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每日练 | 三都石蛋好,遍地都是宝
2023届浙江宁波镇海中学高三5月模拟考(有增改)
下图为贵州三都县奇特的地质景观“产蛋崖”(因形似恐龙蛋,故又有人称之为“恐龙蛋”)。每隔数十年产蛋崖就会掉落出一些石蛋(左图),石蛋大小不等。专家推测这些石蛋形成于五亿年前的海洋中,当时贵州还是一片海洋,随着亿万年的地质运动,这些石蛋才暴露于地表。右图表示地壳物质循环图,其中①②③④表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关于石蛋所属岩石类型及形成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岩浆岩 火山喷发后冷凝形成火山蛋
B.岩浆岩 岩浆侵入经抬升后风化成球
C.沉积岩 碳酸钙在成岩过程中形成结核
D.沉积岩 恐龙蛋经地质作用形成化石
2、图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与石蛋一致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地质景观中,石蛋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A.海相沉积—风化侵蚀—地壳抬升
B.海相沉积—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C.地壳抬升一风化侵蚀—海相沉积
D.风化侵蚀—地壳抬升—海相沉积
解题思路
本题以“石蛋”为背景材料,以与石蛋成因类型相同的岩石(两个问,同一个问题)、石蛋形成的地质过程为切入点,考查了地质运动、地质作用(内外力运动)等相关知识及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及运用知识的能力等。
答案及解析
1、关于石蛋所属岩石类型及形成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A.岩浆岩 火山喷发后冷凝形成火山蛋
B.岩浆岩 岩浆侵入经抬升后风化成球
C.沉积岩 碳酸钙在成岩过程中形成结核
D.沉积岩 恐龙蛋经地质作用形成化石
答案:C
解析:
五亿年前,大致处于古生代初期(寒武纪时)。这一时期,是地壳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许多地方反复上升和下沉,且现在陆地位置大部被海洋所占据。但要注意的是,地壳运动不一定就会引发岩浆活动,反而是升降带来的海陆变迁易形成大量沉积岩。此外,材料中没有体现岩浆活动(海洋中形成,大概率是沉积物沉在海底而成)。故A、B二项错误(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浆岩是喷出岩,如玄武岩;岩浆侵入地表以下形成的是侵入岩,如花岗岩)。
裸露地表的岩石,受风化、侵蚀产生碎屑物或风化物,经搬运后在水动力条件微弱、平静环境场地,沉积而固结成岩,即沉积岩(这一类岩石多成层状,大部分在水中形成,故旧称“水成岩”)。实际上,当地的石蛋就是由碳酸钙分子结核压实而成(与贵州当地的喀斯特地貌成因类似。但要注意的是恐龙存在于中生代(大约是2亿3500万年以前在地球上出现的),而石蛋形成于五亿年前的寒武纪(古生代)。故C项正确,D项错误。
2、图中数字表示的岩石类型与石蛋一致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及上题结论,我们可知石蛋的主要岩石类型为沉积岩。因此,我们应在“三大类岩石及岩浆相互转化示意图”中找突破口,三大类岩石,即岩浆岩、沉积岩与变质岩,其中有四个序号,则岩浆岩细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突破口,记住一句口诀,即“下找岩浆(岩石之本),上找沉积(岩)”。
由此可见,④为沉积物经过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即沉积岩,故D项正确。①只有一个箭头指出,而“万剑归宗”,且离地表(风化侵蚀的碎屑物)较远。①为岩浆。其中岩浆运动形成岩浆岩,即②为岩浆岩。故A、B二项错误——岩浆在地表以下冷凝形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最常见的侵入岩是花岗岩(矿物结晶颗粒较粗)。岩浆喷出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叫作喷出岩(又称“火山岩”),如玄武岩、安山岩等。注意,如无地壳(抬升)运动,与喷出岩相比,侵入岩相对存在于地下,更加靠近岩浆。
③岩石靠近岩浆(岩),位置较深(压力、温度较为异常),可以变质形成变质岩(受到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或者陨石冲击的影响,在一定温度、压力等条件下,原来岩石的构造和成分等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岩石)。故C项错误。
3、地质景观中,石蛋形成的地质过程是
A.海相沉积—风化侵蚀—地壳抬升
B.海相沉积—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C.地壳抬升一风化侵蚀—海相沉积
D.风化侵蚀—地壳抬升—海相沉积
答案:B
解析:
石蛋在海中形成,且是沉积岩,则肯定有海相沉积(指海洋环境下的沉积)。然后,在海底的岩石受外力侵蚀少,只有露出地表才有侵蚀,才有“每隔数十年产蛋崖就会掉落出一些石蛋”,即在地表上受外力的风化侵蚀而最终形成石蛋景观。换言之,地质景观中,石蛋形成的地质过程是先海相沉积,再地壳抬升,最终风化侵蚀。故B项正确,A、C、D三项错误。
此外,这类过程(动态)推断题,亦可采用“掐头去尾”的方式作答,如先看开头部分, C、D二项的末尾才是“地壳抬升”,与沉积岩及石蛋成因不符(沉积岩、沉积岩,先要有沉积),可以排除。
课外拓展
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是地质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在古生代末期,60%以上的海生无脊椎动物种类(如三叶虫等)灭绝了,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则全部灭绝,蕨类植物明显衰退。在中生代末期,除了盛极一时的恐龙灭绝以外,海洋中有50%以上的无脊椎动物种类也灭绝了。
注意,在美洲尤卡坦半岛的北部海岸,地质学家发现了一个部分淹没在海中的陨石坑,直径180—200千米,陨石坑中到处开裂的岩石表明,曾发生过一次强烈的爆炸。这是中生代小行星毁灭性撞击地球最可能发生的地点——在世界各地的中生代末期地层中,科学家们发现铱元素(地球表面并不常见铱元素,而陨石中常有)含量异常,这成为小行星撞击地球的证据之一。

图片及部分搜索资料均来源网络(侵删)
文字 | 利之王
编校 | 利之王
审核 | 利之王

欲探更多宝藏
请移步地理蹊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