这一场疫情好像夺去了我很多快乐

2020-06-16 14:00 作者:风月无关时  | 我要投稿

今年的夏天感觉异常热,其实温度或许和以前相差不是太大,但心头的烦闷感却增加了非常多。

“突然觉得干什么都没劲,甚至都不想看新闻上的确诊人数了。”

“我每天都怕死,但是好像又无能为力。”

这是我和朋友两个人的对话,其实每句话如果细思下来,都可以逐个击破,毕竟生老病死这种事,担心来担心去也没有什么用,能做的也不过是戴好口罩,做好消毒。

可是人若都能凭理性行事,大约苏格拉底也不会推崇“理性是人类灵魂中最高贵的因素”了。


如果说自己抑郁会被认为矫情吧


朋友是幸运的,因为是在国企,即使是疫情期间,也没有遇到什么倒闭、降薪的苦事,而且为了防范疫情,他们公司复工得非常晚,粗略算一算,她从春节到复工,在家大概宅了有4个多月。这可能是这么多年来放过最长的一个假了。

每当我和别人说起时,他们都会羡慕,但是只有我知道,这位朋友快憋疯了,尽管她是一个宅女,可以宅在家一个月不出门,只要有空调有食物有游戏打。

但是疫情带来的明显不只是假期,更多的是焦虑,看着新闻日益上涨的数字,和各种奇葩的事件,真的没有办法不去担心,即便这在很多人看来都是一种无用的担心。

和这位朋友合租的日子,我能很明显的感觉到她的变化,不再爱做饭了,对美食的兴趣也不是那么大了,睡得昏天暗地,日夜颠倒,网购都不那么勤快了,反而变得易怒和暴躁,尽管还是会出去采购点什么,但是每外出一次,她都觉得自己像穿越了火线。

说起来,这些都算是心理问题了,可是我们意识不到,甚至不好轻易对旁人说,因为得来的安慰也不过是“等这一阵过去就好了”,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不是安慰。


网上对于抑郁或焦虑的认知非常可怕,以至于很多人不敢轻易说自己抑郁或心理有问题了,实实在在,人们只会觉得你脆弱和矫情罢了。


本以为疫情缓解以后就好了


现在是2020年的6月,中国入夏了,虽然伴随着全球确诊人数的上升和美国各种关于种族歧视的事件,但就国内而言,至少应该说可以相对放心了,疫情已经得到了控制。

复工的复工,上学的上学,可是一切真的就复原了吗?我起初也这样以为。

但那种弥漫在人群中难以靠近的氛围还是在提醒我们,什么都没有过去,老家的朋友告诉我,在小城市,很多人已经不戴口罩了,看起来一切都如常了,我没有回去看过,所以不敢下结论,唯一能切实感受到的,就是在一二线城市的“丧”。

比起有家庭有对象的人而言,单身的年轻人是最丧的,如我上文所述的朋友,一个人宅出租屋宅了4个月,和外界交流全靠网络,还要每天控制不住地刷新闻,这种宅带来的后遗症却并没有因为疫情的缓解而消散。

“我觉得今年夏天很难熬,我说的不单是天气。”

“我知道,不只是天气,还有很多。”

数据上看起来一切得到了缓解,但是大街上依然人人戴着口罩,生活气息是不复从前的,尽管那么多店都开了,可是电影院等场所还是没能完全开放。

“今年我们夏天本来要发的生活补助都没有发。”

“不至于吧,你们可是国企。”

虽然关于为什么没有发补助的真相,我们不得而知,但是难免联想到疫情上面去。但不管怎么样,没有失业没有降薪,本身就已经是一种幸运了,而我自己则没有那么幸运,疫情期间失业了三次,其中一次与降薪有关,想起很多糟心事,自己都嫌弃自己。

我没想到长到这么大,依然还是喜欢在深夜痛哭。


没有诗与远方,没有爱与恨

听起来,平静的生活是一种幸福,但如果太过平静,平静到喜怒哀乐都消失,或许就很难过了。

以前不管自己如何咸鱼,都会和人偶尔谈谈白日梦,甚至理想,现在很多关于诗与远方的事情,都已经懒得再提起了。以前或许还有想谈恋爱的冲动,现在却很多事都不愿意去做了,多认识一个人都嫌累。

以前会计较很多事,现在却连恨都懒得恨了,只希望那些不爱的人和事早早退出自己的生活,老死不相往来。

看起来,我们大度了,宽容了,佛系了,从容了,可是一场疫情将生活寡淡到不像生活的原形打了出来。

我们吵架都懒得吵,对于美食、对于未来的兴趣减少了很多,真就如闻一多笔下的一潭死水。
“这种生活状态让我感到恐惧,因为你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

“我倒不会担心那么多,但是这个夏天确实很让人提不起精神来呀。”

外面的太阳依然炙热,空调依然冷得吓人,冷热之间,难以自处的还有关于未来与现在,就算是从前逃课不上学,成绩下降贪玩,可能都没有2020开年半年这么大的“浪费感”,感觉生命在毫无意义的消耗,没有方向,也没有快乐。

“咸鱼不追求进步,可是现在做什么都不快乐了。”

话虽至此,可是我和朋友还是不会因为这个去看什么心理医生,因为连我们自己都觉得太矫情,那些无端的担心和焦虑,甚至都无从说起,只是觉得不快乐了。

等待 | 这一场疫情好像夺去了我很多快乐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