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且问风吟与且听风吟

2021-05-21 03:03 作者:什么时候再相见  | 我要投稿

1.19年“顺风局”下的“百万”残留。此时贴吧风气已成形(没人会去指责贴吧的过往,他们用口臭将自己树立在了某种自嗨的制高点)

2.mhy的黑点。游戏公司一般都有黑点,从传播学角度,国外公司与国内公司的信息流通等级不一样,很容易有信息差。再加上带着神秘主义的优越追求,很多人会对国外公司产生多角度的神秘感和优越感;不论现在的网络舆论现状,平时大众的心底会有某种崇洋这种劣根性的心态就是最好的例证。mhy的一些操作(我不知道是否是技术上的运营失误、决策失误,因为这家公司公关很差也不像个“人”一样及时说真心话透明自己。多说两句,可以说从20年往前,依据碎片消息,他家就没有成型的公关机构、组织甚至小队,其创始人大伟哥甚至兼职客服、蔡总抛出“进步技术征服一切”的某种蜜汁自信思维)让很多有心人抓住了把柄(再插一嘴,有很多造谣与无端取闹)。抓住把柄的人联合黑子四处宣传与拱火,在一些破圈之地得到了“正义的认同”。在这个基础上,“ky警察”之势已经形成。

3.婆罗门思维。众所周知,婆罗门是建立在游戏之间的对比之上的,使用婆罗门武器的一般落脚点在某个 制作确实精良业界确实认可玩家情怀基础雄厚 的位置上。没了游戏对比,没有了捧一手踩一脚,他们婆罗门的快感就无从得到“存在”。这其实也是某种刷存在感的行为,在我看来这就是小年轻喜欢干的事,真正包容性比较有的真正意义上的“游戏玩家”也有,但早就被贴吧、微博甚至现在的b站评论用与网暴无异的恶俗称谓、阴阳、烂梗形式给影响与封口了。

4.确实存在的短见玩家,当然这里要分两种。第一种明明是萌萌哒的萌新,处于某种被征服与陶醉的状态;我不知道现在00后普遍对电子游戏是种怎样时间轴下的接触和认知——就像我当初陶醉于mc一样(当初很多老牌3a厂的“忠实支持者”对mc的态度与风评也令人唏嘘,直到硬核的红石系统和玩家的出现让他们望而生畏),他们是可以交流和指正也应该被交流和指正的,但可惜放到原神玩家这里只会被迅速枪毙。第二种是持短见故意引战者,不过其中可能有一些受激的魔怔人,但网暴的群体不在乎别人。

最后吐槽一点,恶臭的交流方式越大众化、越方便,这个原本百家争鸣、各得其所的互联网世界就越无可救药。争议节奏还是大是大非,就看这两点,是后者,我会自愿道德绑架自己,这是现实世界喜欢负责的我对互联网世界舆论个体的最后义务负责。


有谁还记得串门借绿卡,只为多玩一款游戏的淳朴的电子游戏时光呢?(插嘴)



预期是这篇debug之余码下的文章不会长久保存。笔者只不过得过一些不知名的文刊小奖的写手以及一个高中作文50+的考手,并且已是曾经。






官方下场少的网络节奏和大数据推荐的恶果结合,只会让人徒失时间、情绪传染甚至情绪污染。只有设防处于迷之地位的乐子人目的和快感双收。

且问风吟与且听风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