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等待

漫长的等待,漫长既是指书中刻画的故事时间线长,情节环环相扣,随着时间有条不紊的进行;又是指这本书在我手中兜兜转转几年,最近终于将它毕业。它留给我的印象很深,就像是你在新闻上了解的一个校园案件,你追踪着它,等待着它终于水落石出。

起因是源于圣诞夜校园一名男生的自杀,对,自杀。大多数人知道这件事的第一反应是自杀,他们不怀疑这样一个沉默寡言,不合群的天才少年有离世的打算,包括他的父母,警察,老师。然而自杀的定论,在一封匿名信的出现后,引起了轩然大波。信中指认天才少年是被校园霸凌团体所迫害的,作为这个霸凌团体的老大,大出俊次背上了杀人犯的舆论压力。这封匿名信的出现是受暴者对施暴者的反击,是遭受大出欺凌的受暴者期盼着能够打倒施暴者的利器。而与此同时,一群与这个事件有关的初中生,在施暴者被舆论猛烈的攻击时,决定通过校园审判的方式探索事件的真相。

不得不说的是作者刻画人物的细腻,这群初中生可能会在我们学生生涯中找到相似的特点的人物,但又绝不是我们认识的人。通过校内审判的一步步推进,透过他们的选择,与人之间的交谈,与父母的关系,对校园审判的态度和努力,让人好像真实的认识了他们。他们的个性,神情,都是那么生动。这就是作者的细腻之处,让你一步步的认识他们,了解他们,像是结识了一群朋友,从泛泛之交变成推心置腹的好友。优秀好胜的凉子,让人琢磨不透的外校精英辩护人神原,外表看似懦弱内心强大的野田,暴躁无脑的大出,为了报复谎话连篇的三宅,完全自闭内心的死者。全书的每个人物刻画,都让你有理由觉得你认识他们,他们的行为都有合理的动机支持。
审判团中的他们,可贵之处在于他们努力求证,精心准备,将自己内心的成见和判断放下,基于证据和法庭立场,理性的做着辩护和上诉。通过他们的公正公开,给这个事件还原一个真相。全书有三分之一的内容,将审判的过程记录了下来,每一个人的表现都可谓之精彩。他们在法庭上不卑不亢,逻辑清晰,遵守规则,展现了极为专业负责的一面。而事情的真相也让人不免感叹,跟随着法庭的求证,在事件的表面下藏着更多人性的弱点。最终他们证明施暴者的清白,也证明了匿名信背后的原因。

书中有对教育体制的质疑,对家庭教育的质疑,对网络媒体的质疑。教育体制并未对校园霸凌有所整治,它发生在每一个校园,每一个教室,老师在校园霸凌发生时还是做的太少太少。家庭作为孩子道德的培养场所,时常失去他的功能,丢下他的义务,父母对孩子的内心并不了解,这是家庭的失职。媒体为了博得观众的眼球,不尊重事实,主观臆测,发布不实消息,这是职业道德的沦丧。而最终的一切,却都是由这样一群具有勇气,智慧,道德的孩子们攻克,破解,在法庭的每一幕都是我读这本书时内心感动的源头!
“再完美的谎言也只能掩盖伤痛,唯有残酷的真相才能治愈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