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在干的这件事,就是说它整个,它整个就是很荒谬。(1)

生活中无用但有趣的发现
查看话题 >
我现在在干的这件事,就是说它整个,它整个就是很荒谬。(1)
机-丹尼尔-玛格 2023-07-18 10:29:01 上海
就像以前那种“一元”能换一套大房子的活动。我也有个疯狂的念头,想用6集悬疑剧剧本,找到一批人,我们一起来换一个系列剧的“成片”。
熟悉我的友邻知道,2018年,我这样干过。在豆瓣和公众号上发了一个贴,招募来了一群外行。他们不知道怎么拍,不会用任何器材。我一直对自己说,这是一个养成系的剧组,大家分文不收,我就要宽容。因为我不期待我们能拍出什么好作品。但,贵在我们孵化自己的团队。第一个女演员来了,因为不是专业演员,自然也没有专业演员的思维。一坐下就问什么时候能走。导致我们第一集在各种赶时间和催促中进行,甚至,演员提出,你就不要打断我?你把镜头分的那么碎,我就不会讲台词。结果,第一集拍的镜头像个采访。只能为了顺应演员,切镜头都不行。第二个女演员以为到现场直接说台词就好了,台词不背,就来了。
这导致我在剪第一集《看脸》的时候,几乎要放弃了。同期声的台词全部不能用。只能再靠配音来解救。幸好团队里有两位配音能力不错能够了解角色心理活动的两个女孩。这才把第一集勉强救了一点回来。但,第一集,还是惨败。


5D2外接HDMI监视器

借助照相用的灯和拍照用的5D2
大部分没有表演经验的人,对表演和拍摄是轻视的,所以,在时间上完全不能调和,以及刚到就要走的女演员的拍摄难度下,我只能把镜头分了一下,后半段用我自己来代替女演员的后背戴上了假发,补完了原本该带她的镜头。但这也根本上导致了我们的这一集内容,被很多观众评价:看不懂。不知道在说什么。(看不懂是正常的,因为它就是缺少镜头的、而这也不是我第一次因为演员不能来做的妥协了。)
只能带后背镜头

我穿着女演员的服装,一边回看镜头,一边去镜头里演女演员的后背。
但,第一集《看脸》仍然惨败。
在一个不给钱的剧组,我没有任何资格去骂任何一个人。所以我现在学乖了,当我提到这件事的时候,有人也觉得他可以理解这位女演员的行为,那么,我就会心里非常明确地知道,这个人是不能进入剧组的(任何一个剧组,包括盈利的剧组)。剧组是个非常考验人的地方,因为,它不是一个人的秀场,它必须由集体完成。当工作人员为了演员起早贪黑又是布景又是搭配你的服装,为你化妆造型,只为了你在镜头里出现的这种前提下,你却耍大牌,不尊重台词,不尊重所有人的付出。甚至搬出,我没拿钱,我不欠你们吧,这种态度的时候。你已经失去加入我们的资格了。也就是说,一开始,你完全可以拒绝,你不拒绝的原因,证明出现在一部短剧里,这件事本身对你是有诱惑力的。当然你可能是抱着就当来拍一次写真,过过演员的瘾来的,来之前不知道拍摄是非常辛苦的。你甚至可能都不是因为无知,而是你看不到其他人的付出。当一个人只计较个人得失,而看不到集体利益的时候。已经证明,她不适合剧组这样的集体了。
所以,后来她还说有意愿出演其他几集的时候,我就婉转地拒绝了。我当时心里升起一个念头,我的演员不需要颜值,甚至不需要演技,唯有态度和肯学是最重要。我再一次对自己说,这是一个养成系剧组。不会不要紧,慢慢培养。拍得再烂也没关系,重要的是,这个团队慢慢变得越来越好。
事实上是这样的,我们的团队越来越好了,随着新队员的加入,我们的默契度也上来了。他们从一开始的“玩”的心态,变成了“认真”。这期间有太多令我感动的事件发生。以后,有机会我在B站上开个小栏目给大家讲讲。

从《眼睛》这一集开始,我们收到了观众的众多好评。尽管演技还是堪忧,镜头拍摄还是很差。我一边导一边拍,加上我本职不是摄像专业,推拉摇移,所有的这些都因为器材限制,人手限制,更没有斯坦尼康,只有一个可文但不能武的我。我甚至,都想过咱们这次新团队有了专业摄影师的加入,是不是可以把它重拍了。

演员 时晨亮(现在西安)
特别感谢豆瓣的观众,这一集使我意识到,我的团队正在慢慢变好。我没记错的话。这是我们的第二集。
紧接着,迎来了我最喜欢的剧本《1803》,当时我写这个剧本的时候,就是在想因为我们没钱,所以是不是可能写一个只有一个演员就能讲完整的故事。

演员 方文龙(已退出团队)
说到这个演员,我也蛮多想说的。依然还是有我上面所说的情况,就是,只想着自己来镜头里上个镜,但实际上并不尊重电影,台词不背,只是带着脸来了,导致我们重拍重拍再重拍,工作人员成了陪练。我为什么这么说呢,还是那句话,能力可以培养,但轻视就很难劝动了。我后来意识到这个问题时,抓了演员们来表演课,即使是我们团队里有表演经验的话剧演员都很珍惜一起来表演课的机会。但是,怎么说呢,如果你不觉得你演的不好,你就永远也不会进步。我记得当时我是这么说的,随着优质演员的加入,他可能感受到了危机感。加上确实B站很多骂他演技不好的。出于心理防护,加上可能他本人也觉得过够瘾了。主动退出了团队。
真正让我们团队士气大增的是《生意好的小裁缝》,我不太相信国内的电影节,还有我总觉得自己花钱去投奖也都是因为花了钱的。所以,我当时就只投递不需要付费的那种免费投的电影节。众所周知,这种国外电影节啥也不是。但反正不花钱嘛,瞎投呗。
不过再烂的电影节,收到组委会的邮件说看了作品,入围的时候。总还是高兴的。至少有外国的电影节组委会认可了我们的作品。而且看

了同时入围的其他作品,质量也颇高。所以,也算一个好的消息。一直以来也不对外讲,直到有一天看到别的导演写了这个奖项的入围。我就想,那既然人家不羞于讲,我为什么要反而觉得羞耻。所以我就依样画葫芦为它写上了奖项入围。
我们啊,一直是缺演员的。其主要原因还是那句话,不管是哪个演员,来了都把自己当成了明星艺人大腕,认为自己只是来做演员的,但剧组没有人手的时候,只有勤勤恳恳的工作人员。你无法叫到那些表演过的演员来做工作人员的。我到现在也不理解,人为什么会有这种心理。我前面说过了,我说这个团队没有人是专业的。所有的人都是从0开始,一点点被培养起来的。那么为什么,非职业演员,没有那种把自己当做工作人员的心态呢。脸都给你露了,该着你来过过演员的瘾,该着工作人员伺候着你,为了你的好形象,托着灯,举着机器,都是该你的。

于是,当下我又做了一个决定。不能来做工作人员的,同样也不能来演戏。谁工作态度好,我给谁机会演戏。于是,我们团队就开始,从工作人员里挑演员了。颜值,不重要,身高,不重要。您猜怎么着,应了我的那句话。态度是最重要的,我们整个的适应度都上来了,每个人都在珍惜拍摄,每个人都开始尊重表演。我们的片子拍得越来越快,他们的演技越来越好。

差不多了,我得出门了。下次再聊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