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上海语文高考作文指导:如何写好作文中的辩证性【作文进阶必看】

2022-12-31 12:59 作者:叫我宋小奇  | 我要投稿

【说些什么】

  文章的辩证性其实内容很少,但是需要有较之同龄人更为丰富的思想深度,这一方面取决于平时的思考量,另一方面也取决于考场上到底能花多少时间去好好构思。为了节省考场上思考的时间,因此本版块希望提供一些常见的辩证思考点以及如何从材料切入去谈谈辩证性的写作。

 

【引入正文】

人的工具化(客体的目标化)与人的过度目标化

  人的目标化与之对应的人的工具化,或者说是客体的目标化其实是从韦伯的工具理性衍生过来的(当然,也可以算作从康德那边演变过来,这倒并没有一个严格或者正规的历史依据)

 【下文此两段参考《纸条》内容】

  马克思·韦伯认为,现代化把社会铸成了一座铁笼,人被困囿于铁笼之中。在现代的铁笼中,人已经不再是人了,所有人都被高度简化和抽象,诚然,这大大提高了社会整体的运转效率,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但另一方面,这个牢笼冷酷无情、机械坚硬、冰冷刺骨,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个小零件,只要你能正常运转即可。

  更多的社会关系,以利益至上为首要准则,以利益的相互交换为基础。而个人的所谓多元化的选择,也被困囿于现代化的铁笼之中,徒做困兽之斗,挣不开也逃不脱。譬如去考级去考研,而罔顾自己实际发展的需要,难以做到从社会束缚之外做出独立价值判断,成为了工具理性的牺牲品。偶有人追求精神和独立人格,却鲜有人理解和支持,成为茶余饭后的笑料。 

 

【浅谈关于“梦醒时刻”和“精神成年”】

  但是这种工具理性其实大有其弊病,本质便是颠倒了目的和工具,正如我们所学的那篇课文《买椟还珠》一样,我们到底在为何而奔跑?我们到底想要通往何处?这都是需要思考的,人本身应该才是彩虹彼端的金罐子。

  所以其实很多时候,当我们审视一个题目的时候,我们不妨对自己发问:是否当这件事情过度化时,人便成为了工具?如果是,那么辩证性的段落的时候我们便可以思考将“人的泛工具化”作为一个不错的备选方案。

 

【举个例子】

(人的工具化的反用——人的过度目的化

  烹饪讲究食材搭配,服装设计讲求用料搭配,建筑装潢讲究色彩搭配······人们普遍认为事物在搭配中能够更好地体现其自身价值,对此你怎么看?

人与食材的关系(搭配与被搭配;主宰被主宰)——长久如此会形成傲性——不顾食材本身的规律性,肆意根据自身的主观意愿进行搭配【其实很多时候所谓“食材”可能就是他人,古时候君临天下、目空一切的暴君已经予我们以启示,人对人始终不能是人与食材的关系】

(其实心理本质是认为自己是比食材更高一等的生物,因此感觉可以有随意去搭配食材或者说去主宰食材的绝对自由)

 

【做个总结】

  其实对于任何一件事情我们都要掌握一个合适的度,超过这个度有其弊,而不达到这个度也并不是好事,因此其实我们写辩证性的本质就是抓住度的过程。而这个话题也是如此,人应该是目的,这句话是不错的。但是这句话其实是一个度的体现,所谓目的应该被表述为适当的目的如果当这个度不够的时候,那么人便容易成为工具,这时候会落入工具理性的圈套;但是这个度过量的时候,那么人往往会在一种主宰感中迷失自我,滋养一种不恰当的傲性。因此,我们追寻的应该是人要成为一个适当的目的。


上海语文高考作文指导:如何写好作文中的辩证性【作文进阶必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